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的调查认定,萨迪克・阿巴斯・哈比卜・赛义德与希扎尔・穆罕默德・伊克巴尔・谢赫是某国际犯罪网络的核心成员。
美国于9月24日周三宣布,对两名印度公民实施制裁,理由是二人涉嫌向美国境内提供掺有芬太尼及其他非法药物的假冒处方药。
同时,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还将一家印度在线药店列入制裁名单,称其在相关涉嫌犯罪活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根据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的调查认定,萨迪克・阿巴斯・哈比卜・赛义德与希扎尔・穆罕默德・伊克巴尔・谢赫是某国际犯罪网络的核心成员。
该网络被指曾向美国市场输送“数十万粒”假冒药品,后续检测发现,这些假药中含有芬太尼、芬太尼类似物以及甲基苯丙胺等违禁成分。
芬太尼作为一种合成阿片类药物,被认为是引发美国普遍药物成瘾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早在唐纳德・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就已针对芬太尼非法进口问题采取严厉打击措施,当时甚至将该问题与部分国家的关税调整挂钩,足见其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
负责美国恐怖主义与金融情报事务的副部长约翰・赫尔利在谈及此次制裁时表示,采取这一行动旨在追究那些“从芬太尼这类毒物中牟取暴利者”的责任。
他同时强调,“已有太多美国家庭因芬太尼问题而支离破碎”,凸显出美国政府对芬太尼危机的担忧。
美国财政部的数据也显示,芬太尼已被明确列为美国阿片类药物危机的主要驱动因素,这场危机已导致“数十万”美国公民死亡。
调查还指出,赛义德与谢赫二人并非单独行动,他们曾与多米尼加共和国及美国本土的毒品贩运者合作,共同完成假冒药品的分销流程。
为规避监管,二人还利用加密messaging平台进行沟通,将涉案产品伪装成“打折药品”对外销售,以此掩盖其非法交易本质。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4年9月,纽约联邦大陪审团就已对赛义德和谢赫二人提起诉讼,指控罪名涉及毒品相关犯罪。
而在本月18日,美国驻印度德里大使馆也曾发布声明称,已对部分印度“企业高管及企业领导人”采取吊销签证、拒绝发放签证的措施,原因是这些人涉嫌参与芬太尼前体的贩运活动。
不过,该声明并未公开涉案人员及企业的具体名称。
此外,本月早些时候,美国总统特朗普还曾将印度、巴基斯坦等一同列入“23个主要毒品过境国或生产国”名单,并声称这些国家的相关情况“对美国民众安全构成威胁”。
来源:社会观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