摘要:金秋时节,粤桂联学共建劳动实践基地的百香果挂满枝头,迎来了丰收的季节。为深入落实 “五育并举” 教育理念,巩固粤桂联学共建劳动实践成果,龙胜小学少队部精心组织开展了一场丰收季采摘活动。学生们在亲身实践中亲近自然、体验劳动、学会分享,将果园实景转化为生动课堂。通
金秋时节,粤桂联学共建劳动实践基地的百香果挂满枝头,迎来了丰收的季节。为深入落实 “五育并举” 教育理念,巩固粤桂联学共建劳动实践成果,龙胜小学少队部精心组织开展了一场丰收季采摘活动。学生们在亲身实践中亲近自然、体验劳动、学会分享,将果园实景转化为生动课堂。通过触觉(采摘)、视觉(明信片绘制)、听觉(双语互动)的多维感官体验,以纯真的视角向深圳的小伙伴、向世界讲述龙胜故事,推广龙胜百香果的独特魅力。
来自深圳市南山区前海港湾小学的支教教师郑怡老师,巧妙地将果园变成了生动的立体英语课堂。
“What does a Passion Fruit Plant look like? ”百香果植株长什么样?)
“Why is Passion Fruit good for us? ”(百香果为什么对我们有益?)——这些贴近实际的英语问题,引导学生们在采摘中学习,在观察中思考。这种"做中学"的创新模式,不仅实现了劳动教育与英语学科的有机融合,符合新课标对跨学科学习的要求,更有效解决了语言学习与实际生活脱节的问题,让英语学习变得鲜活而有意义。
活动特别设置了温馨的“友谊邮局”环节。孩子们用水彩笔在明信片上绘制龙胜百香果的可爱形象,并写下真挚的祝福语。这些充满童真的文字,承载着孩子们纯真的情感:“还记得我们一起种的百香果吗?现在已经硕果累累了,你收到百香果了吗?希望你能喜欢,这是我们的友谊之果哦!”“当你看到这张明信片时,我们一起种下的百香果已经成熟了,虽然没能一起采摘,但想到你也能吃上这些甜蜜的果实,我就感到很开心!祝你学习进步,有空来找我玩哦!”
一张张小小的明信片,不仅传递着丰收的喜悦,更架起了粤桂两地学生友谊的桥梁。
本次活动创新采用"采摘-学习-分享-传播"四步走模式,实现了劳动实践与美育、智育的深度融合。龙胜小学党总支部书记陈庆杰强调:"这种沉浸式体验比传统课堂更能有效培养孩子们尊重劳动、热爱自然的品质。"他进一步指出,学校通过此类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教育形式,更深化了粤桂教育协作的实质性成果,为两地教育交流搭建了更加坚实的平台。
孩子们亲手绘制的明信片,连他们亲手采摘的百香果,一同寄往了深圳。这不仅是一份来自远方的礼物,更是粤桂教育协作项目的生动结晶,是粤桂联学共建劳动实践基地的丰硕成果,真正属于我们共同的丰收。而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这段充满教育智慧的故事,还将在粤桂两地不断续写,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来源:传奇的巨星马大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