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者从9月24日召开的第三届“工匠大会”上海分论坛上了解到,上海市总工会联合上海市经信委,正式发布《关于深入实施“劳模工匠助企行”的行动方案(2025—2027年)》。
记者从9月24日召开的第三届“工匠大会”上海分论坛上了解到,上海市总工会联合上海市经信委,正式发布《关于深入实施“劳模工匠助企行”的行动方案(2025—2027年)》。
2023年7月起,全总在沪苏浙闽粤开展为期两年的“劳模工匠助企行”试点行动。两年来,上海市总工会通过组团队、搭平台、建机制,共组织劳模工匠7131人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6699个,助力14.75万人次职工提升技能。
据悉,未来三年,上海市各级工会将对标全总要求,紧扣企业需求,持续加强市劳模工匠技术服务队伍,“1+16+X”团队架构进一步扩容。每年组织1000人次以上劳模工匠,为1000家企业提供服务,帮助解决1000个技术难题,助力万名一线职工提高技能水平。
《方案》提出,“劳模工匠助企行”的服务内容将聚焦三大方面精准服务企业:一是开展技术服务,组织劳模工匠深入园区、企业,通过现场指导、技术辅导、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职工提升技能水平,助力企业解决技术问题;二是助力技术攻关,组织劳模工匠通过短期合作、联合攻关等方式,帮助企业破解技术难题,提升创新能力;三是助力管理提升,劳模工匠助企时要积极分享企业管理、生产管理、班组管理的经验做法。
“创新,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难题,‘劳模工匠助企行’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办法之一。同时,助企行是个长期过程,要形成协议范本,让‘临时救急’成为‘签约共建’,把一时的‘输血’变成持久的‘造血’。”上海的劳模工匠在论坛上总结道。
栏目主编:李晔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