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攀枝花市林业局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破解林业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推动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协同提升,探索生态保护优先、资源高效利用、农民持续增收的高质量发展共富之路。
攀枝花市林业局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破解林业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推动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协同提升,探索生态保护优先、资源高效利用、农民持续增收的高质量发展共富之路。
一是释放发展动能。抽调专业干部,组建工作专班,筑牢林改根基。聚焦“山要怎么分”,统筹推进盐边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分项试点。依托林草湿荒普查成果,建立精准到户的林地资源底图,完善“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机制,切实保障农民林地权益。试点工作启动以来,盐边县红果彝族乡流转林地1.23万亩,实现流转金额616.33万元。
二是激活资源要素。建立一体化工作格局,系统梳理林地权属边界。建立“线上数据比对+线下实地验证”双线核验机制,摸清集体林地资源底数,畅通资源流转通道,奠定林地资源市场化基础,激活绿色资产。目前,已明晰红格镇和爱村干塘组2063.35亩林地的边界与权属,正依法依规开展林地经营权登记工作。
三是转化生态价值。制定规范化林地经营权流转机制,推动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农民变股东”的目标。支持国有林场、林业企业与村集体、农户共建股份合作林场,构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农带农机制。拓展林下经济等新业态,培育特色“林品牌”,打通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渠道,提升林业附加值。目前,红果彝族乡花地村已按股分红至521户,全村户均收入较此前提升771.6元。
本文来自【绿色四川】,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