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为什么这样红?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5 21:25 1

摘要:院角的小石榴树又悄悄蹿高半尺,枝丫在微风中摇曳着——它是第10批天津援疆干部在“小石榴”家亲手种下的,扎根和田黄土,也默默珍藏着一段跨越三代援疆人的温暖故事。

院角的小石榴树又悄悄蹿高半尺,枝丫在微风中摇曳着——它是第10批天津援疆干部在“小石榴”家亲手种下的,扎根和田黄土,也默默珍藏着一段跨越三代援疆人的温暖故事。

2017年,重度贫血的维吾尔族孕妇马依尼木汗因家境困难放弃治疗。天津第9批援疆干部席世明等人得知后,第一时间援手相助,帮她顺利生产。为纪念这份情谊,席世明为女婴取名“小石榴”。

2019年,席世明因突发脑溢血倒在了热爱的援疆岗位上,但天津援疆的脚步未曾停歇。第10批、第11批天津援疆干部接过接力棒,经常前往探望,与小石榴家结对帮扶。如今,小树已和女孩一同长大,三代人的牵挂,也随枝叶舒展静静延续……

小石榴眼里的“自家人”

循着这段故事的踪迹,记者一行人踏入于田县科克亚乡喀拉都外村,一排齐整的庭院新居便映入眼帘,白墙黛瓦在阳光下透着暖意。

“哗啦”一声,一道小小的身影猛地掀开门帘,从屋里一阵风似的跑出来。是小石榴,她停在几步开外眨了眨眼,待看清来人,那双乌溜溜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迈着小腿就朝记者扑过来,软乎乎的小手紧紧环住记者的腰。“你们来啦!快来屋里坐,妈妈都等半天啦!”小石榴红扑扑的小脸埋在记者怀里,声音奶声奶气的。

这是记者与小石榴的初次相见,可她半点不见生分。松开环抱的手后,又立刻拽着记者的手往屋里拉——那小手温热,指节攥得格外有劲儿,仿佛握着许久未见的亲人。

“每一届援疆干部都经常去看她,帮她家里解决困难。”同行的天津援疆干部、于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蒋绍武轻声解释,目光落在小石榴蹦跳的背影上,语气里满是温柔,“这份牵挂成了无形的纽带,让她对天津人打心底里亲近。”

走进屋内,陈设干净整洁。马依尼木汗端着水果从厨房走出,笑着点头回应蒋绍武的招呼。客厅墙上,一颗照片拼出的桃心格外醒目,两侧挂着第11批援疆干部送的两幅毛笔字。

小石榴家客厅的照片墙

记者走近观看时,小石榴立刻凑过来介绍:“这张照片是今年我过生日时,援疆的叔叔阿姨们给我们全家接到工作组,不仅准备了蛋糕,还送给了我一辆自行车作为生日礼物。这一张是叔叔们带我去看病,激光打在脸上可疼可疼了。”

第11批天津援疆干部帮小石榴过生日

记者注意到小石榴左脸上淡淡的疤痕,蒋绍武告诉记者,2021年,小石榴意外接触炉火导致面部留疤,随着年龄增长,疤痕愈发明显,这成了马依尼木汗的心头病。天津援疆工作组得知情况后主动介入,多方协调医疗资源,最终带小石榴前往和田市人民医院进行了修复手术。“手术做了近八个小时,干部们一直在外面等着,术后还特意帮小石榴买了护理的药。”蒋绍武补充道,后面还需要进行两次修复,工作组会持续跟进她的康复情况。

第11批天津援疆干部陪伴小石榴手术

除了医疗帮扶,近年来,小石榴家的居住环境也在不断改善。随着乡村振兴改造的推进,小石榴家不仅实现了“三区分离”,污水排放也纳入全村管网系统。更令人暖心的是,今年上半年,得知她家客厅屋顶漏水,于田工作组组长王凯便自掏腰包,找工人进行了屋顶防水加固。干部们也主动帮忙填平房前坑洼、梳理水渠,让昔日杂乱的院落变得整洁宜居。

“要是没有他们……”谈起这些年天津援疆干部给予的帮助,话刚开个头,马依尼木汗的声音就颤抖起来。她望着眼前活泼可爱的女儿,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小石榴见妈妈哭了,立刻抬起稚嫩的小手,轻轻帮她拂去泪水。

马依尼木汗回想起天津援疆干部给予的帮助感动落泪

“我们全家是在天津援疆干部的关怀和帮助下,才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马依尼木汗哽咽着说,“他们不仅帮我找到了工作,让家里有了稳定的收入,平时我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会及时伸出援手。今后我一定会加倍努力工作,带着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不辜负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如今,马依尼木汗在于田县政府从事清洁工作,她也在靠自己的努力,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而工作组的帮扶从未止步于物质层面,更是将目光投向孩子的学业与成长。

第11批天津援疆干部给小石榴带来新羽绒服过冬

小石榴学习很好,经常拿到奖学金。墙上的两幅字就是我们对她的激励。”蒋绍武指着墙上的书法说。记者细看,一幅写着“昆仑雏鹰怀远志,中华俊彦报国心”,另一幅写着“津疆情深一家亲,石榴花开感党恩”。“这是天津援疆干部对小石榴的期盼,因为小石榴还有两个姐姐,马依尼木汗平时要工作,没办法辅导她们学习,接下来我们打算联系援疆老师,抽空过来辅导孩子们学习。

“我的学习很好,还在学校交到了好朋友,她叫萨菲亚!”提到校园生活,小石榴自豪地扬起脸,“援疆的叔叔阿姨对待我像亲人一样,我会好好学习,以后去天津上大学。长大了有能力了,也要去帮助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

小石榴和姐姐

危急时刻的援手

这份跨越山海的牵挂,要从2017年那个危急的时刻说起。那年5月17日,马依尼木汗因重度贫血病情危急,却因家境困难准备放弃治疗。天津第9批援疆干部席世明、卢玉香和同事们得知后,连夜捐款、紧急救助,最终帮她顺利生下一个七斤六两的女婴。马依尼木汗热泪盈眶,恳请干部们为孩子取名。席世明望着襁褓中粉嫩的小脸,脱口而出:“就叫小石榴吧!愿她像石榴花一样美丽,也寓示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天津援疆干部席世明抱着维吾尔族小姑娘“小石榴”(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自此,小石榴成了工作组的“小宝贝”。席世明和同事们常来探望,像结对认亲般帮她家脱贫。那些日子,小院里的笑声越来越多,就像后来种下的石榴树,慢慢扎下了希望的根。

可这份温暖却在2019年按下了暂停键。1月6日,席世明因突发脑溢血入院,进病房前,他还惦记着对卢玉香说:“下周末去看小石榴吧,俩月没见怪想她的……”遗憾的是,他再也没能踏进那片熟悉的院落,把生命永远留在了热爱的援疆岗位上。

席世明离开后,第10批干部接过责任,在院角种下了那棵石榴树,替他陪伴小石榴成长;如今,第11批干部又扛过使命,把这份牵挂续写成更绵长的温暖。

小石榴和妈妈、姐姐

“开花可好看了!今年还结了个小果子,妈妈摘给我吃,特别甜!”提起院角的石榴树,小石榴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

如今,树的个头已悄悄超过了她,石榴树向着阳光生长,小石榴也在关爱中慢慢长大。这棵树,这家人,还有一代代天津援疆人的接力,把“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约定,轻轻写进了和田的岁月里,终会在昆仑山下,结出最甜的果实。

记者|杨琳琳 鲍燕

来源:津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