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籽e起来”思政课润心田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6 14:56 1

摘要:9月25日,一场以“融铸北疆 齐心向党 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主题的“石榴籽e起来”进校园活动在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开展。本次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地方语言文字研究应用中心(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内蒙古博物院、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等三家单位联合开展,将文艺展演、非遗

9月25日,一场以“融铸北疆 齐心向党 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主题的“石榴籽e起来”进校园活动在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开展。本次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地方语言文字研究应用中心(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内蒙古博物院、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等三家单位联合开展,将文艺展演、非遗展示、数字文物体验、“石榴籽小课堂”、知识竞技与场馆研学深度融合,为师生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立体化的民族团结思政盛宴。

活动在校园乌兰牧骑的精彩表演中拉开帷幕,悠扬的长调与激昂的旋律交织共鸣,生动展现了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传递出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厚情感,现场掌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这场充满民族风情的演出,既是校园文化活力的鲜活呈现,更是民族团结进步理念的生动传播。

随后,内蒙古博物院“流动数字博物馆”展车前人头攒动。这辆被誉为“文博战线上的‘乌兰牧骑’”的展车,通过高精度三维数字还原、AR互动等技术,将数百件文物资源生动呈现在师生眼前。大家纷纷驻足触摸操作,从多角度欣赏文物细节,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灿烂文化。“科技让文物活了起来,也让我们读懂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密码。”一名参与体验的学生感慨道。

师生在内蒙古博物院“流动数字博物馆”展车上体验数字文物

红色主题“欢乐大课堂”知识竞赛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竞赛题目涵盖党史知识、民族政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各民族学生组成联队踊跃抢答。在紧张激烈的竞技与趣味互动中,师生们进一步强化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与认同。

“欢乐大课堂”知识竞赛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石榴籽小课堂”同样人气高涨——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志愿者化身主讲人,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分享动人故事。

石榴籽小课堂

自治区民委制作的“石榴籽e起来”江格尔英雄人物文创印章,以古籍中的英雄形象为原型,线条刚劲有力,承载着古籍中蕴含的民族团结、勇敢担当的精神内核;深刻阐释“昭君出塞”等内蒙古民族团结佳话的文创印章同样吸引人,同学们手持活动手册依次盖章,有的互相交流印章背后的文化内涵,有的拍照记录下这一特别瞬间。这种青年学生乐于接受的互动形式,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伴随油墨印记,悄悄融入青春记忆。

学生排队集章

活动最后,全体人员走进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参观交流。在“北疆小红马”大学生讲解团的引导下,大家沿着展陈脉络,系统学习了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迈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馆内110 余处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契合的教学点,通过实物展陈与场景再现,让思政教育变得可感可触、入脑入心。

此次“石榴籽e起来”进校园活动,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创新实践,更是“石榴籽e起来”活动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初步探索。活动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形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文化体验全过程,引导青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五个认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代,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争做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者与守护者,把青春力量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北疆大地上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初审:那日苏

复审:阿拉坦巴根那

终审:李志友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