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95后女生获美国发明家竞赛大奖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5 22:53 1

摘要:今年5月,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化工系博士毕业的张林子铉,以一项旨在解决全球“隐性饥饿”问题的创新研究,留下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她曾在2024年获得由美国国家专利商标局(USPTO)和美国国家发明家名人堂联合举办的大学生发明家竞赛研究生组冠军奖及“人民选择

今年5月,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化工系博士毕业的张林子铉,以一项旨在解决全球“隐性饥饿”问题的创新研究,留下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她曾在2024年获得由美国国家专利商标局(USPTO)和美国国家发明家名人堂联合举办的大学生发明家竞赛研究生组冠军奖及“人民选择奖”,成为近年来中国留学生中的杰出代表。

张林子铉的科研之路始于扎实的学术训练。高中就读于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后,她本科考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师从知名学者Huimin Zhao教授,在本科阶段就积累了系统的研究经验。2019年冬季,她以优异成绩提前毕业,并收到了包括麻省理工学院(MIT)、加州理工等多所顶尖大学的直博录取通知,最终选择了最契合科研兴趣的MIT化工系,加入Robert Langer教授的实验室。

在MIT的五年博士生涯中,张林子铉聚焦于一个核心问题:如何通过新型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将实验室创新转化为能够真正服务社会的解决方案。她与团队开发了一类可降解的聚合物微粒——聚(β-氨基酯)(PAE)。这类材料能实现对多种微量营养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C、锌和铁)的稳定化与控释,使其在烹饪和储存中保持活性,并能在人体内可控释放,从而提升吸收效果。该技术为应对“隐性饥饿”(hidden hunger)——即热量摄入充足但缺乏必需微量营养素所造成的营养不良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hemical Engineering》。

此外,她参与了另一项面向公共健康挑战的研究:开发一种“自助加强”型疫苗平台,利用聚酸酐材料(polyanhydrides)构建可编程脉冲释放微粒,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筛选材料组合。通过单次注射即可实现多剂次疫苗的效果。这一成果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

凭借持续的创新成果,张林子铉获得了多项荣誉。谈及毕业去向,她做出了一个明确的选择:进入一家跨国医疗健康企业,而非继续留在学术界。她表示,“研究要么进课本,要么上货架,这样才有意义。我选择了为研究‘上货架’而努力。”她希望更直接地参与科研成果的转化过程,实现自己“为更多人健康而研究”的初心。

多年在外求学,如今即将返乡,她笑称最想做的一件事很“昆明”:“第一时间去吃一碗小锅米线!”

云南网记者 杨毅星

来源:云南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