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50万级新能源SUV市场,问界M9几乎没有敌人。它既是华为智驾的集大成者,也是鸿蒙座舱的天花板,销量与声量全面压制理想L9。直到另一款搭载华为系统的L9出现,这一格局才第一次被撼动。
在50万级新能源SUV市场,问界M9几乎没有敌人。它既是华为智驾的集大成者,也是鸿蒙座舱的天花板,销量与声量全面压制理想L9。直到另一款搭载华为系统的L9出现,这一格局才第一次被撼动。
岚图L9的市场意义不在于岚图品牌,而在于它同样搭载了华为全套系统。ADS Ultra四激光雷达、HarmonySpace 5鸿蒙座舱、MagLink全场景生态,华为的技术护城河被自家“盟友”共享。
对比问界M9,岚图L9也把空气悬架、后轮转向、六座布局、800V高压平台与5C超快充一口气搬上台面。纸面实力全面对标,甚至在补能效率和电池技术上更进一步。
问界M9的强势在于时间差。从2023年底上市至今,它已经在50万级市场构筑起稳定销量,累计交付超24万台。用户认知与服务网络形成壁垒,这是后来者短期难以复制的优势。
但岚图L9的入局不同于其他挑战者。过去,理想L9靠大电池和大空间冲击,但在智能化层面被华为全面碾压。如今,岚图直接拿到华为的全栈方案,意味着市场上第一次出现“同源竞争”。
这不仅是岚图的机会,更是华为自身的考验。当ADS Ultra与鸿蒙座舱同时出现在两款50万级SUV上,消费者会选择更成熟的问界体系,还是尝试更激进的岚图方案?这是华为必须面对的“内部博弈”。
从产品数据看,岚图L9的5230mm车长与3120mm轴距,比M9更魁梧。再加上370km的CLTC纯电续航与1400km的综合续航,叠加12分钟快充,能满足更极端的长途需求,这是M9难以无视的卖点。
从战略层面看,华为把ADS Ultra下放给岚图,等于主动撕开M9的护城河。它既能扩大华为智驾的装机量,又可能冲击问界的价格体系。这是典型的“以技术换规模”的选择。
而市场的真实反馈,取决于岚图能否撑起50万的品牌溢价。过去问界用华为渠道和体验店迅速打开市场,而岚图虽然有东风背景,却在终端影响力上远不及华为自己。
如果岚图L9定价在50万,实质上是用“华为智驾+豪华六座”对M9进行侧面围攻。消费者面对两款配置相似的车时,唯一差别就是品牌与服务体系。岚图能否弥补这一差距,是决定胜负的核心。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在高端市场的策略正在改变。过去它把最强资源押注在问界,现在却开始多点开花。岚图L9如果成功,不仅能撕开M9一家独大的局面,也会重新定义华为生态的商业模式。
所以问题已经不再是问界M9能否扛住单一对手,而是华为是否愿意牺牲M9的独占地位,换取整体的市场扩张。岚图L9只是第一步,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华为系旗舰”出现。
结局如何,取决于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M9有先发与渠道,但岚图L9有配置与差异化。如果华为不加以区隔,华为智驾的神话可能变成自我内卷。问界M9,终于遇到真正的对手了。
来源:白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