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0日,微光医疗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七次心血管年会、第二十三次介入心脏病学大会及2025长安心血管病学大会上正式发布“麒光人工智能AI OCT基底模型”。该模型是基于微光医疗OCT系统研发的新一代腔内影像OCT辅助决策智能系统。把分散的腔内影像诊断信息,管腔
腔内影像智能化诊疗进入“大模型”时代
9月20日,微光医疗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七次心血管年会、第二十三次介入心脏病学大会及2025长安心血管病学大会上正式发布“麒光人工智能AI OCT基底模型”。该模型是基于微光医疗OCT系统研发的新一代腔内影像OCT辅助决策智能系统。把分散的腔内影像诊断信息,管腔直径、罪犯病变、FFR、斑块性质等病变信息整合为治疗策略,形成辅助治疗方案,搭载在OCT平台上的独立科研软件,与各医院联合开发形成不同版本,标志着腔内影像智能化诊疗正式进入“大模型”时代。
剂泰科技
发布全球首个AI纳米递送平台NanoForge
9月16日,剂泰科技正式发布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人工智能驱动的纳米递送平台NanoForge。该平台基于量子化学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自研专利高通量湿实验及筛选平台,集成剂泰科技自主研发的全新合成脂质语言模型及生成算法,纳米材料筛选及研究人工智能体和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千万级LNP脂质库,可实现从分子生成、特性预测、AI导引的干湿实验迭代以及脂质处方设计与优化,到最终确定剂型的闭环流程,并通过平台的持续学习与进化,不断扩展纳米递送的数据壁垒。
基于NanoForge,剂泰科技打造了三大核心解决方案:AiLNP(AI核酸递送系统设计平台)、AiRNA(AI mRNA序列设计平台)、AiTEM(AI小分子制剂设计平台)。截至目前,剂泰科技拥有超过1,000万种以上的脂质结构,10万个可做模型训练的数据点,突破性成功开发人体内肝、肺、免疫器官、心脏、肌肉、肿瘤、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8个靶向器官或组织的LNP,获得授权和已备案专利申请共计超过100项。公司已成功开发超过10个管线项目,产出7个临床前候选药物,并行推进4个临床项目,最快的管线已到达pre-NDA阶段。
维昇药业
全球首个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激素替代疗法落地博鳌
9月23日,维昇药业宣布其创新药物帕罗培特立帕肽(palopegteriparatide, TransCon PTH)正式获得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批准,作为临床急需药品用于治疗成人慢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HP),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医院应用于临床使用。
这是全球首款也是目前唯一一款获批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激素替代疗法,不仅填补了我国在HP激素替代治疗领域的长期空白,更使得广大国内患者无需远赴海外,即可同步享受到全球前沿的治疗方案,显著提升创新药物的可及性,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带来了切实的治疗新希望。
杉翎医疗
我国首例舌下神经刺激植入手术落地上海
近日,我国首例舌下神经刺激植入手术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成功完成。此次手术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殷善开教授、易红良教授领衔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睡眠医学中心、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协作实施。术前,该团队严格履行伦理审查,充分保障患者知情权和安全;术中,通过微创方式将舌下神经刺激系统精准植入患者体内,使装置与呼吸节律同步,夜间定向激活舌下神经,帮助维持上气道通畅。术后监测显示,患者夜间打鼾和呼吸暂停明显减少,血氧饱和度显著提升,睡眠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该系统由杉翎医疗研发。据介绍,舌下神经刺激属于神经接口(广义脑机接口)技术的典型临床应用。神经接口通过在神经系统与电子装置之间建立安全交互通道,实现信号传递或功能调控。近年来,随着神经工程、材料学和人工智能的进步,神经接口技术正加速走向临床应用,涉及运动功能重建、感觉修复、慢病治疗等多个领域。
数坤科技
打造全球唯一“心脑同诊”医疗AI
近日,数坤科技自主研发的冠脉CTA及斑块分析人工智能辅诊系统正式获批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510(k)认证。这是数坤在美获批的第三张FDA证书,也标志着数坤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同时具备心脏+头颈+颅脑全管线AI辅助诊断能力、且全部获FDA准入的医疗AI企业。
当地时间9月10日-12日,第22届欧洲泌尿外科学会机器人学分会大会(ERUS25)在英国伦敦举行,精锋医疗携明星产品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亮相这一全球顶级学术盛会,并带来一场震撼全场的跨越8200公里的超远距离手术直播。
ERUS主席Alberto Breda博士坐在伦敦会场的精锋手术机器人主控台前,他的手部动作被精准转化为数字指令,通过精锋云®远程手术系统实时传输到8200公里外的中国北京,成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手术室里的一名患者实施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RAPN)。从伦敦到北京,双向通讯距离超过21000公里,手术双向延迟仅140毫秒。手术过程中,Breda博士操作流畅,画面传输清晰稳定,仿佛专家亲临现场。在ERUS25的舞台上,“中国智造”手术机器人再度成为焦点,精锋®机器人又一次向世界展示了远程手术技术的中国高度。
凌意生物
戈谢病AAV基因疗法LY-M001启动II期临床
近日,凌意生物宣布由其自主研发的LY-M001注射液用于治疗I型戈谢病的II期临床试验正式启动,正快速推进多中心临床研究。这也是国内首个进入II期临床阶段的针对戈谢病的AAV基因治疗药物。
LY-M001注射液是中国首个针对I型戈谢病的自主研发AAV基因治疗药物。该产品以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为载体,单次静脉输注给药后即可表达患者所需的葡萄糖脑苷脂酶。凌意生物开发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改良型葡萄糖脑苷脂酶基因治疗载体,可在体内长期稳定表达并降解有害糖脂代谢物,从而达到长期治疗戈谢病的目标。
LY-M001注射液已于2024年1月先后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和FDA的新药临床试验(IND)批准,并获得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认定(ODD)与儿科罕见病资格认定(RPDD)。目前,该产品已完成临床I期试验所有患者入组,初步数据显示其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均表现良好。
经过十余年的深入研究与系统性的投资布局,红杉中国在医疗健康领域先后投资了超过200家具有鲜明技术特征和高成长性的医疗健康企业,投资范围覆盖创新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精准医疗、数字医疗等多个细分领域,其中超过45家已经在A股、港股、美股完成IPO。
来源:红杉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