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动手!解放军发出登岛强烈信号,台媒认为“武统”将至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6 08:53 1

摘要:9月13日,东部战区陆军在微信公众号“人民前线”发布原创军歌《把胜利的旗帜插在宝岛上》。歌名没绕弯,歌词也不藏着掖着:拥抱澎湖湾,驻泊基隆港,击水日月潭,俯瞰阿里山。最后一句把态度钉死,定要把胜利的旗帜插到宝岛上。MV里不止是现役部队的镜头,还穿插了1949年

9月13日,东部战区陆军在微信公众号“人民前线”发布原创军歌《把胜利的旗帜插在宝岛上》。歌名没绕弯,歌词也不藏着掖着:拥抱澎湖湾,驻泊基隆港,击水日月潭,俯瞰阿里山。最后一句把态度钉死,定要把胜利的旗帜插到宝岛上。MV里不止是现役部队的镜头,还穿插了1949年渡江战役、进驻南京总统府的历史片段。一个过去,一个当下,连成一条线。这条线指向哪里,不需要字幕。

这波发布,岛内反应很快。台湾媒体给它贴了好几个标签,“统战歌曲”“攻台军歌”。有的节目请来嘉宾开麦,说歌词太直白,和平统一的空间被挤压,武力选项怕是走到台前。有评论拿它和当年的《跨过鸭绿江》对比,意思很明白,这是号角。也有声音强调,这是在凝聚意志,给社会传递一种确定感:统一不是遥遥无期的口号,而是要落地的事。

这种紧张情绪不是平地起浪,大家心里都清楚,军歌背后有兵力和训练做底。东部战区陆军把作品端上来,不是单纯“文艺作品”。更像在把战场画面可视化,把战略意图日常化。你在视频里看见导弹喷焰、两栖登陆、空降伞降,这些不是舞台布景,是某些预案中的动作分镜。细心的人会注意:MV里还点了台北101。信号已经够直。

2021年11月,两艘大型登陆舰从台湾北部海域和日本冲绳附近出动,在花莲外海搞大规模登陆演练。日本媒体也跟了,说这是解放军首次在台湾东侧海域进行这种规模的演练,显示出多点作战的把握。不是单点突破,是东西两面同时压。对岛内军迷来说,这一幕不陌生。对普通民众来说,这标志很明确:登岛能力,不再是纸上谈兵。

今年春天,东部战区在4月1日至2日搞了环台军事演练。陆、海、空、火箭军都拉出来,马祖和本岛周边都跑了一圈。规模不小,逻辑也清楚,针对岛内一些动作,给出军事上的回应。这类演训,不是开会,不是发声明,是在用战术动作讲战略。从这个维度看,一首军歌的出现,就有了“配套”的意义:言语与动作合拍,心理与能力同步。

岛内的“汉光演习”今年也在加码,7月的动员人数创了新高,超市被拉进“持久战”部署,模拟解放军进城后的纵深防御。官方把理由放在“后勤保障”和民间“防空”训练上。但看过两岸动态的人,大致能拼起这张拼图——这就是对压力的直接回应。你准备“持久战”,你把民生系统拉进演练,其实就是承认一种可能:一旦冲突升级,前线不可能和后方完全切割。对普通人来说,“超市进演习”这个细节,冲击力是肉眼可见的。

外部因素也在推着气氛往前走,美国新的国防授权法案,把对台军事援助上限提到10亿美元,比今年翻了好几倍。日本加快和岛内主要政党接触的节奏,一副“都聊得来”的姿态。这类动作在岛内舆论场里,很容易被解读成“撑腰”。对大陆而言,这就是干扰。这也是为什么你能听到来自官方的更硬的表态。7月30日的国防部记者会上,发言人说,任何人都别低估捍卫主权的决心,并点名要求英国等在台湾问题上别乱发信号。话挑明了,避免误判,不要试探底线。

美国那边也在重新拿捏,特朗普上台后,传出的风向是要通过调整美军防务部署来平衡两岸,还要把话说清楚,对台军事支持不是无限。这听起来像是在调整策略,把风险从“直接卷入”拉回到“可控边界”。岛内如果继续把外援当“安全阀”,最后很可能陷入新一轮误判。所谓安全,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东部战区陆军给出的创作定位,是“强音激荡、使命催征”。军队用音乐来凝聚,是有传统的。从革命时期的《八路军进行曲》,到近年的《强军战歌》,旋律一直在和行动并行。这次不太一样。歌词点名台湾地标,MV里台北101直接入镜。直球。你也能从一些专家的解读里听出另一个层面:直球背后是把握,装备和体系到位才能敢这么说。像PCL-191这类远程火力,在公开画面里也常常出现,大家不再陌生。

这场“音乐事件”,被很多台湾媒体称作“统战”。也有人说是“武统预演”。大家有权表达看法。现实是,大陆的政策路标写得很清楚。和平统一是首选,武力是备选。施压是为了矫正岛内舆论的偏差,不是为了把局面推到不可收拾。过去几年,陆续有岛内人物来到大陆参与活动、观摩阅兵。洪秀柱、苑举正,这些名字被很多人记住,不是因为他们“站队”,而是因为他们把一种选择放到了台面上沟通,不要把彼此推到对立的高地。“馆长”陈之汉的公开表态也曾搅动舆论场。他说自己是中国人,这句话在某些时间点,就是一把钥匙。

也有人担心,军歌会把情绪推高。情绪很重要,但决策不该只靠情绪。两岸的基本盘没变,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条,不是今天才写下的。2025年的台海,紧张是真实的,耐心也是真实的。大陆的底线没变,和平统一最好,武力只是最后手段。对岛内的“台独势力”来说,外援的鼓噪可能让他们觉得自己站在风口。现实不会按口号走路。大势所趋,统一是要实现的事。

一首歌不会决定行动,但会映照情绪和能力。在压力升温的周期里,社会需要类似的“定心符”。不是为了热血,而是为了清醒。你看见导弹发射和伞兵跳伞,不是让你“嗨”,是让你知道,军事能力就在那儿。你也看见历史镜头,是提醒所有人,历史曾经把门打开过,新的门也会被推开。

来源:卢麒元点评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