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劲吹旺苍地 文明新风润乡村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6 16:03 1

摘要:旺苍县将移风易俗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出台整治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专项行动方案和10条倡导性标准。2023年,县财政投入100万元打造乡风文明示范村,以点带面推动工作落实。

高价彩礼的“攀比风”弱了,婚事新办的“节俭风”浓了;大操大办的“铺张气”少了,孝老敬亲的“人情味”足了。

近年来,旺苍县以“1233”工作法为核心路径,在机制建设、村规民约、示范引领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落地见效,文明新风渐入人心。

机制先行,“破立并举”树新风

旺苍县将移风易俗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出台整治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专项行动方案和10条倡导性标准。2023年,县财政投入100万元打造乡风文明示范村,以点带面推动工作落实。

针对基层实际,旺苍鼓励各乡镇因地制宜探索特色路径。国华镇古松村在党员曹永强建议下,及时将“白事简办、杜绝铺张”等内容写入村规民约,从源头遏制浪费陋习。如今,“富了脑袋还要富口袋”成为村民共识,文明新风与产业发展相得益彰。

部门联动形成治理合力。市场监管部门严管乡厨备案与食品安全,公安部门查处酒宴中的违法行为,纪检监察部门严查党员干部违规办酒,村(社区)将文明操办情况与评先评优挂钩,推动移风易俗从“软倡导”变为“硬约束”。

村规民约,“自治赋能”促长效

“红事新办不攀比,彩礼控制要合理;白事简办不铺张,厚养薄葬记心上……”在旺苍各村,通俗易懂的村规民约成为引导村民行为的有效载体。全县严格执行“三下三上”流程修订村规民约,全覆盖建立红白理事会,吸纳500余名乡土人才参与,推动自治组织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普济镇清江村党员祝映强在60岁生日时主动践行“办酒不收礼”,仅邀请家人简单聚餐,树立了良好示范。他说:“按村规民约来,简单办、心里安,大家都轻松。”

旺苍还创新推行“清单制+积分制+数字化”管理,设立“红黑榜”对文明行为表扬、对陋习曝光。村民凭积分可在“文明新风积分超市”兑换物品,以“小积分”撬动“大文明”。黄洋镇古店村村民曾云普因主动清扫村道登上“红榜”,他说:“现在大家都争着做好事,就想上红榜、挣积分!”

示范引领,“典型带动”聚合力

旺苍县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头雁效应”,制发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实施细则,实行婚丧喜庆事宜报告制度。全县1.5万余名党员干部签订承诺书,累计劝停、减办酒宴300余场次。

国华镇古松村老党员林礁生前立下遗嘱捐献遗体,用无私奉献诠释党员初心。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村民转变观念,主动践行新风。

此外,旺苍积极选树群众身边典型,累计评选文明家庭3567户、“好公婆·好媳妇”4253名。组建380余支志愿服务队,用乡音土话开展宣讲500余场,创作《莫因办酒返了贫》《入土未安》《背时的酒》《在新风里》等文艺作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文明理念。

如今,“比发展、看收入,比文明、看节俭,比卫生、看清洁,比品德、看信用”在旺苍蔚然成风。下一步,旺苍将继续深化“1233”工作法,让文明新风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引擎”。

来源:四川行业动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