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3日晚,陕西宝鸡的一场饮品篮球邀请赛,广东男篮对阵青岛男篮。比分最终定格在92-105,广东输了13分。但比输球更让人皱眉的是——整场4节,杜锋没叫一次暂停。不是忘了,不是计时器出错,而是真真切切地“全程静坐”。
篮球场上的“自由放养”到底行不行?
我们总说要给年轻人机会,可当一场比赛从头到尾没有任何战术叫停,连一次教练的喊话都没有,这种“放手”究竟是信任,还是一种变相的敷衍?
9月23日晚,陕西宝鸡的一场饮品篮球邀请赛,广东男篮对阵青岛男篮。比分最终定格在92-105,广东输了13分。但比输球更让人皱眉的是——整场4节,杜锋没叫一次暂停。不是忘了,不是计时器出错,而是真真切切地“全程静坐”。
首发阵容一出,就透着几分“练兵”的味道。广东这边,徐杰带着张文逸、王少杰、吕昰瞳和李文昊这套年轻班底出战;青岛也派上了王睿泽、纪卓、郭奇芳等轮换与新人混搭的组合。这本该是一场检验新人成色的实战课,可问题是,当比赛陷入僵局时,教练席却像被按了静音键。
徐杰开场就用一记超远三分打破僵局,但青岛的纪卓立刻连得5分反超。首节末段,他又在压哨时刻轰进三分,把比分扳成22平。这本该是教练组开始观察、调整的信号,可杜锋只是坐在场边,偶尔和助教低语几句,仿佛这只是一场队内训练赛。
第二节,青岛靠纪卓和郭奇芳的两记三分拉开分差,广东则靠焦泊乔的补篮和张文逸的罚球勉强回应。半场结束,50-45,青岛领先5分。技术统计上,徐杰已砍下16分,张文逸7分,焦泊乔8分;青岛这边纪卓13分,赵嘉义9分,火力更分散也更均衡。可广东的战术板,依旧尘封未动。
到了第三节,问题开始集中爆发。李文昊防守漏人,吕昰瞳出手犹豫,张文逸接球失误……年轻人犯的每一个错,都是成长路上的必经课。可问题是,没人上前指正。徐杰一次次突破分球、造犯规罚球,试图稳住局面,但青岛的王睿泽连投带传,吕俊虎快攻暴扣,分差很快突破10分。三节结束,77-63,胜负已趋明朗。
末节,徐杰强打2+1,一度燃起反扑希望。可其他队员依旧各自为战:空位投篮不进、防守失位、传球脱手……而青岛换上替补李俊贤,后者勾手得分,稳稳收下比赛。最终,广东92-105落败,徐杰空砍29分,张文逸25分,两人合砍54分,却难掩全队的混乱。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转播画面——主机位对着观众席,镜头忽远忽近,时而模糊全景,时而突兀特写,看得人头晕目眩。这场邀请赛,从教练指挥到赛事呈现,都透着一股“随便打打”的气息。
我们当然理解邀请赛的性质,不争冠、不积分,重在交流与练兵。但练兵不等于放任。暂停不只是战术布置,更是心理干预、节奏把控、问题纠正的关键时刻。年轻球员在场上犯错,教练却全程沉默,这算不算一种责任的缺席?
有人说,杜锋这是在“逼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可篮球不是单机游戏,团队协作的意识、临场应变的能力,恰恰需要教练在关键时刻点拨。没有暂停的40分钟,更像是把新人扔进深水区,说一句“游吧,能学会就学会”。
反观青岛队,虽然也是半主力出战,但攻防节奏清晰,多人得分上双,王睿泽组织、吕俊虎突击、纪卓外线发炮,打得有章法也有章法。他们的教练组虽未频繁叫停,但至少在人员轮换和节奏把控上展现了主动性。
所以问题来了:练兵和敷衍,到底差在哪?
是态度,是细节,是哪怕在非正式比赛中,依然对比赛保有的那份尊重。
或许有人会说:“又不是CBA正赛,较什么真?”可正是这种“不较真”的累积,才让年轻球员的成长路径变得模糊。他们需要的不只是上场时间,更是每一次犯错后被指出、被纠正、被引导的机会。
当徐杰一次次用个人能力扛着球队前行,我们看到的是担当,也是无奈。一个核心球员拼到极致却孤掌难鸣,这不该是“培养新人”的常态。
未来的广东男篮,终究要靠这批年轻人撑起来。可如果今天的“放手”变成了明天的“不会带”,那这场92-105的败仗,就不仅仅是一场邀请赛的失利,而是一次值得警醒的信号。
我们到底是要一个能独砍29分的徐杰,
还是想要一群懂得协作、会打比赛的团队?
来源:颀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