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硕果满仓迎金秋,欢歌笑语庆丰收。9月25日,在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中华合作时报社指导下,由安徽辉隆农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农资传媒协办的“庆丰收・辉隆行”主题活动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楚店镇后水波村启幕。
硕果满仓迎金秋,欢歌笑语庆丰收。9月25日,在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中华合作时报社指导下,由安徽辉隆农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农资传媒协办的“庆丰收・辉隆行”主题活动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楚店镇后水波村启幕。
“庆丰收・辉隆行”主题活动启幕。
活动以“展供销担当、树行业标杆、助丰收中国”为核心,通过实景展示、成果发布、经验交流等形式,系统呈现辉隆股份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农资保供稳价、农业技术赋能等领域的创新实践,全面彰显供销合作社系统农资龙头企业的责任担当。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合作经济指导处、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负责同志,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作物栽培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乔玉强,安徽辉隆农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程诚,以及安徽辉隆农资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潘晓飞、汪海燕等企业代表、农技专家、农资经销商、种植大户共100余名行业人士齐聚一堂,共同商讨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本次活动由中国农资传媒副主编陆璐主持。
中国农资传媒副主编陆璐
1 科技破局
示范田构建种植高产模式
安徽省淮北平原作为重要粮食生产区,长期受土壤不良障碍、适配高效肥料匮乏等问题制约,土地资源潜力未能充分释放。针对这一痛点,辉隆股份联合多所科研团队协同攻关。一方面,研发筛选出3款适用于皖北地区的专用高效复合肥料;另一方面,集成绿色肥料、科学施肥技术与水肥一体化设备,构建起“土壤—肥料—作物”养分高效利用技术模式。
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示范田。
此次活动举办地涡阳县楚店镇后水波村的高产攻关田,正是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黄淮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水肥土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核心示范区域。辉隆股份在该示范项目实施过程中,进一步推动辉隆定制肥料、智能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及科学作物轮作模式,成功打造“小麦—玉米—大豆”周年高产种植体系。
2 协同聚力
共探农业服务高质量路径
辉隆股份副总经理潘晓飞
辉隆股份副总经理潘晓飞表示,举办“庆丰收·辉隆行”活动,既是共话丰收喜悦的盛会,更是辉隆践行质量承诺、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宣言。辉隆的成长始终与中国农业同频共振,从最初单纯的农资供应,逐步升级为提供现代农业综合服务,服务“三农”、奉献社会的初心从未改变。“当前,辉隆股份正坚定实施‘工贸服一体化’战略,一边加快建设农资配送网络与生产基地,整合全产业链资源;一边聚焦优质农资产品供给,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站式’服务,同时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携手顶尖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全力为农业发展赋能。”
辉隆股份副总经理汪海燕
3 专家把脉
破解复合种植技术难题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乔玉强详细介绍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产量提升关键栽培技术,该技术在产量与效益层面均展现出显著优势。在产量方面,玉米连续三年单产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大豆单产则不断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且提升幅度高于净作模式;2024年的18个高产典型案例数据显示,玉米平均亩产达566.9公斤,大豆平均亩产148.8公斤,较全国平均单产高出11.7%。在效益层面,大样本调查表明各区域采用该技术后,平均较净作玉米亩增收205元;同时,多年试验证实该技术还能带来显著生态效益,可减少17.5%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12.8%的固碳量、提升76.4%的净生态效益,真正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乔玉强
为进一步推动该技术的落地推广,乔玉强针对性地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大示范样板建设力度,打造高质量种植样板供种植户学习参考,通过专家揭榜挂帅、技术人员分区包片、关键环节蹲点指导的模式确保技术落地,在作物收获前开展测产验收并组织现场观摩,同时将技术补贴向种植效果好的区域和种植大户倾斜,充分调动积极性;二是推进轻简技术本土化应用,重点落实封定结合除草、水肥药一体化、一体化化控等关键技术,降低种植操作难度;三是抓实技术培训工作,采用“自学+培训+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基层干部、农技人员及种植主体开展针对性培训,并围绕农时节点与种植关键环节开展田间巡回指导,切实提升技术掌握与应用能力。
4 星火燎原
树立科学种田示范新标杆
10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荣获“辉隆种植明星”称号。
活动中,皖北地区10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荣获“辉隆种植明星”称号,两位获奖者现场分享了辉隆技术服务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
张林森
杨奇
“辉隆种植明星”张林森说:“我2022年试种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首年每亩玉米收600公斤、大豆100多公斤。现在种100多亩,今年虽天气波动,收成仍可观,这全靠辉隆技术指导和配套服务。”另一位“辉隆种植明星”杨奇感慨:“我起初包地时啥都不懂,种子不拌药、土地不整、播种深度不当、病虫害不预防,导致严重减产。后来用辉隆全套方案,次年虽遇气候影响,产量仍不错,我又多包200多亩地。现在想带邻居一起种,计划3~5年扩规模,多亏辉隆解决难题,种地才踏实。”
农户捧着即将收获的玉米乐开了花。
据统计,截至目前,辉隆股份已培育超5000户种植明星,直接带动周边20万农户科学种田。作为供销合作社系统农资企业,辉隆股份连续多年位列中国农资流通行业百强第一方阵。此次活动不仅立体呈现了供销合作社系统在服务现代农业中的核心作用,更为全行业树立了标杆。
涡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戚从清
测产结果展示。
测产现场,专家组严格按照大豆玉米田间测产验收要求,随机选定测产点位,开展科学取样并详细记录各项数据,依照实地测距、清点株数、现场采收、脱粒处理、产量折算、称重记录等环节有序开展测产工作。涡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戚从清公布了玉米大豆复合种植预测产量:采用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玉米平均亩产达557.10公斤,大豆平均亩产139.86公斤。这一亮眼数据,有力证明了“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种植模式成效显著。
专家组开展测产工作。
在后水波村的田埂间,“庆丰收・辉隆行”活动落下帷幕,但辉隆股份以供销力量助农丰收的脚步从未停歇。从高产示范田里的良种肥药,到政企协同下的全链条服务;从专家指尖的技术要领,到种植明星口中的增收喜悦,每一个细节都印证着辉隆“为农、务农、姓农”的初心。未来,辉隆股份将继续以科技为翼、服务为桥,把更多先进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把更实的保障送到农户手中,在守护“中国饭碗”的道路上笃定前行,让丰收的歌声长久回荡,为乡村全面振兴书写更多供销篇章。
编制 | 陈 蕾
审校 | 童 玲
监制 | 陆 璐
———以下内容为广告———
来源:中国农资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