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明确上海、广州等9个城市列入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30个项目列入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项目。当下,试点进展如何?怎样进一步推动车网互动规模化产业化发展?9月25日,202
车网互动在政策的支持推动下,正在以一种创新且高效的姿态,重塑着交通与能源两大系统之间的能量交互模式。
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明确上海、广州等9个城市列入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30个项目列入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项目。当下,试点进展如何?怎样进一步推动车网互动规模化产业化发展?9月25日,2025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的平行论坛——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技术与标准创新论坛给出了答案。
规模化应用场景日益丰富
“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是大有前途、大有可为的行业发展方向。”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委员王思强认为,“车网互动生态圈逐步成型,推动产业从单点突破向系统协同升级。”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超100家企业参与首批车网互动试点城市和项目建设。国家能源局电力司有关同志介绍,当前,车网互动试点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今年6月,已聚合车网互动资源1943万千瓦,建成双向充放电桩3832个,放电量达62.3万千瓦时。
除在园区、社区、商业楼宇、公共场站开展车网互动示范外,更多的应用场景在落地实践。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广州供电局利用V2G(车辆到电网)桩具备反向供电、停电黑启动等功能,实现充放电工况与应急电源工况无缝转换,满足台区应急供电要求。广州供电局市场部副总经理赵颖介绍:“广州南沙供电局黄阁供电所停车场利用V2G桩,在市电停电时可提供约400千瓦的应急供电,承载约100户小区居民用电负荷。”
在试点的带动下,跨界合作正迅速升温。各方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加速技术路线的产业化落地和商业化进程。
今年3月,广州市电力行业协会车网互动分会成立,会员单位包括电网企业、车企、电池企业、充电运营商、研究机构等30家企业,构建车网互动生态圈,支撑V2G产业规模化发展。赵颖提到:“我们利用广汽的销售和服务网络,通过精准定位参与响应人群,充分发挥车企在触达用户方面的天然优势。”
研究探索V2G价格机制
论坛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依托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通过完善需求响应、现货市场、辅助服务等电力市场机制,以价格信号引导车网互动资源优化配置。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指出,研究探索新能源汽车和充换电场站对电网放电的价格机制。今年5月,广东出台V2G上网电价,按照每千瓦时0.453元乘以峰平谷比例系数确定。峰期、平期、谷期比例系数分别为1.7:1:0.38,尖峰期比例系数在峰期基础上上浮25%。
来自特来电和长城汽车关于用户的调研分析显示,获得经济收益是吸引用户参与车网互动的关键。一组亮眼的数字让车网互动带来的收益具象化。今年春节期间,广州组织开展全国规模最大城市级车网互动需求响应,最大响应负荷达4.4万千瓦,运营商和用户共计获利约35.7万元。特来电在成都“两区三中心”智能车网互动试点项目的运行数据,也透出社会的参与热情。截至今年8月底,该项目累计放电量达5850千瓦时,放电单价为1.5元至3元。其中参与主体以私家车主用户为主,最大放电功率超90千瓦。
车网互动,正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探索。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沈豪栋提到,该公司正推动车桩网多方式组合,探索上海特色模式——私人车主常态化参与放电的收益模式,验证不同技术路线,满足不同利益需求。
加快制修订相关标准
与会专家坦言,作为新兴领域,车网互动从体制机制建设到商业模式探索,从分散式项目调度协同到兆瓦级应用安全保障,仍有难题待解。其中,标准法规有待完善是重点。
“当前,车网互动正处于从技术探索向规模化应用跨越的关键阶段。”王思强认为,推动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上新台阶要加快标准研制。
让人欣喜地是,论坛同时发布了《车网互动技术标准体系(2025版)》和《车网互动实施效果评价指标库》两份白皮书,全面覆盖车网互动全产业链环节,覆盖试点项目、试点城市、行业评估等不同层面的需求。
《车网互动技术标准体系(2025版)》涵盖基础和通用、设备与接口、服务平台、负荷聚合系统、建设与运行五大领域。记者注意到,负荷聚合标准为新增标准,主要关注个体及规模化的电动汽车作为可调资源与电网互动的系统要求、信息交互、运行控制等要求。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部计划处主管刘博文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与新型电力系统的融合互动,满足车网互动进一步规模化和产业化要求,引导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车网互动实施效果评价指标库》通过规模拓展辐射力、电网运行调控力、生态循环驱动力三大维度的动态联动,构建了包含尖峰时段放电电量、平均用户放电频次等53项指标,实现对车网互动全要素价值的深度穿透。
“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要打好持久战,积极布局修订车网互动相关标准,引领行业协同规范发展。”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兼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会长刘永东说。
责任编辑:于彤彤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