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杂636R油菜新品种特点及适宜种植区域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6 06:28 1

摘要:中油杂636R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培育的三系杂交抗根肿病油菜新品种,由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ES14A与恢复系2Y153R配制而成,凭借突出的抗病性和优良的品质特性,在油菜主产区展现出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中油杂636R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培育的三系杂交抗根肿病油菜新品种,由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ES14A与恢复系2Y153R配制而成,凭借突出的抗病性和优良的品质特性,在油菜主产区展现出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品种核心特点

农艺性状稳定

该品种苗期呈半直立状态,叶色中等绿色,蜡粉较少,叶片长度中等且宽度较窄,具有裂叶,顶端裂片为近椭圆形;花瓣呈中等黄色,长度适中,排列方式为侧叠状,种子颜色为黑褐色 。在株型结构上,其平均株高178.6厘米,分枝部位约81.1厘米,一次分枝数7.2个,单株角果数256.8个,每角粒数24.0粒,千粒重3.39克,农艺性状协调,结实结构合理 。生育期表现稳定,平均为210.3天,适配多数冬油菜产区的种植茬口安排。

抗病抗逆性突出

中油杂636R的核心优势在于抗逆性表现优异。其中,对根肿病4号生理小种表现为明确抗病性,这一特性对根肿病高发区域的油菜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该品种高抗病毒病,低抗菌核病,且抗倒性好,能够在田间复杂环境下保持稳健生长,降低灾害损失风险 。

品质与产量适配性好

在品质指标上,中油杂636R符合优质油菜品种标准,芥酸含量为0,硫苷含量26.52微摩尔/克(饼粕),属于典型的“双低”油菜品种;含油量达到45.68%,具备较高的油脂加工利用价值 。产量方面,在2021—2023年油菜联合测试试验中,平均亩产212.87公斤,虽较对照品种略减1.81%,但结合其突出的抗病性和高品质,综合生产效益优势显著 。在湖南中方县“稻再油”模式种植中,成苗密度达2万株/亩左右,仍能保持稳定的结实能力,适配集约化种植需求 。

适宜种植区域

结合品种特性及区域试验表现,中油杂636R主要适宜在西南冬油菜主产区秋播种植,核心区域包括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全域,以及陕西省的汉中、安康两市 。这些区域的气候条件与品种生育期需求匹配,且部分地区存在根肿病发生风险,该品种的抗病特性可充分发挥作用。

在具体种植过程中,需注意结合区域特点配套栽培技术:一是建议集中连片种植,以保障菜籽品质均一性;二是在缺硼地区需底施硼肥,并在花期喷施硼溶液,预防缺素病害;三是部分区域需加强鸟害防控,确保产量形成。通过科学适配种植区域与栽培措施,可充分发挥中油杂636R的品种优势,为油菜优质高产生产提供支撑。

来源:风趣一半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