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给肖战的“特殊待遇”藏着大秘密:内娱终于选对了标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5 21:30 1

摘要:央视新闻官宣“湾区升明月”阵容的操作,直接把#央视新闻给肖战的待遇#顶上了热议榜——名字在成龙、林忆莲等大咖之后压轴,配图却牢牢占据C位第一帧。别光盯着“排面”看热闹,这波操作根本不是简单的“捧流量”,而是央视给内娱指了条明路:什么才是当下最值钱的艺人底色。

央视新闻官宣“湾区升明月”阵容的操作,直接把#央视新闻给肖战的待遇#顶上了热议榜——名字在成龙、林忆莲等大咖之后压轴,配图却牢牢占据C位第一帧。别光盯着“排面”看热闹,这波操作根本不是简单的“捧流量”,而是央视给内娱指了条明路:什么才是当下最值钱的艺人底色。

先搞清楚这晚会的分量:主办单位里有“六公主”电影频道压阵,能让77岁的汪明荃出山、让张译破例主持,成龙坐台下四个小时全程不走位。这种级别的舞台,排面从来不是靠粉丝喊出来的,得看“硬通货”。

肖战的“硬通货”藏在三个地方:一是作品硬,《藏海传》刚创下2025年上半年剧集播放榜首,全网播放量破20亿,集均超5000万,还拿了文化出海的荣誉;二是观众缘实,连续三年受邀湾区晚会,去年出场时现场尖叫盖过歌声,今年官宣直接带热晚会预约量;三是主流认可度足,算上这次,他已经11次登上央视舞台,从唱《我的中国心》到演《最美逆行者》,早就不是单纯的“流量标签”。

对比阵容里的其他嘉宾更能说明问题:成龙、叶丽仪代表前辈传承,樊振东、全红婵是体育正能量符号,而肖战刚好补上了“青年文艺工作者标杆”的缺口。央视把他放在图文C位,本质是选了个“主流价值+市场热度”的最优解。

有人酸“不就是流量大”,但内娱从不缺流量,缺的是“能扛事的流量”。肖战这几年的路,早把“流量泡沫”熬成了“实力硬壳”。

他的转型逻辑其实很简单:用“笨功夫”换“长期饭票”。演魏无羡时读3遍原著写2万字笔记,拍《王牌部队》摔断肋骨还扛爆破戏,为《射雕英雄传》提前3个月练骑马,拍《藏海传》每天收工雷打不动健身2小时。这种“片场拼命”的态度,让京圈资本愿意押注,郑晓龙的《藏海传》、徐克的电影都找上门来——资本比谁都精明,不会为虚火的流量砸钱。

更关键的是“分寸感”。经历过舆论风波后,他不拼热搜只磨作品,靠话剧《如梦之梦》练台词,借公益助农攒口碑,连央视都拍过他双手接礼物、对工作人员鞠躬的细节。这种“谦逊藏在细节里,实力摆在作品中”的状态,刚好踩中了当下观众和主流平台的偏好。

央视这波宣发,其实是给所有艺人划了条“生存红线”:光有流量留不住,只讲情怀没人看,能把“市场号召力、专业能力、主流认可”捏在一起的,才是真·顶流。

看看肖战现在的配置就懂了:影视上有正剧兜底,音乐上拿了TMEA年度实体专辑,商业上是Gucci、李宁等多品牌全球代言人,维权胜诉还能圈一波好感。这种“全维度无短板”的状态,比单纯的“流量峰值”值钱多了。

反观内娱不少新人,靠选秀火三天就敢耍大牌,台词靠配音拍戏靠抠图,稍微有热度就塌房。央视把肖战的图文放第一,就是在说:别搞歪门邪道,踏实演戏、好好做人,这才是能被主流记住的样子。

说到底,央视给的“待遇”不是“偏爱”,是“认可”。肖战的例子证明:内娱从来没有“躺赢的流量”,只有“拼出来的标杆”。

9月28日澳门的舞台上,他大概率又会带来新的表演。但比起唱什么歌,更值得看的是他站在成龙、林忆莲身边的状态——那是青年艺人该有的样子:不卑不亢,靠作品说话。

而内娱其他艺人该琢磨的,不是怎么抢C位,而是怎么把“流量热度”变成“被央视认可的底气”。毕竟观众终会审美疲劳,只有实力和口碑,才是永远的“免死金牌”。

来源:月下从容吟诗的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