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音画组曲《茶马古道》开启巡演 以乐为辙重走文明古道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6 16:45 1

摘要:茶马古道,这条中国西南地区连接内地与南亚东南亚的“文明走廊”,不仅是古代商贸交通的重要脉络,更是多民族文化交融共生的历史见证。云南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交响音画组曲《茶马古道》,以创新艺术形式为千年古道注入当代活力。9月19日,作

茶马古道,这条中国西南地区连接内地与南亚东南亚的“文明走廊”,不仅是古代商贸交通的重要脉络,更是多民族文化交融共生的历史见证。云南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交响音画组曲《茶马古道》,以创新艺术形式为千年古道注入当代活力。9月19日,作品在春城剧院完成首演,随后开启的“重走茶马之路”巡演,精准落子玉溪、普洱、大理等茶马古道核心节点城市,以音乐为媒介重构古道文化场域,实现历史记忆与当代审美、民族元素与交响技法的深度对话。

专业演绎: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唤醒古道记忆

交响音画组曲《茶马古道》由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委约作曲家黄荟精心打造,青年指挥家胡星宇执棒昆明聂耳交响乐团,携手女高音歌唱家董娴、高翎雁,及昆明城市学院“博雅之声”合唱团、玉溪市聂耳合唱团共同呈现,以音乐为桥搭建起对茶马古道文化的认知通道。

作为云南本土顶尖交响乐团,昆明聂耳交响乐团以精湛演奏奠定音乐会高品质基底。演出伊始,交响序曲《祀》与《猎歌》率先登场:《祀》以哈尼族祭祀传统为内核,借铜管、马林巴与小提琴的交织,勾勒对祖先与古道的敬畏;《猎歌》改编自基诺族民歌,用交响乐技法展现其从狩猎到迎客的生活变迁。

上半场演出温情与活力交织。混声合唱《摇儿歌》以独龙族文化为背景,融合母爱与生命坚韧,还巧妙嵌入马帮经过声;《卡初玛勒》取材云南红河彝族童谣,凭轻快节奏与灵动声部互动,传递山野童趣。女声独唱《布谷鸟叫了》《亮汪汪》,分别展现哈尼族春景与傣族风情。

下半场聚焦茶马古道深层叙事。交响音画《雨林》打破传统结构,以音色为核心,融合现代作曲技法,呈现西双版纳雨林生态;作为重头戏的交响音画组曲《滇藏茶马路》,含《古道留声》《篝火边》等六个乐章,借摇铃、铜管乐等元素贯穿其中,展现马帮史、多民族交融与精神信仰。指挥家胡星宇精准把控节奏与情感,让乐谱中的茶马古道鲜活呈现。音乐会尾声,女声独唱《跳乐》《孔雀飞来》分别再现撒尼人跳月狂欢与滇南吉祥意境,为这场交响之旅画上圆满句号。

创作初心:黄荟三十载深耕“扎土”音乐

这部作品的诞生,源于作曲家黄荟三十余年的深耕与沉淀。自1997年起,他便背起行囊深入云南民族地区开展田野采风,茶农的山歌、藏区的弦子、哈尼族贝玛的祷词,都被他悉心收录进素材库。他的足迹遍布五条古道沿线,将马帮遗迹、赶马人传说及多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创作,每段旋律均源自实地见闻与心灵共鸣,精准对应古道沿线民族文化背景。

“我始终坚信,好的音乐要‘扎进土地里’。”黄荟表示,“这部《茶马古道》不是凭空谱写的旋律,每一段音符都藏着古道沿线的烟火气,我希望通过它,让更多人看见这条古道的独特魅力,触摸到它背后厚重的历史文化。”在他看来,这部作品以交响艺术为载体,既是对茶马古道千年商贸史、文化交融史的艺术诠释,也让退出历史舞台的马帮文化在当代重焕生机,为观众搭建起通过音乐触摸古道历史、感受民族精神的桥梁,成为传承与活化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

在地表达:音乐具象化民族交融图景

《茶马古道》见证多民族文化交融,以其地缘脉络为创作线索,从滇南茶产地启程,经哀牢山区、滇西北山水至藏区,用旋律呈现十余民族民俗风情,作品在2025年9月19日在春城剧院完成首演,随后开启了“重走茶马之路”巡演,在不同节点城市演绎出“在地化”特色。

9月20日,作品在玉溪聂耳大剧院演出。玉溪曾是马帮北上关键枢纽,此次特邀玉溪市聂耳合唱团与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合作,以音乐语言讲述当地多元文化共生历史,用各民族旋律的和谐共生,诠释千年文化交融的魅力。

9月25日至26日,交响音画组曲《茶马古道》登陆普洱学院与普洱大剧院。普洱作为古道起点之一,“普洱茶”是其核心文化符号。演出深挖“茶”与“道”的内在关联,实现地域文化基因与音乐艺术的共振,以“以乐载茶”唤醒观众对古道贸易的记忆,强化地域文化认同感。

9月30日19:30,作品将在大理州群众艺术馆剧场奏响。大理是茶马古道与南方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曾是多民族文化、商品集散中心。演出聚焦其“文化十字路口”特质,通过不同地域、民族旋律元素的碰撞融合,印证茶马古道在文化传播与认同建构中的重要价值。

创新传承:构建“历史-当代-未来”文化对话

交响音画组曲《茶马古道》“重走茶马之路”巡演,并非地理复刻,而是文化传承模式的创新实践。从玉溪的民族交融、普洱的茶道共鸣到大理的枢纽文化呈现,每一站均以“在地文化特质”为核心,将交响音画转化为“可体验的文化载体”,实现三重价值重构。

在文化传承上,它突破博物馆静态展示模式,以音乐动态演绎让茶马古道历史“活”起来,帮助年轻观众借当代艺术形式理解传统文化;在艺术创新上,将民族素材与现代交响技法深度融合,为民族题材创作提供“守正创新”的范例;在精神传递上,马帮开拓精神被赋予当代意义,成为文化传承创新的动力。

昆明聂耳交响乐团作为核心演奏力量,以“破圈”行动深耕交响乐普及,打破高雅艺术与大众的壁垒,让交响乐走进寻常生活。同时,深挖民族文化特色,将云南多民族音乐肌理与交响技法融合,以专业演奏激活古道文化基因,让民族韵律在交响舞台鲜活绽放。这场音乐之旅,既致敬千年古道文明,更搭建起“历史-当代-未来”的文化对话通道,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鲜活实践样本。

全媒体记者:王四和

编辑:冯颜

审核:朱家吉

二审:陈唯一

终审:许建龙

来源:都市时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