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官方信息,该航线将于2025年12月4日正式启航,每周运营两次,由波音777-300ER执飞。
中国东方航空近日宣布开通一条全新国际航线——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PVG)直飞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埃塞化国际机场(EZE)。
这条航线单程飞行时间长达29小时,被东方航空称为“世界上最长的航班”。
根据官方信息,该航线将于2025年12月4日正式启航,每周运营两次,由波音777-300ER执飞。
尽管被称为“直飞”,但该航班在新西兰奥克兰设有一次大约两个小时的经停,乘客可下机休息,但无需更换航班或重办登机手续。
新航线亮点
· 去程:约25.5小时
· 返程:约29小时
· 经停点:奥克兰(大约两小时,乘客可下机)
· 飞行路径:穿越南太平洋偏远水域,途经南极附近空域
· 航线定位:全球首条连接“地球两极城市”的商业航线
东方航空特别指出,以往上海至布宜诺斯艾利斯常规航线所需时间约为31小时,而新航线采用了非常规的“南向”飞行轨迹,优化了整体飞行时效。
“世界上最长的航班”?
有人质疑,为什么东方航空敢将“经停航班”称为“世界上最长的航班”呢?
新加坡航空也声称拥有“最长直飞航班”,其新加坡樟宜机场至纽约肯尼迪机场的无中途停留航线,飞行距离为15,349公里,耗时18小时。
据查,东方航空的航班是以“飞行时间”而非“飞行距离”作为衡量标准的,东方航空将该航班称为“世界上最长”的理由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 总飞行时间更长:返程耗时达29小时,远超其他航线;
· 航程覆盖极广:连接地球两端城市,飞越南极附近;
· 虽有经停但不换机:乘客全程乘坐同一架飞机,航班编号不变,符合“直飞”定义。
总而言之,东方航空的定义方式强调的是“乘客在同一航班上的连续飞行体验”,而非“是否完全没有经停点”。
所以,东方航空在宣传中使用“世界上最长的航班”这一说法,既源于其对航程极限的挑战,也是一种关乎市场定位的宣传。
来源:舍间工作室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