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元/斤!“杂草”当菜比肉贵,这俩“同名菜”很多人没吃过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6 14:06 3

摘要:据称,京山白花菜是湖北珍稀名产蔬菜作物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即为贵族宴宾珍肴,唐太宗李世民品尝后赞其质优、味美,并将它定为每年的贡品。

一棵杂草当菜种

31.6元/斤

这两个“白花菜”,很多人都没有见过,因为它们都很“特别”。

只做腌菜的“白花菜”

在湖北京山有一种特产——白花菜。这个菜很特别,鲜菜没人要,腌菜却是一绝。

图源:新京山

据称,京山白花菜是湖北珍稀名产蔬菜作物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即为贵族宴宾珍肴,唐太宗李世民品尝后赞其质优、味美,并将它定为每年的贡品。

京山白花菜的营养价值

京山白花菜腌制品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碳水化合物以及人体所需的钙、锌、铁、镁等微量元素,每百克含总酸≥0.35克、氨基酸≥1.6克、钙900—1000毫克/千克、锌3—10毫克/千克、铁10—30毫克/千克、镁150—250毫克/千克。明显高于雪里红和其他阔叶蔬菜。

在网上百度京山白花菜,即可搜到一首名曰《蝶舞白花》诗词,描述的是京山白花菜原生态、纯自然的生长环境和当年李白偏爱白花菜的历史渊源,诗歌巧妙地藏尾“白花菜香”

要说京山白花菜的发展,就要从马木发说起。

2003年,京山县罗店镇马店村人马木发成立富水蔬菜制品有限公司。为了发展壮大当地白花菜产业,为农民造福,马木发多次前往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农科院聘请专家指导

图源:一品京山

在湖北省农科院专家对白花菜的种植指导下,白花菜的种植由以前一季发展到两季种植,由散养型种植转化为规模化种植,规模由1000多亩地发展到2000多亩地,产量由每一亩田1000多斤到每一亩田3000多斤,收入由每一亩田每季500多元增加到3000多元。

富水蔬菜制品公司全部实行订单农业,以最低保护价收购农民种植的白花菜,农民的利益达到了最大化,有了保障。

图源:湖北省京山文化馆

为了规模化经营,富水蔬菜制品公司在马店村、许坝村、大明村和徐杨村相继建立了白花菜种植基地,成立了京山富水蔬菜专业合作社,农户涉及到155户,种植面积达到2000多亩,种植地域覆盖到京山县的罗店、应城市的田店两个乡镇、6个村、13个自然湾。

京山白花菜荣誉

2007年,富水白花菜成功申报为荆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1年,富水白花菜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2011年,富水白花菜被评选为加工菜类“湖北十大名菜”;

2012年,富水白花菜获得第九届武汉农博会金奖;

2016年,白花菜制作技艺成功入选湖北省非遗名录。

图源:新京山

随着高效现代农业的兴起,马木发开始号召富水河畔的村民大面积种植白花菜和时令蔬菜,公司对这些蔬菜进行保护价收购、加工和销售,一批村民靠种植白花菜走上了致富路。

栽培要点

上下滑动,查看详情

1、产地选择。选择环境条件符合《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2002要求,生态条件良好,土层深厚、疏松,水利设施完备,远离污染源,并且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区域。

2、品种选择。原生态自产留用的京山白花菜种,种子质量符合GB/10715-1996要求。

3、生产过程管理

①整地。选择疏松、肥沃沙壤土或壤土地块,亩施腐熟有机肥2500—5000千克,地整平,土整细后作厢,厢宽1—1.5米,厢面平整,沟宽30厘米,深10厘米。

②播种。5—9月份均可播种,白花菜生长适宜温度为25—35℃以上,5—7月份播种为好,播种为撒播,将种子均匀撒播于厢面上,播后用木板轻轻在厢面上划几下,以使种子与地面密接,亩用种量0.25千克,播种时土壤湿度以手捏成团,落地散开为宜。

③定苗。播后4—5天出苗,当苗高3厘米左右,有4片真叶结合中耕除草及时间苗定苗,共进行2—3次,拔除瘦弱苗,留住健康苗,保持苗间距7—8厘米,亩定苗1—1.4万株。

④追肥。白花菜耐肥,追肥原则是轻施勤施,出苗后7天可追肥一次,10天以后视苗情可再追一次,以后每采摘一次追一次肥。追肥每次每亩用沼液1000—1500千克或尿素10千克兑水泼洒。

⑤病虫防治。白花菜主要病虫害有:黄曲条跳甲、菜螟和白锈病,黄曲条跳甲于出苗后用24%阿维毒乳油1000倍喷雾,菜螟可用10%除冬(苏旋杆菌)悬浮剂45毫升兑水60千克喷雾防治,白锈病用50%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倍液喷雾防治。

4、产品收获及产品处理

①采收。白花菜采取嫩茎叶食用,要按标准分批采收,标准是当主侧枝的花瓣刚出时采,采早降低产品特有香味,也影响产量,采晚了纤维本质化影响,采收时间每天上午露水干后为宜,第一次采收是在播后20天左右,株高20厘米时,用手每株主茎离地3—4厘米处折断,主茎上留下侧株继续生长,2—3天后侧枝达到标准时采第二次,侧枝上的腋芽又萌发出二级侧枝,这样不断复出,各级侧枝达到标准时及时采取,采取期一个月左右,共收6—7次,整个生育期的中期产量最高,待产量下降时可翻耕,用上季种子重播,单花产量每亩一般2000千克左右。

②留种。选择生长旺盛的白花菜留种。留种的白花菜不采取,开花后经30天左右可发育成熟,把种子从果荚里揉搓出来后晾干,装于布袋内放干燥通风的地方备用,留种田与大田比例为1:200。

③加工。白花菜不能鲜食,须经腌制后方可食用,腌制方法是将采收回的枝梗整株用水洗净,捞出水后摊放置,待枝上的水干后切碎,按每100千克鲜菜3—4千克盐的比例拌匀,边轻揉边加盐,直到有水溢出,菜色变为深绿色即可封缸。封缸时要隔绝空气,可挤出部分溢出的水分和菜汁,以利保存。通过腌制的白花菜3—4天即可食用,也可将腌制好的白花菜在太阳下晒干可长期储存。

白花菜加工技术工艺图

作为湖北名菜,白花菜种植不止京山,在临近的安陆、云梦两县也同样有规模化种植,并发展为当地特色产业。

药食同源的白花菜

在广东、广西等岭南地区,有另一种白花菜闻名于民间。这里的白花菜又叫苦菜、苦葵,植物学名称叫做少花龙葵,为茄科一年生直立分支的草本植物。多生长于农村路边、荒地,田边,广东、广西等地常见。

图源: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明秀分院

野生少花龙葵,粗生,不用施肥,不用喷洒农药。野生少花龙葵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和多种营养成分,其嫩茎、嫩叶可作蔬菜食用,其茎叶也可腌制后可食用,是夏季主要的一种腌菜,可炒肉、蛋炒或单炒;其味清香鲜美,能提神生津、开胃健脾、增进食欲;还能作药用。

图源: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明秀分院

据有关调查显示,广西百色市区周边的乡镇都有龙葵的分布,大多数都为野生龙葵。售卖龙葵的是周边乡镇的菜农,价格基本在1元/斤附近波动。购买龙葵的一般为年龄偏大的人群,30~60岁左右,在他们的认知中,龙葵作为一种野菜有着与普通蔬菜不可代替的功能,大多数购买者都希望通过食用龙葵达到清火排毒的食疗效果。

虽比较少,但电商市场上有商家在销售白花菜,高达30多元1斤。

图源:京东APP截图

安全食用提醒:吃对更重要

白花菜虽为野菜佳品,但其全株含有龙葵碱,是一种天然生物碱,摄入过量可能引发中毒反应,包括头晕、恶心、腹泻等症状。

因此,食用嫩叶必须焯水煮熟,忌生食;仅食成熟变黑的果实,忌食青色果;孕妇、儿童、肝肾功能异常人群应谨慎食用;且不宜长期大量摄入,更不可替代药物。

人工栽培要点

鉴于近些年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加强,且白花菜的种植和开发仍然薄弱,对特色蔬菜种植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了解一下。以下是白花菜人工栽培的一些要点,供大家参考。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整地施基肥
选择肥沃、富含有机质的粘质壤土或沙质壤土作园地,并施入有机肥作基肥。亩(1亩=1/15 公顷,下同)施有机肥 1500~2000千克、过磷酸钙 50 千克。按畦宽 1.5米(包沟)作畦,横向开沟后施入,与土拌匀后便可栽植。

育苗移栽

气温稳定在15℃左右即可播种。一般以3~11月播种为宜。播后 30~40天,苗高 20 厘米左右,具3~4 片叶时即可定植。株距30 厘米,行距 40 厘米。密植栽培的,株距 20 厘米,行距 20 厘米,间拔采收后成 40 厘米 x40 厘米,并作两次采收用。

田间管理
苗期宜少水勤浇,特别是种子发芽出土后淋水要轻,以免溅伤细嫩幼苗。栽植后淋定根水,以后要经常保持园土湿润。淋水要结合加施速效氮肥,每 50千克水加人尿素 200~300克,由稀到浓施人。疏植,采收2~3次侧芽者,每采收1次,施肥1次。第1次追肥时宜施复合肥,可促其侧芽持续生长提高产量。

采收和留种

播种后60~70天,株高约30 厘米时即采收嫩茎叶。密植栽培(20 厘米 x20 厘米)的,一般采用一次性拔收,或间拔采收。疏植栽培(30厘米x40厘米)的,采收主茎叶后 15 天左右再采收1次。每亩产量可达 1500~2000千克。

留作采种的,宜用疏植栽培(30厘米 x40 厘米),不采收主茎,并多施肥料,促种株健壮,花多果多果大,种子饱满。开花后约 40 天,果实充分长大,皮色呈由绿到淡绿到淡紫褐色到紫红色变化,当果皮呈淡紫褐色时种子即具发芽力,以呈紫红黑色时采收留种最好。果实成熟后易自行脱落,宜及时分次采收,置室内2~3天后在桶内踩烂,洗净后晒干即可。

参考文献:

来源:长江蔬菜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