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执升级!汤家凤批评于东来:购买商品不等于认同其思想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6 09:19 1

摘要:说到2025年9月10日,那天罗永浩刚刚下飞机,就带着几位同事去西贝吃个饭,本想着就是随便吃点,结果没想到这顿饭竟然闹出了挺大的事儿。

最近,餐饮界和知识圈真是不闲着,一场关于预制菜的争议闹得沸沸扬扬,这事儿可真热闹。

从罗永浩炮轰西贝起,这把火一路烧到考研名师汤家凤公开批评胖东来的老板于东来,真是热闹非凡呀。

这场风波看似几个人在远远地互相怼,实际上反映出普通消费者对餐饮安全和企业诚信问题的底层担忧。

一、导火索:罗永浩一顿饭点燃预制菜争议

说到2025年9月10日,那天罗永浩刚刚下飞机,就带着几位同事去西贝吃个饭,本想着就是随便吃点,结果没想到这顿饭竟然闹出了挺大的事儿。

饭一搞完,老罗就在社交媒体上直喷,说西贝几乎都是预制菜,价格又那么贵,听着就让人生厌。

这条微博一发出去,立刻轰动开了。

西贝一向以“现做现卖”作为特色,许多顾客也是冲着它的新鲜感去的,可如今被说成都是预制菜,网友们自然议论得沸沸扬扬。

眼看这事越闹越凶,西贝的客服赶紧出来解释了一下。

他们特别强调,实际上并没有传言中说的“大量用预制菜”的情况存在。

9月11日,西贝的创始人贾国龙亲自出面,态度坚决地表示要起诉罗永浩,指责他作为公众人物讲话过于极端,严重影响了西贝的品牌声誉。

贾国龙还特别强调,依据国家标准,西贝没有任何一道菜属于预制菜,所谓的“预制”仅仅是提前处理原料,这和成品预制菜完全不一样。

面对贾国龙的起诉威胁,罗永浩当天晚上就表示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还连续发了几条微博进行反击,甚至还悬赏十万元,想找出西贝使用预制菜的相关线索。

你看,贾国龙不挑对象,偏偏惹了罗永浩,当年西门子冰箱关不上的事,他都当场砸了冰箱算了。

9月11日那天,全国的门店收入一下子就少了二百多万,贾国龙倒是挺有胆子,直接说就算生意受损,也要争个是非对错。

9月15日那天,西贝的老板贾国龙干了一件不少人觉得有点“丢面子”的事——他公开表达了歉意。

这回,他没有闪躲那些争议,而是坦率面对,承认确实有一些菜用了预制品,同时也保证会认真改正。

信一发出去,最初站在风口浪尖上的罗永浩也出来说话了。

他特别澄清,说自己之前说的话并不是专门针对西贝,也不希望公众的关注都集中在某一家企业上。

二、跨界站队:于东来力挺西贝引发质疑

就在罗永浩和西贝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那位一直被网友叫做“良心企业家”的胖东来老板于东来突然出来说了几句,这下让事情变得更复杂了。

就在9月12日,西贝后厨的问题刚曝光、网友们的骂声此起彼伏的时候,于东来发了一段话:“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感谢西贝和海底捞,让我吃到相对安心的饭菜。”

他们还在评论区补充:“企业家投入了太多心血,别让他们难过。”

原本因为西贝可能没有透露预制菜的事情,网友们就心里不太舒服,一听到于东来这么说,评论区顿时炸开了锅,不少人都在问他到底是站企业呢,还是站消费者啊。

可能觉得那番话引发的争议比预料的还大,于东来当天就偷偷把原帖删了,还把自己的社交账号设成了隐私状态。

就在9月15日,他又一次公开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次是站出来为陷入预制菜事件的西贝撑腰。

他说明说,之前的言论其实是出于好意,列举了西贝在食材和管理等方面的很多优点,还呼吁大家理性看待这个企业,不要因为一下子产生争议就轻率否定甚至“毁掉”一个品牌。

这次“逆势挺”反倒让质疑声更盛了,那会儿也有媒体直接直播曝光了西贝厨房里的问题:据说卖了1100万份的儿童餐里,鸡翅的保质期长达九个月,西兰花能存放两年之久;草原烤羊排其实是速冻的,番茄牛肉酱连包装袋都一块煮。

更让人心头一紧的是,后厨的人用漏勺捞地漏里的残渣,厨师长还拿不出厨师证,隔夜菜居然换了标签继续卖。

于东来的两次表态,让不少原本挺喜欢胖东来的粉丝感到挺失望的。

三、半路杀出:汤家凤开喷于东来引爆价值观之争

就在东来因为支持西贝而陷入争议之际,考研圈里的“暴躁名师”汤家也插上一脚,把原本的餐饮风波变成了关于价值观的讨论。

9月17日晚,汤家凤在抖音上发了个视频,这次不是讲数学题,反而直接怼到了于东来。

这段时间的视频一上线,点赞数就突破了百万,关于“汤家凤硬刚于东来”的话题也火得不得了,点击量超过了50亿。

视频中,汤家凤依旧直爽坦率,她首先坦言自己在胖东来消费过,觉得商品不错,服务也够到位,但随即直言不讳地指出:“商业成功和价值观可是两回事!你说的话只能代表你自己,不能代表所有人。衡量企业家的标准,不在于公司多大,而是在于有没有把老百姓放在心上。”

一说到激动的地方,他就用手掌拍桌子,那个架势跟平时骂学生“这题都能错”一样,还火气十足地回击:“有人追捧就飘了,觉得谁都得给你面子?”

消费者买的只是商品,不是你那些价值观的说教。

这话正中网友们的心坎,评论区里都是“汤老师说出了我内心话”或“终于有人敢敢反驳了”的留言。看到大家这么热烈反应,场面也是热闹非凡。

没想到,关于西贝的争论还没完全消散,于东来这位胖东来的老板,又因为一句话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了。

这部电影叫《731》,花了差不多十年时间潜心钻研、查阅资料,导演费了不少心思。选在“九一八事变”94周年这个特别的日子,全球同步上映,意在提醒大家别忘了国耻,要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就在这个时刻,于东来在社交平台发出了他的感想:“世上仇恨多得数也数不过来,可传递善意比传递仇恨更能带人走向光明。”

这话一说,立刻引来了不少激烈的讨论和争议。

不少网友听了之后觉得难以接受,纷纷问道:如今的幸福生活,都是无数先烈历经苦难、不屈不挠争取来的,咱们怎么能轻易放弃那些历史?又怎么能忘记曾经的仇恨呢?

随着各种争论不断浮现,许多脑海里又想起那个曾经慷慨解囊,帮国家建造航母的于东来。

一个人前后说的话不一样,让公众也跟着陷入了更复杂的琢磨。

四、风波背后:消费者只要明明白白消费

这场从9月10日开始,一直到中旬的风波,已经不单单是罗永浩和西贝之间的“口水战”,也不只是汤家凤和于东来之间的“价值观之争”,更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认知差别。

餐饮圈的同行们之所以站出来支持西贝,可能觉得“预制菜已经是行业的常规操作”,中央厨房提前加工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这本来就没啥大问题。

其实,消费者关心的从来不是“预制”还是“现炒”,而是在乎“花的钱到底值不值”,还有商家到底靠谱不靠谱。

像罗永浩说的,他其实并不反对预制菜,最核心的想法是希望消费者能知道真相,推动立法强制标注——这也是超过九成人支持他的原因:预制菜应当公开透明,让大家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汤家凤之所以能引起共鸣,主要是因为他讲出了普通人的心里话:餐饮行业本该是讲良心的行业,评判一家企业,不能只看它多大,而更要看它是否真正把百姓的安全放心放在心头。

消费者购买胖东来的产品,说明他们认可这家的品质与服务,但这并不代表完全认同创始人的所有想法,也不意味着会容忍不诚信的行为。

也许于东来最初是想为行业说话,觉得做企业挺不容易的,但他忽略了,消费者对胖东来的喜欢,其实主要是看重那份“透明实在”。这种认可,可不能变成包容其他企业不诚信的借口。

说到底,这次闹腾的根源也没啥复杂的。

实际上,消费者一直关心的,无非就是那份明明白白的知情权。

预制菜其实没啥错,真错的是那些含糊其迹的介绍和价格跟现做的价值不匹配。

如果把信任当成理所当然,那就是对消费者最大的亏待。

要是企业真把客户放在心上,应该直言不讳,而不是等出事曝光了才匆忙弥补。

希望这次闹得沸沸扬扬的事情能给餐饮行业敲响个警钟,诚信才是长久经营的根本之道。

来源:小熊娱乐驿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