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更是民生福祉的“晴雨表”。近年来,青岛市城市管理局锚定“建设群众满意的城市管理”核心目标,以诉求驱动、智慧赋能、攻坚破难、服务提质、执法规范为抓手,推动城市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见”转变,从“经验决策”向“数据赋能”升级,
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更是民生福祉的“晴雨表”。近年来,青岛市城市管理局锚定“建设群众满意的城市管理”核心目标,以诉求驱动、智慧赋能、攻坚破难、服务提质、执法规范为抓手,推动城市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见”转变,从“经验决策”向“数据赋能”升级,交出“诉求下降、满意上升”的亮眼答卷——2024年全市城管领域群众诉求解决率、满意率分别同比上升13.4%、7.8%,诉求总量下降8.5%;2025年1-8月份,“12345·青诉即办”城管领域诉求总量同比再降38.6%,相关经验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肯定,获评全国首批城市管理统筹协调经验做法典型城市。
诉求驱动:
“打开来分析”筑牢精准治理根基
“群众的诉求在哪里,城市管理的发力点就在哪里。”青岛市城市管理局将群众诉求作为治理“风向标”,创新“打开来分析”工作机制,以数字化手段破解“治理盲区”,推动城市管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见”转变。
在数据汇聚层面,全面接入“12345·青诉即办”城管领域工单数据,实现数据全量归集,为精细化分析夯实数据底座。在此基础上,系统通过自动识别、分类归集、关联甄选等功能提炼真实诉求,从管理现状、变化趋势、短板弱项、问题点位四个维度“打开分析”,形成一份份精准的城市治理“体检报告”,为靶向施治提供科学指引。
为确保诉求“一办到底”,青岛构建起“1个市中心、10个区(市)中心、53个市直部门(企业)、612个基层作业单位”的智慧化调度流转体系,搭配“日监测、周分析、月通报、季专题研究”机制,局长办公会定期专题听取诉求处置情况,推动难点问题集中破解。2025年1-8月份,这一机制持续发力,不仅实现城管领域诉求总量同比下降38.6%,降幅较2024年全年扩大5.1个百分点,更推动物业、违建、供热等重点领域诉求量显著下降,真正让“民有所呼”变成“城有所应”。
智慧赋能:
科技为翼领跑现代城市治理
在数字化浪潮下,青岛城管将智慧化作为提升治理效能的“核心引擎”,深化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技术创新与管理实践深度融合,让城市治理更“聪明”、更高效。
麦岛公园微更新项目改造前。
平台建设持续领跑全国。青岛以“国内一流”标准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迭代升级,41个特色应用场景成熟运行,涵盖城市运行、管理、执法等各领域,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时代,开展“人工智能+城市管理”行动,创新打造“智能抓拍”“智能派单”等AI应用。“智能抓拍”通过视频监控加载智能算法,自动感知32类城市管理问题,今年以来自动抓拍问题13.5万余件。“智能派单”自动匹配城管案件办理部门,派单率达99%、准确率达92.5%。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期间,平台建设经验获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道,成为全国城管智慧化建设的“青岛样板”。
技术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在环境保洁领域,青岛在胶州三里河公园等区域试点无人驾驶智能清扫,以科技力量提升保洁效率与精细化水平;在燃气监管领域,推进“燃气监管服务一张网”建设,接入全市7500余处燃气设施物联感知数据,建立起联动市、区、燃气企业的三级响应机制,实现燃气泄漏险情快速处置;在垃圾收运领域,1.3万个收运点位精准落图,996条分类收运路线轨迹可查。新增近1500台小区智能回收箱,让垃圾分类“全程可溯、精准管理”。
此外,青岛还在城市运管服平台创新推出“青岛城管有奖随手拍”活动,鼓励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累计接收群众反馈“小问题”18.8万件,奖励市民11.8万人次,形成“全民共治”的智慧治理新格局。
攻坚克难:
铁腕扫清治理“绊脚石”
针对城市管理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青岛市城市管理局坚持“动真碰硬、标本兼治”,集中整治违建、物业乱象、市容顽疾,让城市空间更整洁、更宜居。
拆违治乱释放城市空间。青岛发起拆违治乱三年攻坚行动,对重点道路两侧违建“清零”、在建违建“即查即拆”。2022年以来,累计拆除各类违建2100余万平方米,活化利用40座城区高架桥下“灰色空间”,完成1000多个“脏乱差”居民楼院整治、690余个“微更新”项目;2025年拆除各类违建93万余平方米,办结重难点问题978件,群众违建诉求量同比下降46.6%,新增违建投诉量同比下降21.6%,持续保持违建治理高压态势。
麦岛公园微更新项目改造后夜景。
物业共治破解“民生难题”。青岛将物业管理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连续三年发起物业服务品质提升攻坚:2025年高标准推进100个市办实事物业小区整治,排查整治600个小区突出问题;深化“红色物业”建设。截至目前,全市住宅小区业委会组建3113个,组建率达89.5%;规范小区公共资源管理,累计排查3558个住宅小区,开设1977个业主共有资金账户,切实保障业主权益。
市容整治提升城市颜值。聚焦旅游景区、市场周边等重点区域,实施市容乱象“重点突破行动”,创建9个市场类市容秩序示范点,疏堵结合整治占路经营、游商浮贩问题,解决第三海水浴场外围聚集等重难点问题500余个;加强小广告常态管控,保持“动态清零”;深化小微公共空间“五微”治理,2025年,完成51处市办实事“微更新”项目、32条背街小巷提升,整改基础设施隐患4600处,让城市角落“小而美”“精而优”。
服务提质:
民生为本织密“幸福网”
城市管理的落脚点,始终是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青岛城管聚焦环卫、燃气、供热等公共服务领域,以“绣花”功夫优化服务细节,用“暖心举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城市更有温度。
环卫保洁擦亮“洁净底色”。青岛开展“洁净系列”创建行动,2025年拓展35公里“洁净岸带”、打造台东和李村2个“洁净商圈”、建设20个精细化环卫保洁示范片区;对1323条深度保洁道路实施机械化作业全流程监管,对1310座环卫公厕实行标准化管理与等级评价;常态开展“洁净家园进乡村”活动,保障951个行政村生活垃圾及时清运,1164条省级深度保洁道路数量居全省首位。
燃气安全筑牢“防护屏障”。青岛实施燃气行业全链条整顿:在管网端,2025年已完成34.42公里老旧燃气管网改造,年底前将实现老化燃气管道安全隐患动态清零;在厂站端,压减液化气企业“小散弱”问题,从2025年初120家压减至53家,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在用户端,为24.2万液化气用户免费更换“管、阀”,排查治理餐饮店等人员密集场所用气隐患,连续三年实现较大及以上燃气安全事故“零发生”。
供热保障温暖“千家万户”。青岛以“冬病夏治”破解供热难题,2025年非采暖季,截至目前已完成改造老旧供热管网121公里,供热设施养护维修3.1万项;已完成整改82个区域供热质量问题,惠及4.4万户居民;构建高效应急体系,打造9个“区域性供热抢修联盟”,开展“背靠背”应急演练;2024-2025采暖季,全市供热诉求同比下降52%,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执法规范:
刚柔并济守护公平环境
青岛市城市管理局坚持“规范执法、文明执法、柔性执法”并重,推动管理与执法深度联动,既守住法律底线,又传递城市温度,为城市发展营造公平有序的环境。
重点领域执法“出重拳”。2025年,青岛推进城管领域“夏病春治”专项行动,占道经营、油烟扰民诉求量分别同比下降23.5%、21.9%;严查燃气违法行为,立案查处313起;深化建筑施工领域管执联动,施工噪声投诉量同比下降28.6%;在物业领域,查办企业侵占公共收益等违法案件353起,形成有力震慑。
执法模式创新“有温度”。推行包容审慎监管,落实“首违不罚、轻微不罚”,截至2025年8月底,为384处在建项目“送法上门”;开展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推进“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实现“进一次门、查多件事”,减少对企业经营干扰;严格规范不文明执法行为,相关投诉量下降22.61%,运输撤漏、占道经营现场执法案例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全国培训班上演示推介。
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治理”,从“经验决策”到“数据赋能”,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共治”,青岛城管以创新实践书写着城市治理的“升级答卷”。未来,青岛市城市管理局将持续深化人民城市理念,在服务品质城市建设中显担当、善作为,以更精准的治理、更优质的服务、更高效的保障,让群众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贡献城管力量。
来源:齐鲁晚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