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年头,网络直播已经成了很多人下班后的消遣,尤其是有点分量的嘉宾坐镇,网友总觉得能蹭到第一手内幕。
易中天欲言又止不肯泄密,现场网友直呼看不懂,董宇辉紧急救场
这年头,网络直播已经成了很多人下班后的消遣,尤其是有点分量的嘉宾坐镇,网友总觉得能蹭到第一手内幕。
但最近一场关于电影《三国的星空》的访谈,却给大家上了一课:不是什么秘密都能在镜头下揭开。
9月23号晚上,董宇辉准点开播还推迟了几分钟,直播间一开,大家就发现气氛和以往不太一样。
现场请来的嘉宾不是流量演员,而是这部三国题材动画电影的编剧兼监制易中天,还有导演陈浩。
原本大家都盼着能听点“猛料”,结果刚开场就有点冷场,弹幕里全是“听不懂”“说点干货”的呼声。
说实话,能请到易中天老师来聊三国,很多人是奔着他的名气和学识去的,谁想到他一上来就全程小心翼翼,生怕剧透半个字。
董宇辉刚想问点结尾的内容,老师立马打断,说这部分是精心设计的彩蛋,绝对不能提前透露。
搞得宇辉也有些尴尬,只能绕着剧情边边角角聊几句,没过多久,现场气氛就变得有点紧张,观众人数直线下滑,到后来甚至有人留言说自己被系统“踢”出来了,真实的人气数据也卡在十万出头,后面还掉到了九万多。
其实,易中天的谨慎也不是没道理。
这部动画电影是他首次参与的三国题材电影,剧本打磨了好几年,倾注了不少心血。
对于内容保密这一块,他格外较真,生怕提前泄露了关键桥段影响大家观影体验。
不过互联网观众显然更“急性子”,来直播间就是想抢先知道点内幕。
现场很多网友就直呼“太飘了”“聊不进去”,气氛一度陷入僵局。
幸好导演陈浩看到了弹幕上不少“听不懂”的反馈,赶紧出来解释一波,说电影核心故事其实就是“官渡之战”,剧情线很明了,不会像看学术讲座那样费劲,还安慰大家别有心理负担。
眼看气氛还是没缓过来,易中天自己也坐不住了,主动请董宇辉多提点大家关心的问题,但又再次强调不能碰“核弹级”剧情,只能聊些外围话题。
宇辉这才彻底转变提问方式,开始聊拍摄幕后、创作理念、电影和传统三国故事有什么新变化。
易中天一下打开话匣子,不再像刚开始那么拘谨。
随着直播内容变得更接地气,观众的热情也重新被点燃,人数一路飙升,最高时段直播间直逼27万人在线,弹幕活跃得像过节一样。
这场访谈也让人看到了易中天的那种“学者式”认真。
有人觉得他太严肃,不肯透露剧情是故弄玄虚,其实换位思考一下,一个作者辛苦几年的作品,谁愿意在上映前就被“剧透”个底朝天?
现在不少电影宣传都想靠直播提前“刷脸”,但真正有分量的内容还是得留在大银幕上。
董宇辉救场的功夫也不容小觑,能在话题卡壳时及时调整,化解观众不满,把访谈拽回正轨,这也是他在多场直播里磨出来的本事。
其实,直播间的这种紧张气氛和争执,并不是个例。
很多文化类节目都遇到过类似问题——观众想要刺激,嘉宾怕过度泄密,双方步调不一致,难免会有摩擦。
但回头看,大家最终还是被内容质量吸引了回来。
这也说明,哪怕是动画电影,只要做得用心,观众是能感受到诚意的。
对于三国题材,国内观众一直有特殊情结,不管是老一辈读过《三国演义》,还是年轻人沉迷三国手游,大家都希望看到新鲜的表达方式。
但新东西一推出,难免遇到沟通障碍,尤其像这次动画电影,既想保留悬念,又怕观众误解为“高冷”“不接地气”。
从这次访谈能看出,三国故事的魅力还是能跨越代际,只不过传播方式变了,大家的接受习惯也得跟着调整。
最后,易中天还是坚持自己的底线,没让剧情泄露半分。
董宇辉和陈浩则靠着灵活的应变救回了直播现场。
观众一边吐槽,一边又被吸引,等到人数回升,弹幕里又多了“赶紧上映”“期待进影院”的声音。
这场访谈就像三国里的博弈一样,有攻有守,有张有弛,看得人既着急又过瘾。
归根结底,如果大家真想知道这部三国动画电影到底有多精彩,还是得亲自买票进场。
直播可以带来热闹和讨论,但最核心的体验,还是得坐在影院,关掉弹幕,一个人慢慢品味。
来源:末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