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边的1991年,内外困局压顶时,中国靠 “全民同心” 闯过关!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6 09:40 1

摘要:那年头,电视里天天放海湾战争,伊拉克的坦克被美国飞机炸得翻过来,四十天就垮了,咱们这边看着,心里都打鼓,原来打仗已经是这个样子了,咱们的老办法,还行不行?

1991年的中国,就站在悬崖边上。

那年头,电视里天天放海湾战争,伊拉克的坦克被美国飞机炸得翻过来,四十天就垮了,咱们这边看着,心里都打鼓,原来打仗已经是这个样子了,咱们的老办法,还行不行?

年底更糟,苏联说散就散了,社会主义阵营一下空了大半,西方的矛头,这下全对准咱们了,技术卡脖子,贸易设障碍,日子越来越难;

家里也不省心,物价涨得邪乎,老百姓排队囤东西,心里慌,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国际上步步紧逼,家里的日子更不好过。

那年头中国GDP才三千多亿美元,还不够美国一个零头,在全球经济里说话跟蚊子叫似的。前两年“价格闯关”的后遗症还没消,市场上物价跟坐了火箭似的往上蹿,老百姓疯了似的囤米囤油,商店货架一抢而空,手里的钱攥着攥着就毛了。

治安也跟着坏,火车上抢行李的、长途汽车劫道的,公安干警蹲点都抓不过来;火车站广场上,小偷扒手扎堆,旅客攥着钱包不敢松手,夜里走夜路得结伴,不然准出事。

厂里老师傅念叨“还是计划经济稳当”,年轻干部怕“再走苏联老路”,开会争得脸红脖子粗,谁也说服不了谁。

改革的步子彻底停了,外头说好的德国汽车生产线,合同签了又撕;轧钢设备进口,海关那边卡着不放;深圳工业园里,几家港资厂悄悄搬了机器。

国内政策也越收越紧,个体户执照难批,私营老板不敢扩大厂房,怕“帽子”扣下来。

人心散了,厂子里工人没干劲,街上小贩躲城管,路往哪走,成了那年头家家户户饭桌上不敢大声说的问号。

就在这节骨眼上,卸任的邓小平坐专列南下了。

那年正月天还冷,专列从深圳到珠海再到上海,一路看厂房、听汇报,在国贸大厦顶楼指着建设中的工地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在珠海度假村握着企业家的手讲“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没念稿子,全是大白话,可听的人心里亮堂了——社会主义也能搞市场经济?以前开会争破头的事,老爷子一句话点透了。

深圳蛇口的“时间就是金钱”标语重新刷得鲜红,上海外滩的外资谈判桌上,中方代表腰杆直了,直接拍板“按市场规律来”。

厂里老师傅不念叨“计划经济”了,年轻干部翻出压箱底的项目书,说“得赶紧干”。

争议停了,路好像突然就清楚了。

搞建设得有钱,国家发了国债,等于向老百姓借钱。

一开始老百姓不明白,银行柜台前围着问“这跟国库券有啥不一样?”“万一还不上咋办?”

那会儿谁家都不宽裕,工资刚够糊口,可广播里天天播“支援国家建设”,报纸上登着“买国债就是爱国”,胡同里的老工人揣着存折就去了,说“国家难的时候,咱不能往后缩”;菜市场卖菜的大妈把零钱凑一起,非要买两百块的。

银行门口排起长队,北风里冻着也没人走,窗口喊“没额度了”,后面的人就说明天再来。

那句“给国家尽点力”,成了那年冬天最实在的话,攥在存折里的钱,连带着信任一起交上去,就这么拧成了一股绳。

钱凑齐了,政策得跟上。

1994年元旦刚过,央行突然宣布汇率并轨,官方牌价和外汇调剂市场价并成一个数——1美元兑8.7元人民币,以前企业换汇得托关系、排长队,黑市上一块美元炒到十块多,现在银行窗口直接按这个价来,港商拿着合同跑到深圳外汇局,一看牌价天天不动,当天就把压在香港的机器运过来了。

政策松口的不光是汇率,个体户执照审批快了,私营老板敢租厂房了,温州五马街的个体户把“地下工厂”招牌摘了,缝纫机摆到门面,纽扣、拉链一箱箱往广州发;义乌小商品市场摊位从三百个扩到三千个,浙江农民背着蛇皮袋来进货,火车站堆的全是纸箱,上面写着“发往乌鲁木齐”“转莫斯科”;东莞樟木头的台商工业园,电子厂、玩具厂接了订单就加班,流水线24小时不停,集装箱卡车排着队往香港码头送。

更要紧的是两条腿走路——国企守着水电粮油这些民生行当,面粉厂按计划价供油,电厂不涨居民电费,保住基本盘;民企和外资在外头闯市场,服装按市价卖,小家电搞出口,赚了钱再扩厂。

那会儿苏联刚把国企全拆了卖,工厂停工、货架空了,咱们没学那套,这边纺织厂老工人拿固定工资,那边私营服装厂老板数着订单笑,一稳一活,倒把经济盘活了。

1994年国债规模头回破了千亿,京九铁路的铁轨一节节往前铺,武汉长江二桥的钢索拉起来,西南水电站的水轮机转起来,这些花钱的大项目,全靠老百姓攥着的国债撑着。

到2000年,外汇储备比1991年翻了快十倍,长三角的开发区里,外资厂的烟囱一个个冒了烟,珠三角的集装箱码头,货轮排着队等卸货,以前空着的厂房,现在机器响到半夜。

中国没走苏联那套“休克疗法”,没垮,反倒一年年往上走,GDP在全球的分量越来越重,给后来的日子打下了结实的底子。

1991年那关能过去,说到底就是三个理儿:

得有个人看准方向喊一嗓子,邓小平南巡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就跟当年毛主席说“红军不下校”一样,一句话把路照亮了;

还得老百姓信你,银行门口排队买国债的大爷大妈,揣着养老钱说“给国家尽点力”,这种信任不是天天喊口号喊出来的,是实打实处出来的;

最重要的是别一根筋,那会儿国企守着水电粮油保基本盘,民企在外头跑市场赚外汇,双轨制看着不规矩,却把苏联“休克疗法”的坑绕过去了。

历史不给磨磨蹭蹭的人机会,那会儿要是没个准主意,老百姓心里一散,外资一看没盼头,可能就真跟苏联一样了。

就这么个理儿,所以后来不管遇到啥坎儿,咱们总能从悬崖边上找着道,这就是“关关难过关关过”的实在意思。

来源:分享人生值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