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5日,华软科技(002453.SZ,股价9.76元,市值79.29亿元)继续涨停。9月19日以来,华软科技连续5个交易日涨停,股价已经从9月19日开盘时的6.05元/股上涨至如今的9.76元/股。
9月25日,华软科技(002453.SZ,股价9.76元,市值79.29亿元)继续涨停。9月19日以来,华软科技连续5个交易日涨停,股价已经从9月19日开盘时的6.05元/股上涨至如今的9.76元/股。
华软科技接连在9月22日及9月24日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称公司不存在“应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或与该事项有关的筹划、商谈、意向、协议等”。
9月25日,华软科技董事会秘书座机电话的接线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司光刻胶基材业务未出现变化。
华软科技:光刻胶基材业务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影响较小华软科技股价上涨被认为与公司涉及“光刻胶”概念相关。
公司在公告中表示,近期“光刻胶”概念受市场关注度较高,目前公司主营业务为精细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为造纸化学品、医药/农药中间体、荧光增白剂及电子化学品。
“关于光刻胶基材业务,公司现有光引发剂产品,按客户订单小批量生产销售,2024年该产品收入占公司总营收不到2%,连续两年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影响较小,未来销售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9月25日,华软科技董事会秘书座机电话的接线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光刻胶基材业务和此前没有太大区别。
记者注意到,华软科技2022年开始涉足光刻胶业务。2022年12月11日举行的一场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公司表示:“根据实际发展需求,公司近期在沧州试生产光刻胶系列材料。关于193纳米光刻胶的基材产品,部分产品已完成中试,正在对接客户。”2023年5月16日,华软科技又表示,公司相关光刻胶基材产品业务正处于客户接洽阶段,已有少量试订单。
需要注意的是,年报数据显示,华软科技自2021年以来便处于亏损状态。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1亿元,同比下降31.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159万元,上年同期为-5978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上年同期的776万元转为-2620万元。
光刻胶概念走热近期,光刻胶相关概念受到广泛关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相关概念股中,彤程新材(603650.SH,股价42.15元,市值252.46亿元)9月23日开盘时股价为36.56元/股,9月25日收盘时股价达42.15元/股;南大光电(300346.SZ,股价41.91元,市值289.66亿元)9月15日开盘时股价为35.24元/股,9月24日达到近期高点45元/股,9月25日收盘时股价为41.91元/股。
QYResearch调研团队发布的报告显示,预计2031年全球ArF和KrF光刻胶用树脂市场规模将达到7.3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为6.2%。
9月25日,QYResearch半导体行业分析师杨君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光刻胶领域受到关注,一方面是因为近期国内半导体各环节企业的股价表现都不错,如中芯国际(688981.SH)、北方华创(002371.SZ)等股价都有所上涨。另一方面,光刻胶国产率较低,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相关研报表示,中国光刻胶行业的政策环境呈现出系统性、协同性和战略导向性三大核心特征,通过将树脂、单体等核心原材料纳入扶持范围,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协同创新网络,由此,国产半导体光刻胶市场占有率从2020年不足5%跃升至2024年的15%,其中,KrF光刻胶已在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头部晶圆厂实现批量供货,而ArF光刻胶也在28纳米制程节点完成工艺验证。
此外,记者注意到,清华大学方面7月23日发布消息称,清华大学化学系许华平教授团队在极紫外(EUV)光刻材料上取得重要进展,开发出一种基于聚碲氧烷(Polytelluoxane,PTeO)的新型光刻胶,为先进半导体制造中的关键材料提供了新的设计策略。该研究提供了一种融合高吸收元素Te(碲)、主链断裂机制与材料均一性的光刻胶设计路径,有望推动下一代EUV光刻材料的发展,助力先进半导体工艺技术革新。
每日经济新闻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