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汝妹妹李玉乾赛场首秀亮眼!17分钟10分9板,表现要赶超姐姐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6 00:06 2

摘要:都说“虎父无犬子”,可放在篮球场上,这句话似乎要改成“虎姐无弱妹”。

引言

都说“虎父无犬子”,可放在篮球场上,这句话似乎要改成“虎姐无弱妹”。

在9月24日,U16女篮亚洲杯赛场,中国女篮狠狠地刷了一次存在感:全场比赛93:27大胜叙利亚,第四节更是打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 46:0

要不是有直播,很多人都以为这是网友恶搞的比分。

更让人炸裂的是,李月汝的亲妹妹李玉乾,在这场“教学赛”里完成了首秀。

她的表现,让不少球迷惊呼一句:“熟悉的味道又回来了!”一场原本平淡的小组赛,因为她的登场,硬生生掀起了一阵舆论风暴。

到底是“星二代的光环”,还是“新一代的崛起”?

李玉乾的亮相,已经不只是篮球场上的一场比赛,而是带出了体育圈绕不开的三个关键词: 期待、质疑、压力

“46:0”的比分,背后藏着什么?

先把镜头拉回到赛场。

第四节,中国女篮打了个46:0,这在亚洲赛场上几乎可以载入史册。

有人调侃:“叙利亚姑娘这是打着打着,直接断电了吧?”

可笑归笑,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女篮青训和整体实力的碾压。

对比之下,叙利亚女篮显得格外青涩,甚至在体能和对抗上都难以支撑,换句话说,这场比赛根本不是“比赛”,更像是一场“进攻训练公开课”。

但就是在这种“稳赢的局面”下,主教练李建新才谨慎地派上了李玉乾。

为什么?

因为她不是一个普通的替补,而是“李月汝的妹妹”,在万众瞩目之下,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被无限放大。

李玉乾:光环下的“小心翼翼”

李玉乾一登场,镜头就对准她,弹幕更是刷爆。

有人喊:“小李月汝来了!”也有人冷嘲:“估计就是关系户,混个名声。”

可17分钟打下来,李玉乾交出了一份漂亮答卷:8投5中,10分9篮板,两次抢断,还送出助攻。投篮命中率高达62%,比一些主力都稳。

更关键的是,她的打法并不是死磕篮下,而是敢于策应、敢于突破,甚至还有抢断快攻。

那种灵活的应变,让人看到了“不是姐姐的影子,而是她自己的风格”。

然而,别忘了,她才16岁。

对比姐姐当年横空出世的惊艳,李玉乾显得青涩,但这份青涩却带着韧劲。

“明星光环”,是一把双刃剑

从她进入雅礼中学的那一刻起,李玉乾就没法低调。

校门口媒体扎堆,原因只有一个:她是李月汝的妹妹。

这种光环带来的,不是掌声,而是放大镜。

一个进球,可能被说成“继承了家族天赋”;一次失误,却会被质疑“靠姐姐吃饭”。

知情人士透露,李玉乾的父母其实都是普通工人,没有篮球世家的背景。李月汝能走到今天,靠的是数不清的汗水和坚持。

李玉乾亦然,她没有捷径可走。可外界不会管这些,他们只看标签:“李月汝妹妹”

这种标签,对一个16岁的女孩,是鼓励,还是绑架?

中国篮球的残酷现实:全能才有未来

如果说过去的篮球还能有“单一位置吃饭”的球员,现在的环境早就不同了。

5号位的中锋,必须能顶,也要能拉开空间;要抢板,更要会策应。

李建新教练之所以重用孙晗昀,正是因为她能打4号位和5号位,属于那种全能型的摇摆人。

相比之下,李玉乾要想拿到稳定上场时间,就必须快速“进化”,否则随时可能被挤出主力轮换。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光有天赋,远远不够;有光环,更是压力翻倍。

球迷情绪:期待与苛责并存

在社交平台上,对李玉乾的讨论已经炸开了锅。

有人力挺:“天赋肉眼可见,未来可期。”
有人酸言:“别吹了,还不是靠姐姐带的。”
甚至有人直接预言:“走不了李月汝的路,压力会把她压垮。”

这种情绪对立,本质上就是公众的“投射心理”。大家希望看到下一个李月汝,但又怕被“星二代滤镜”骗了,所以一边期待,一边挑刺。

李玉乾的未来:走姐姐的路,还是走自己的路?

从这场比赛看,李玉乾确实有潜力。

她能抢、能拼、能适应,而且心态不怯场。可篮球路远不止一场比赛,未来还要面对日韩女篮、甚至欧美强队的考验。

她能不能顶住压力?能不能走出姐姐的影子?能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打法?这才是决定她命运的关键。

在记者采访时,一位圈内教练说过一句话:“李玉乾不是李月汝的替身,她有自己的路。”这句话,也许才是最公平的评价。

结语

这场46:0的大胜,把李玉乾推上了风口浪尖。她的表现,既让人惊喜,也让人心疼。

毕竟,她才16岁,就背负了“不容失败”的光环。

可是,换个角度想:谁不是在质疑声中成长?李月汝当年不也被讽刺过,如今却是国家队的支柱。

李玉乾的篮球路,注定不会轻松。但正因如此,她才更值得期待。

姐姐的光环,可以是压力,也可以是助力。

关键看她,能不能把光环,变成属于自己的皇冠。

要是真能挺过去,她就不是“李月汝的妹妹”,而是“李玉乾”。

来源:眼界纵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