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目标“大调整”!80岁前,血压要降到<130/80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5 20:41 1

摘要:这不是“一刀切”,而是全球循证医学的共识升级。中国版指南,正与国际前沿全面接轨。

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重磅发布,一个划时代的改变来了:

**所有80岁以下的高血压患者,血压目标值统一调整为<130/80 mmHg!**

这不是“一刀切”,而是全球循证医学的共识升级。中国版指南,正与国际前沿全面接轨。

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与美国心脏协会(AHA)在2025年8月发布的最新指南中明确:

✅ 理想血压为120/80 mmHg

✅ ≥130/80 mmHg即诊断为高血压

✅ 所有成人降压目标为<130/80 mmHg,高危人群甚至建议降至<120/80 mmHg

中国此次更新,正是基于大量“中国人群”的硬核研究证据。

比如,由中国团队主导、针对60-80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STEP研究**证实:

将收缩压控制在110-130 mmHg,相比130-150 mmHg,

→ 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26%

→ 轻微认知障碍风险下降31%

→ 肾功能下降速度减缓44%

再看全球最具影响力的**BPLTTC荟萃分析**(覆盖近150万人):

在115-170 mmHg范围内,收缩压每降低5 mmHg,

→ 脑卒中风险↓13%

→ 冠心病风险↓7%

→ 心力衰竭风险↓14%

→ 心血管死亡风险↓5%

**降压获益,没有“下限阈值”!**

而著名的**SPRINT研究**更发现:

强化降压(<120 mmHg)组比标准组(<140 mmHg)

→ 全因死亡率降低27%

→ 心血管死亡减少43%

尤其在75岁以上老人中,获益最为显著。

那80岁以上高龄老人呢?

新指南明确:若耐受良好,也应努力将血压降至<140/90 mmHg,而非“听之任之”。

这意味着什么?

✅ **“达标线”前移**:

原来135/85算“控制良好”,现在仍需加力。

✅ **用药策略升级**:

单药治疗往往力不从心。

指南建议:

→ 血压≥150/90 mmHg,起始即用“两药联合”

→ ≥140/90 mmHg,优先考虑单片复方制剂(如氨氯地平+缬沙坦),提高依从性

✅ **生活方式是基石**:

DASH饮食、每日盐摄入<1.5克(约3克盐)、补钾、减重、运动,可降压5-10 mmHg,是药物的“最佳拍档”。

✅ **关注“耐受性”而非“恐惧”**:

平稳降压2-4周,身体大多能适应。

若持续出现头晕、乏力、体位性低血压,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一句话总结:

**目标更严,是为了活得更久、更好;用药更早,是为了器官更年轻。**

高血压管理,已从“达标即可”迈向“强化获益”新时代。

别再满足于“还行”,健康,要“更进一步”!

来源:初见李医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