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区:以品牌建设激活机关党建新动能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6 13:36 1

摘要:近年来,中共青岛市崂山区委区直机关工委(以下简称“区直机关工委”)紧扣“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核心任务,将党建品牌建设作为提升机关党建质量的“金钥匙”,统筹谋划、精准发力,在区直机关培育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推得开”的党建品牌,构建起“一单位一特色、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台雪超 通讯员 潘友松

近年来,中共青岛市崂山区委区直机关工委(以下简称“区直机关工委”)紧扣“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核心任务,将党建品牌建设作为提升机关党建质量的“金钥匙”,统筹谋划、精准发力,在区直机关培育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推得开”的党建品牌,构建起“一单位一特色、一领域一标杆”的品牌矩阵,为崂山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高位统筹:

锚定品牌建设“坐标系”

“党建品牌不是‘面子工程’,要让品牌真正成为凝聚党员、服务群众、推动工作的载体。”区直机关工委始终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为党建品牌建设划定“硬标准”、搭建“大平台”。

早在2023年,区直机关工委便印发通知,明确品牌建设“三个规范”标准:品牌名称需体现单位职能与服务宗旨,标识需简洁表意、富有美感,内涵需兼具先进性与创新性;同时将品牌创建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树立“创品牌、促工作”的鲜明导向。2025年,为对接“青岛品牌日”机关党建品牌展示活动,工委再次印发通知,要求各单位或优化现有品牌、焕发老品牌新活力,或立足新职能打造新品牌,进一步压实创建责任。

崂山区总工会开展“崂工惠走在前”活动。

为打破“闭门造车”困境,工委创新搭建交流学习平台。今年7月,组织区直机关相关单位分管领导及党务干部赴崂山区交通运输局,现场观摩“一路畅达党旗红”品牌建设情况——通过观看党建工作视频、听取经验介绍、参观机关文化墙,各单位直观学习品牌与业务融合的“崂山经验”。此外,工委还通过微信公众号、拍摄专题宣传片等方式,宣传优秀品牌案例,扩大了崂山机关党建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深耕细作:

打造特色品牌“强矩阵”

走进崂山区政务服务大厅,市民张先生通过AI公务员“小易”,仅用5分钟便完成了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咨询。这是崂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崂省事·心服务”党建品牌的生动实践——该品牌以“初心向党、真心为民”为核心,始终坚持最大便利为民,最大诚意助企,推出包括政务服务AI公务员在内的17项全国全省领先的便民惠企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企业关切,推动业务咨询响应率提升15%,大幅提升了业务申报的准确性与成功率。

崂山区行政审批局AI公务员。

在崂山,这样接地气、有实效的党建品牌还有很多。区直机关工委坚持“分类指导、精准培育”,推动各单位将品牌建设与主责主业深度融合,形成覆盖政务服务、交通建设、民生保障、生态保护等领域的品牌集群。

交通领域,崂山区交通运输局将“一路畅达党旗红”党建品牌作为交通运输事业的“红色引擎”。今年以来,持续实施“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工程,完成25条农村道路大中修、40余处农村道路安全隐患整治提升,将东麦窑进村路从“破损路”打造成“网红山海路”;创新“公交+轻轨+地铁”零换乘体系,50米半径换乘比例达87%,城乡出行便捷度全省领先。

民生领域,崂山区妇联“巾帼红心向党”品牌构建“五色心”服务体系:以红色初心引领思想、金色慧心强基增效、紫色温心关爱妇儿、绿色聚心社会治理、蓝色匠心建功发展。其打造的“幸福石岭”非遗手工创益工坊,已培训60余名待业宝妈,通过“公益教学+居家作业”实现“指尖技艺”变“指尖经济”,“妈妈岗”经验获全市推广。

生态领域,崂山区生态环境分局“崂山生态环境卫士”品牌将党员徽章与青山绿水元素融入标识,通过“党员先锋岗”“结对共建”等活动,推动生态保护落地见效,去年以来累计开展企业环保帮扶200余次,崂山区空气质量优良率持续位居全市前列。

应急领域,区应急管理局“崂安全”品牌聚焦“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开展科级干部业务比武、年轻干部演讲比赛,组建党员应急专班,深入社区开展自救互救培训30余场,筑牢城市安全防线。

这些品牌既有“党建味”,又有“业务味”,更有“民生味”。截至目前,区直机关已有28个党建品牌获评区级以上优秀案例,其中区审计局“护财先锋”入选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区妇联“巾帼红心向党”获评青岛市机关党建优秀品牌。

长效赋能:

激活品牌生命“原动力”

“品牌建设不是‘一阵风’,要让老品牌常新、新品牌长青。”区直机关工委始终注重构建品牌建设长效机制,从“创品牌”向“强品牌”“活品牌”深化。

崂山区妇联指导打造的“幸福石岭”非遗手工创益工坊。

在激励机制上,工委每年结合“十佳案例”评选,对优秀党建品牌予以通报表扬,去年共表彰10个品牌案例,其中崂山区发展和改革局“精筹敏行”、崂山区民政局“暖心民政惠民先锋”等品牌,因在推动经济增长、服务民生等方面成效突出,被列为全区学习标杆。同时,将品牌创建情况纳入机关党建年度考核,倒逼各单位将品牌建设抓在经常、落在实处。

在品牌优化上,工委鼓励老品牌“迭代升级”。崂山区发改局2008年创建“精筹敏行”品牌后,近年来结合新发展要求,深化“1+3+N”党建工作法,将品牌与经济运行调度、重点项目推进结合,2024年推动崂山区GDP增长6.1%,增速连续三年全市第一;崂山区档案馆“史记崂山”品牌则通过新媒体传播,拍摄“崂山记忆”系列视频,浏览量突破100万人次,让“老档案”焕发新活力。

在融合发展上,工委推动党建品牌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各单位纷纷将品牌理念融入区委“五个一”工作主线、“七个着力”重点任务:崂山区住建局“诚建惟民”品牌助力张村河片区改造,4个安置区提前半年回迁;崂山区商务局“惠企利民,商通四海”品牌推动外贸规模增长18.3%,领跑全市;区总工会“崂心为工”品牌开展“崂工惠走在前”活动,为基层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健康讲座等服务超200场。

如今,崂山机关党建品牌已成为连接党和群众的“连心桥”、推动发展的“加速器”。下一步,崂山区直机关工委将持续以党建品牌建设为抓手,深化品牌内涵、拓展服务场景、强化示范辐射,让红色品牌在服务大局中彰显更大价值,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示范窗口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崂山实践新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来源:齐鲁晚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