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双十一刚过,直播带货圈的大咖们还在流量战场里厮杀得不亦乐乎。这个行业赚得是热钱,花得是流量,每一场直播都是一次战争。但就在这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直播江湖里,有个人却像是随身自带“和平协议”,三年稳坐C位,几乎听不到同行发难。他是谁?董宇辉,一个靠着农产品直播
双十一刚过,直播带货圈的大咖们还在流量战场里厮杀得不亦乐乎。这个行业赚得是热钱,花得是流量,每一场直播都是一次战争。但就在这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直播江湖里,有个人却像是随身自带“和平协议”,三年稳坐C位,几乎听不到同行发难。他是谁?董宇辉,一个靠着农产品直播杀出重围的“文艺青年”。为了搞清楚他的秘籍,我们今天来聊聊这个带货界的“和平使者”。
要说直播带货,那可是货真价实的江湖。有人的直播是剑光寒秋,价格战打成红海;有人一上场就是“你不买别走,我就跟你耗”,堪比武林群侠大会。但董宇辉的风格跟别人不一样:他直播间的商品价格,不是便宜到离谱的“杀式竞争”,而是稳重而有点“不合时宜”。你翻翻他的货架,主营农产品,时不时砍下一批滞销水果助农扶贫,还有一些生活百货,怎么看都是老实人干的活儿。直播带货史上的传奇人物辛有志曾评价过他的风格,语气虽然不咸不淡,但硬是一句批评都没掺。不过咱话又说回来,这是什么情况?正常来说,同行是冤家,针尖对麦芒才对,为啥董宇辉混得这么“佛系”?
这问题说起来真就挺怪。大部分带货主播,都喜欢拿“高利润+高流量”的路子拼出血条,而董宇辉偏偏反着来。他曾经直播里聊过:奢侈品?珠宝?他想卖,只要招招手,这些品牌愿意合作;但他偏不卖。听得人一愣一愣,这年头有钱真的不赚?这背后隐藏的逻辑,估计只有他脑子里装得清楚。人家就一个原则:舍高利润,留空间,自己解了同行的燃眉之急。几句话听起来倒是挺大度,不争不抢,像个带货界的诗人。
可要说董宇辉真就靠这点“清新寡欲”混出头,那也未免太小瞧他了。他的直播间从一开始就被“问题产品”定义,比如农产品,比如那些利润低到怀疑人生的小众百货。谁都知道,这玩意儿上不了最火的直播榜单,更别提啥奢侈品豪华出圈。偏偏董宇辉做的就是这些。用他的话解释,就是想帮农民解决经济困境,农产品滞销就直接扛起带货大旗,拉着货车走街串巷送到消费者手里。你细还真有过这样的“战绩”:云南的石榴滞销,几百吨的农货被他带进直播间;河南暴雨后的经济重建,家乡小米面粉短时间内也被他卖空。对农户来说,这些操作是真金白银的希望;对消费者来说,董宇辉更像是直播界的良心代名词,走哪都透着点“人情味”。
说到这儿,估计有人会想,这董宇辉的带货逻辑是不是太过情怀了?毕竟直播行业讲到底也得靠收益养活,低利润的农产品真能撑起一个主播的未来吗?这问题倒是真挺多人质疑的。有人就曾指出,靠这种低利润玩法,董宇辉背后的供应链可一点都不好搞。农产品是越滞销越难卖,即便他带货能捞到声望,也不能总靠“爱心”吸引流量。人心浮躁,万一哪天追捧热度冷却了,董宇辉的直播间还能撑得住吗?这一点倒是挺值得细品。
说搞不懂还真有点搞不懂,你看人家那模式简直跟常识对着干。他的逻辑不是多卖几单就大赚特赚,而是绕着农户与消费者之间的复杂路径玩了一手“直通车”。他可没单干,顺手拉来了地方政府和县域电商合作,把农户辛辛苦苦种的东西直接送到消费者手里。中间那些层层经销商分利润啥的,统统给砍了,目的很简单:让农民赚得最多,让消费者花得最值。这事一出,直播行业的传统路子就让他给踩了个脚印——情怀用对了地方,那也是能拿出商业套路来的。
不过吧,董宇辉这种模式也不是完全无敌。他的农产品路线,虽然帮了同行避免直接竞争,但带来的风险也不能忽视。如果某一天农产品能稳定供应固然好,可难保天气、物流这些变动因素不给他整幺蛾子。消费者一旦抱怨货品体验不佳,恐怕再高的信任度都会受损。再加上他这种“礼让型”的态度也可能对市场秩序也产生不小的压力。你他留出高利润产品的市场机会给同行,那仿佛在告诉别人:“你去拼吧,我让你。”同行自然从中获益,但“高效拼杀”的氛围只会在圈里愈演愈烈。这里面的暗涌还真是值得多琢磨两眼。
董宇辉这种玩法,旁观的看客也不知道是该拍大腿叫好,还是摇头叹气说危险。同行顶流主播对他态度还算互相尊重,消费者买账也让人倍感信任,可问题是,这种模式是不是某种“佛系商业竞争”?换句话说,带货主播还能更佛吗?他能不能长久做到农产品身上来点风清云淡,谁也搞不准。然而有一点可以确定,在直播行业这个拼刀子的地方,董宇辉这股清风刮得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说到董宇辉的一句口头禅最耐人寻味:“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可问题就在这儿:直播行业里,那滔滔不绝的水,还能一直流下去吗?
来源:幸运之星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