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5G全光网络助力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转型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5 22:03 1

摘要: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安徽省首批省级示范性职业院校之一,以其卓越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成果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该学院于2014年圆满完成了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任务,并在2019年正式启动了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工作。目前,学院汇集了580余名教职员工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安徽省首批省级示范性职业院校之一,以其卓越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成果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该学院于2014年圆满完成了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任务,并在2019年正式启动了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工作。目前,学院汇集了580余名教职员工,服务超过1.2万名在校学生。

近年来,学院依托紧密的行业联系和校企合作,注重实践与创新,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安徽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行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享有“安徽交通黄埔”之美誉。在此基础上,学院积极响应“数字中国”和“教育强国”战略,不断推动智慧校园建设、数字化教学管理、校企产教融合等数智化转型升级举措,有效提升学院竞争力的同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随着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到来,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2023年7月,教育部发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指导方针,确定了11项重点任务,提出建立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和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同月发布的《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指南》指导学校扩大数字化应用、增强资源供应、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及提高数据治理能力,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技术和产业发展需求,职业教育机构必须加速数智化转型的步伐。在此背景下,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利用F5G全光网络技术优势积极推动校园数智化转型,旨在打造一个高效、可靠、智能的智慧校园。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校园的网络建设需要满足新南校区与新校区两地办学模式的需求,为万余名师生在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区的新校区(占地886.88亩,规划建筑面积约52.04万平方米,包含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实训楼等)提供安全、稳定、便捷、无处不在的网络服务。因此构建一个一次建设即可长期受益、绿色节能、且能智能运维的校园基础网络成为信息化部门需重点考虑的问题。

从政策支持看:2021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与工信部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关于提高高等学校网络管理和服务质量的通知》明确指出,“鼓励高等学校建设校园局域网,统筹有线宽带和无线局域网,由学校统一为教职员工和学生接入校园局域网,再由校园局域网统一接入公用通信网络。学校新建的建筑应按照《公共建筑光纤宽带接入工程技术标准》等要求,同步设计、部署宽带网络设施,验收通过后方可统一接入公用通信网络”。

从校园需求看:不断拓展的校园、持续增加的楼宇和应用对布线、带宽等提出新要求和新挑战;不断增加的设备、线缆和用电需求与原有配线间的空间不足、管路拥挤不堪、桥架承重受限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从运维角度看:传统校园网络运维存在运维成本高昂、故障驱动缺乏事前预测、缺乏网络关联分析、故障处理效率低、网络安全管理不到位以及运维人员技术水平有限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校园网络的稳定性和效率,亟待先进的运维模式和技术手段进行改进和提升。

总体而言,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需要构建一个一次建设即可长期受益、绿色节能、且能智能运维的校园F5G全光网络势在必行。

F5G,即第五代固定网络(The 5th Generation Fixed Network),聚焦于全光纤联接(FFC)、超大带宽(eFBB)和确定性体验(GRE)三个应用场景,旨在推动从传统的“光纤到户”向“光联万物”的新时代迈进。

与传统网络相比,F5G全光网带来了三大创新。首先是介质创新:采用光纤替代铜线,将光纤从楼栋弱电机房延伸至每个教室、每个桌面乃至每台设备。此外,光纤使用寿命长达30年,相比之下,网线则需要每5-8年更新换代一次。其次是架构创新:基于GPON技术,在核心交换机位置安置光线路终端(OLT),在末端接入层安置光网络单元(ONU),并通过无源分光器取代传统网络中的有源汇聚层,将原有三层网络简化为两层,减少了对弱电间的依赖,降低了网络建设的环境要求。最后是运维创新:设备配置运维实现集中管理,全光网络只需配置核心OLT设备,相较于传统以太网络配置核心、汇聚、接入设备的工作量大幅减少。F5G全光网络P2MP模式下,业务带宽资源保护能力更加精细,且终端接入即插即用,无需现场配置,带宽升级时仅需对出口进行升级,线路和终端均可继续使用,用户无感知。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正在通过“十四五”信息化规划及三年行动方案推进智慧校园体系建设,重点实施“五个一工程”。通过“一张网工程”有序升级智慧校园网络基础设施,构建智慧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校园管理、信息安全和服务体系,以提升师生网络应用体验和幸福感。学校通过与华为的紧密合作,制定了智慧校园基础网络建设目标,旨在构建一个简单易用、易于扩展、智能管理和高度可靠的网络系统,以满足未来发展需求。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F5G全光网络方案采用了大二层架构,将EA5800-X15设备置于中心机房,作为整个网络的核心节点,以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处理能力。为了确保网络服务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校园网与宿舍网分别设置了两套独立系统,并且在室内配备了不同端口数目的ONU5800多台,包括2口、4口以及8口设备,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为了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方案利用了无源分光器进行连接,所有无源器件均不需要额外的维护工作,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华为的eSight网管系统被用于统一管理所有的网络设备,包括核心交换机、OLT、ONU以及AP。通过实施零配置策略,实现了ONU的即插即用和即换即通功能,极大地提升了网络部署效率和服务质量。

在初步架设网络基础设施后,进一步细化和优化网络结构成为关键任务,针对部分师生经常反映的校园无线网络在某些区域信号弱,存在盲区,上网时出现卡顿的现象,经过实地勘测,华为和学校的技术团队发现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一、AP点位布局不合理:综合楼办公区域的无线接入点(AP)布置过于密集,导致信号衰减严重,室内信号强度不足。其二、广播域过大:单一16位网段导致大量广播报文,增加了网络拥塞和响应延迟。其三、漫游设置不当:终端在房间内频繁漫游,造成网络卡顿。其四、VLAN配置错误:接入ONU设备的接口同时配置了管理VLAN和业务VLAN,影响数据正常转发。

针对上述问题,学院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第一、优化AP点位布局:重新规划AP位置,减少不必要的密集部署,提高信号覆盖率。第二、缩小广播域:按楼层或部门划分更细的网段,减少广播报文的影响。第三、调整漫游阈值:将漫游阈值基于信噪比调整至15dBm,基于无线速率调整至20%,减少不必要的漫游。第四、修正VLAN配置:删除接入AP接口的业务VLAN,仅保留管理VLAN,确保数据传输的正常性。

本次校园网络的成功改造,不仅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全面升级,更为学校数智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升级具体包括:

简化网络架构,将三层变为两层,采用无源设备替换有源设备,减少布线90%,并有效降低机房空间与能耗;

实现易于演进的网络,一次建网可保障三十年稳定运行,支持40公里长距覆盖和带宽从2.5G到10G、50G的平滑升级;

优化运维管理,实现单人维护整个园区,简化运维流程,提升运维效率;

增强网络可靠性,通过链路加密、安全认证、环网保护等技术手段,确保50毫秒内完成故障切换,提高网络稳定性。

经过实际测试,改造之后的校园网络无线漫游达标率和成功率均为100%,漫游耗时延迟仅有43ms,平均无线网络信号的强度和丢包率更是低至-58.5dBm与0%。在学校综合楼,六次漫游的丢包次数为0,平均网络速率为373Mbps,延迟21.5ms,意味着在这里办公的教师不再需要为办公网络的卡顿而烦恼;在教学楼,十九次漫游的丢包次数同样为0,平均网络速率则提升至414Mbps,让数字化课堂上的各种教学方式可以流畅进行。此外,在室外区域与图书馆的网络漫游测试成绩也非常出色,为高效、便捷、出色的校园网络生活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时延的上网体验,无论是在线学习、查阅资料,还是进行远程协作、视频会议,都变得流畅无阻。运维人员的工作压力和效率也得到了极大改善,通过智能化的运维系统,一个人就可以对校园全网进行管理、管控,即便遇到网络故障,也能迅速通过系统定位问题所在,实现快速响应与修复。此外,采用体积小、重量轻、免供电的无源光学器件代替汇聚交换机,不仅显著减少了弱电机房的空间占用和电力消耗,还有效节约了网络运营费用,使现如今,随着智慧校园一张网的建成,广大学生与教师可以享受到高速率和低得智慧校园的网络运维更加高效、绿色。

显而易见的是,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F5G全光网络建设取得了显著效益,也为其他想建设全光网的兄弟院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当前,在政策支撑下,全光网进校园已是大势所趋,在智慧校园快速演进的进程中,学校基础网络建设不仅要考虑采用全光网络,还要深入研究实施策略,包括制定详细的网络规划、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以及建立有效的运维机制等方面,以确保数智化转型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未来的校园网络必将进入一个“光联万物”的新阶段。

来源:华为中国政企业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