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5日,正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北京市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世园国际旅游度假区召开。这场落址生态一线的发布会,既是对北京20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成果的集中检阅,更以各区的鲜活探索为样本,为全国生态
9月25日,正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北京市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世园国际旅游度假区召开。这场落址生态一线的发布会,既是对北京20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成果的集中检阅,更以各区的鲜活探索为样本,为全国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提供“首都方案”,让绿色发展的底色在京华大地愈发鲜亮。
发布会现场,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晓涛从政策机制、标准试点到多元路径,系统梳理北京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顶层设计”;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保献用“绿色水库”“天然空调”等生动比喻,解读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GEP-R)核算体系。值得一提的是,延庆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区长丁明达先生以贴切的“本土视角”介绍延庆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情况。台下,来自中央及市属媒体的记者们手持录音笔、摄像机,目光聚焦于台前认真提问,来自门头沟区、平谷区、密云区以及延庆区的新闻发言人一一回应,数据与案例交织,为外界揭开北京生态价值转化的实践密码。
“北京市已连续3年举办生态产品价值国际研讨会,累计吸引来自美国、英国、瑞典、新加坡等国家的数百名国际专家参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原党委书记、主任,中国生态学学会原理事长欧阳志云表示,“北京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领域的探索实践,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践行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路径。这一系列实践不仅为国内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更为全球生态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切实可行的‘北京方案’。”
作为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延庆区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为契机,向外界集中展示生态价值转化的“延庆方案”,此次发布会不仅为全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实践样本,更让“蓝绿交织、山水相依”的生态成效成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从“生态优势”到“发展优势”,延庆区的生态蝶变可感可触。2024年,延庆区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GEP-R)达500.76亿元,占全市总量的13.42%;森林覆盖率稳居高位,PM2.5浓度常年保持低水平,永定河支流清水河碧波荡漾,野鸭湖湿地成为候鸟迁徙的“驿站”,“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已成为市民生活日常。而这背后,是延庆区创新构建“核算—应用—提升”全过程GEP管理体系的持续探索——全市首个生态产品核算展示平台、首个GEP-R提升空间管理“一张图”落地,八达岭长城景区、野鸭湖湿地等重点区域率先“亮出GEP-R”,让生态价值从“隐形”变为“显性”。
在生态价值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上,四海镇的“生态积分”成为改革创新的典型案例。自2022年推出生态文明积分制以来,黑汉岭村率先发布“生态积分存折”,将村民护林、垃圾分类、发展茶菊种植等绿色行为量化为积分,1分可兑换1元消费额度,可在全镇民宿、超市、土特产店等9大场景使用;企业则需缴纳“绿水青山使用费”,如小溪嘟嘟民宿每年向村集体支付7万元,这笔资金汇入积分资金池,形成“资源增值—集体创收—村民受益—生态提质”的良性循环。“现在护绿比抢红包还积极!”村民胡淑琴的感慨道出心声,如今的四海镇,不仅村民人均收入稳步提升,更吸引游客通过“碳汇积分护照”参与低碳体验,让生态保护成为全民行动。
与此同时,井庄镇箭杆岭村牵头的“四村联动”模式同样让村民切实享受到生态带来的红利。镇域内箭杆岭、莲花滩、孟家窑、曹碾四村整合2.2万亩山场、40余处闲置宅基地,引入企业打造星猎南山塞外风情湾,建设183公里徒步步道、山野露营营地,在严守生态红线的前提下,将“百年村庄遗址”“红龙潭”等资源转化为文旅IP。如今,村民既能通过闲置农宅入股分红,又能在家门口从事民宿管家、景区保洁等工作,实现就近就业,让“生态好、产业兴、百姓富”的愿景照进现实。
“未来,延庆区将以国家试点建设为抓手,积极破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法制障碍,深化GEP核算与结果应用,加快构建生态产业体系,让‘绿水青山’持续转化为‘金山银山’,为谱写北京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作出更多的延庆贡献。”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鑫鑫说。
门头沟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区长崔旭龙,平谷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区长唐朝辉,密云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任玉文出席新闻发布会。
来源:北京延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