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缕药香跨越古今,一场盛会联结八方。9月26日,2025黄元御中医药文化宣传周在“一代医宗”黄元御的故里——山东潍坊昌邑市隆重启幕。活动现场人流如织、药香弥漫,千年医脉与现代生活于此交汇相融:人们问诊把脉、体验疗法、选购文创、漫步展位,在可触可感的沉浸体验中,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6日讯 一缕药香跨越古今,一场盛会联结八方。9月26日,2025黄元御中医药文化宣传周在“一代医宗”黄元御的故里——山东潍坊昌邑市隆重启幕。活动现场人流如织、药香弥漫,千年医脉与现代生活于此交汇相融:人们问诊把脉、体验疗法、选购文创、漫步展位,在可触可感的沉浸体验中,感受中医药文化穿越时空的生机与温度。
这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健康的奔赴、一场创新的展示。从古籍经典到数字体验,从非遗技艺到“新中式”茶饮,昌邑正以多元载体、活态传承和跨界融合,书写黄元御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的生动篇章。
典籍为引 古法流芳——千年医脉触手可及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在今年的黄元御中医药文化宣传周上,浓郁墨香与淡淡药草香在展厅空气中交织,一幅幅装裱精美的书法作品沿墙舒展,吸引了众多参会者驻足凝望。
在另一侧,一幅带有本次活动标识的巨型剪纸作品赫然映入眼帘,剪纸将传统纹样与现代主题巧妙融合,引来不少游人驻足拍照。在一旁,活灵活现的中草药剪纸作品展更添古韵生机,人参丰腴,须络纤毫毕现;车前草舒展,叶脉如经络贯连;石斛挺拔,姿态宛然若生……剪纸艺人以剪代笔、以纸为媒,锋刃游走处,让流传千年的医道智慧,在这薄如蝉翼的纸上重新呼吸、生长。
“我今天原本是冲着义诊来的,没想到一进展厅就被这些书法和剪纸吸引住了。古人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传统艺术与中医往往密不可分。在欣赏剪纸、书法的同时,还能了解到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实在受益匪浅,我还得再看一会儿……”谈及眼前的墨韵丹青与红纸匠心,前来看展的张大爷不禁打开了话匣子。
这些笔墨之间,不仅流淌着艺术之美,更承载着千百年来的医道智慧。走出展厅,参观完明清六大御医雕塑,便可循幽静小径步入潍坊针灸历史文化博物馆。馆内陈设犹如一部鲜活的针灸史书:古籍展区中,泛黄的线装医册墨香犹存,仿佛仍在传递昔年医者的匠心与智慧;臧郁文纪念馆还原了老先生生前的故事,令人肃然起敬;黄元御文化节展区则以多种方式,记录着中医药薪火相传的动人历程。
作为全国首家地域性针灸专业博物馆,该馆已成功入选国有博物馆序列。博物馆以传承针灸文化、弘扬中医精神为主线,系统展示针灸的历史渊源、技艺演变与文化内涵,已成为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文化载体。
从静态展陈到活态传承,昌邑市正以多元载体构筑中医药文化传播新格局。昌邑市在中医药文化阵地建设中不断拓展延伸——从黄元御纪念馆,到全省唯一的“沉浸式中医理疗”数字文化体验项目“中医药文化体验馆”,再到全国首家地域性针灸专业博物馆,多样化的载体正让千年医脉在新时代焕发全新活力。
文化传承需有制可循,更需有人可继。被誉为“一代医宗”的黄元御,是清朝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乾隆皇帝曾亲书“妙悟岐黄”褒扬其精湛医术。作为黄元御的故里,潍坊昌邑高度重视其医学理论和中医药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当地先后成立黄元御调查研究小组、黄元御学术研究会,对其手稿、著作、事迹与逸闻进行系统整理与研究,并对故居和墓园予以保护修缮。2021年9月,潍坊市人民政府更是建立弘扬传承黄元御中医药文化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从机制层面推动文化传承。
守正之道,在于尊古而不泥古;创新之要,在于传承而不拘守。该市不断完善中医药文化研究平台和队伍建设,系统实施以黄元御为代表的昌邑中医药名家经典整理与传承工程,并组织专家学者赴全国推广黄元御医学思想和学术成果。“黄元御桂附苓乌汤加减方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项目获山东省中医药科技项目立项;《黄元御中医药文化赋能昌邑市“医养住游”一体化康养服务体系构建》亦成功入围2025年山东省医养健康领域揭榜攻关活动名单。
技艺为媒 沉浸互动——国医精粹守护健康
“这才是专业推拿!做完浑身轻松,腰疼的症状明显减轻了不少,感觉大不一样。”一位市民在接受推拿服务后由衷赞叹。现场医护人员手法娴熟,并在操作中耐心讲解技术原理 ,让市民在沉浸式体验中缓解了病痛,更加深了对中医理论与文化的理解。
路过的市民对艾灸产生浓厚兴趣,在合谷穴上放置蒜片、铺上艾绒,静静感受温热的艾绒带来的放松与舒适。“热乎乎的,穴位酸痛的感觉减轻了不少,真的有效果,想向家人朋友推荐。”小小的艾炷,点燃的是人们对中医药的信任与好奇。
养生药膳、穴位敷贴、针灸推拿、艾灸等多种传统非药物疗法体验区吸引了大量市民驻足参与,不少人在亲身感受后,对中医“简、便、验、廉”的独特优势赞不绝口。
除了传统疗法体验,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同样引人入胜。中药炮制、膏方制作、九蒸九晒等传统技艺,配合药囊手工制作、搓山楂丸等互动环节,尤其受到亲子家庭的欢迎。“我刚刚带着孩子体验了手工制作草药香囊和搓山楂丸,了解到了中医药的传统制作工艺,这种活动真的挺有意思的,这些项目孩子一个也不舍得落下,都想尝试尝试。”一位家长笑着说道。
现场还设有黄元御主题文化展、中医药数智化体验、中草药剪纸艺术等多个展区,打造出一场集好看、好玩、好吃、好用于一体的中医药养生盛会。当市井的烟火气遇上清雅的草药香,人们或三五成群,或两两相伴,做艾灸、尝药膳、购文创,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健康方式。
更让人惊喜的是,名中医义诊专区成为本次活动另一大亮点。市民刘丽偶然路过,却“挂”上了全国知名中医专家的号,专家耐心为她答疑解惑、把脉开方。“氛围很轻松,在逛、吃、玩的过程中顺便把病看了,”她欣喜地表示,“真是机会难得!”
近年来,昌邑市始终以人民群众的中医药健康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中医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积极构建集医疗、保健、教育、产业、文化“五位一体”的中医药发展新格局。通过定期举办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邀请国医大师和高层次专家来昌授课,不断夯实基层服务能力,提升人才专业素质。与此同时,昌邑还积极推进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的合作,相关科研项目《弘扬黄元御文化创新发展中医药产业》荣获“齐鲁中医药文化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通过这样一场沉浸式、互动性极强的体验活动,市民们不仅感受到中医技艺的立竿见影,更读懂了一脉相承的文化自信与健康智慧。国医精粹,正以更年轻、更亲切的方式,守护千家万户的健康。
创新为翼 跨界破圈——活态传承生生不息
“酸梅汤酸甜解渴,比买的饮料健康多了!”在中药茶饮区,杞菊明目茶、玉苓玫瑰茶、丹参护心茶等中医药茶饮前排满试喝的人群。将中医药文化与现代美食创意结合,正悄然形成新的消费潮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放下手中的“冰美式”,转而选择壶中“新中式”茶饮。这股风潮不仅体现了产品本身的吸引力,更折射出年轻一代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回归。
像中药茶饮这类广受欢迎的中医药服务,在昌邑市已呈现出多元化、体系化的发展态势。近年来,昌邑依托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不断推动“中医药+”新业态、新场景的融合发展,为传统文化注入全新的时代生命力。
通过整合优质中医资源,昌邑市人民医院打造了集医诊疗、中药煎制、药膳推广与健康食品研发于一体的“黄元御国医堂”。这里每日邀请知名中医专家坐诊,提供63款草本茶饮和110余种“药食同源”产品,并支持个性化定制和配送到家服务。从传统方剂到便捷茶包,中医药服务正悄然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截至目前,黄元御国医堂累计提供中医诊疗服务7511人次,代煎中药3.8万余剂,“药食同源”产品销售超6000人次。
除此之外,昌邑还高标准建设了黄元御中医药文化体验馆。作为全省唯一的“沉浸式中医理疗”数字文化体验项目,它让参观者在互动中感受中医智慧。同时,通过开展中医生活化示范社区建设,昌邑不断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健康需求;积极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从基础教育夯实中医药文化土壤。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才,始终是中医药发展的关键“药引”。昌邑聚力实施“中医药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培育名中医、骨干人才、中西医复合型人才及职业技能型人才,致力打造结构合理、技术精湛的专业队伍。通过师承教育,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老药工的传统技艺得以延续。目前,已有3名中医师分别拜国医大师杨震和黄元御六代传人孙洽熙为师,成为入室弟子,确保中医药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弘扬中医药文化,离不开展示与传播。自2018年起,今年已经是昌邑第八次举办“黄元御中医药文化宣传周”,吸引众多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和岐黄学者亲临或在线参与。来自北京、上海、陕西、浙江等地的黄元御学术传承人齐聚交流,使这一活动成为中医药界的盛会。“黄元御主题文化”更是走进首届山东省中医药文化节,成为亮点内容。此外,昌邑还聘请“中医少女”黄琪惠作为文化宣传使者,进一步推动黄元御中医药文化走向大众、走向国际。
跨界融合,创新表达,昌邑正在用当代语言讲述传统中医的故事,让中医药文化真正“活”在当下、“传”至未来。
闪电新闻记者 于刚 王亮家 潍坊报道
来源:潍坊齐鲁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