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链球菌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6 11:32 1

摘要:羊链球菌病乃是对山羊与绵羊健康构成重大威胁的疫病类型,其根源在于溶血性链球菌所引发的一种急性且具高热特性的传染性疾病,该病多在寒冷的冬春之际(具体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肆虐。此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消化道与呼吸道,其显著的临床表现包括下颌淋巴结及咽喉部位的显著

羊链球菌病乃是对山羊与绵羊健康构成重大威胁的疫病类型,其根源在于溶血性链球菌所引发的一种急性且具高热特性的传染性疾病,该病多在寒冷的冬春之际(具体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肆虐。此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消化道与呼吸道,其显著的临床表现包括下颌淋巴结及咽喉部位的显著肿胀。在所有易感群体中,绵羊尤为脆弱,而山羊同样具有较高的感染风险。该病往往在羊群体质相对虚弱的冬春季节形成地方性流行态势,在长期存在该病的老疫区则多表现为零星散发。临床上,该病的主要特征体现为发热、下颌与咽喉区域肿胀、胆囊肿大以及纤维素性肺炎。

一、病症表现

羊只在患病初期会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乃至拒食、反刍活动停止、行走步态不稳等症状;其结膜呈现充血状态,伴有流泪现象,随后会流出脓性分泌物;鼻腔初期流出浆液性鼻液,后期则转变为脓性;口部会有涎液流出,体温急剧升高至41℃以上,咽喉与舌头部位发生肿胀,粪便变得松软,并带有粘液或血液成分;怀孕的母羊还可能出现流产情况;部分病羊还会出现眼睑、嘴唇、颊部及乳房等部位的肿胀现象,临终前会有呻吟、磨牙及抽搐等表现。急性病例则表现为呼吸困难,极有可能在24小时内导致死亡。通常情况下,病羊会在2至3天内死亡。

二、诊断方法

依据临床症状、剖检所见的病理变化,并结合流行病学特征,可进行初步的诊断。若要确诊,则需进行实验室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可发现本菌多呈现为双球形,以链状或单个形式存在,且周围包裹有荚膜,经革兰氏染色后呈现阳性反应。采集病死羊的肝、肾、肺组织进行涂片处理,并经过革兰氏染色后进行镜检,可观察到呈现双球形且带有荚膜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偶尔可见4至6个短链状排列,个别情况下也会发现单球菌。其周围同样包裹有荚膜,革兰氏染色结果为阳性。将病料进行无菌处理后接种于血液琼脂平板上进行24小时的培养,可观察到形成露滴状、细小、灰白色、具有光泽、透明湿润且粘稠的菌落,菌落周围存在明显的β型溶血区域。将培养物再次进行涂片染色镜检,可发现大部分为长链状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将马丁肉汤中培养24小时的1毫升培养物通过皮下或静脉注射方式给予家兔,多数家兔会在24至28小时内死亡,并可在其心血及各脏器中分离出细菌。

三、防治措施

1、优化管理环境,确保保暖防风,防止羊只受冻、拥挤,并阻止病源的传入。

2、定期对羊只进行体内外寄生虫的驱除工作。

3、认真做好羊圈、场地及用具的消毒工作。

4、一旦发现病羊,需立即对病羊及可疑羊只进行隔离治疗,并对场地、器具等进行严格消毒,将羊粪及污物等进行堆积发酵处理,对病死羊进行无害化处理。

5、针对病羊,可使用羊瘟疫速灭片、牛羊快好、羊病五联治等药物进行治疗与预防。

来源:海量说农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