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清晰解答“故意伤害罪是第几条”的问题,我将结合最新法律条文与司法解释,先明确核心结论,再详细拆解法条内容、量刑标准、损伤认定等关键信息,确保文章实用且易懂。
为清晰解答“故意伤害罪是第几条”的问题,我将结合最新法律条文与司法解释,先明确核心结论,再详细拆解法条内容、量刑标准、损伤认定等关键信息,确保文章实用且易懂。
一、核心结论:故意伤害罪对应《刑法》第234条及之一
故意伤害罪的核心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该条明确了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定罪量刑标准;此外,第二百三十四条之一还规定了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相关的故意伤害行为定罪规则,这两条共同构成了故意伤害罪的法律基础。
二、法条原文与立法演变
(一)现行核心法条内容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三十四条之一:
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未经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或者摘取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的器官,或者强迫、欺骗他人捐献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立法重要调整
1997年刑法修订时确立现行234条基本框架,明确“重伤”“死亡”等量刑档次;
2017年司法解释将“明知感染艾滋病病毒而故意传播致人感染”认定为“重伤”,以故意伤害罪定罪;
2021年《刑法修正案(十一)》未修改条款本身,但通过其他罪名调整间接完善了伤害类犯罪的司法衔接。
三、量刑标准:分三档阶梯式处罚
(一)基础量刑幅度
| 伤害程度 | 量刑起点 | 增加刑罚量规则 | |||| | 轻伤(含1-2级)| 拘役至2年以下有期徒刑 | 每增1人轻伤2级,加3-6月;轻伤1级加6-9月 | | 重伤(含1-2级)| 3-5年有期徒刑 | 每增1人重伤2级,加1-2年;重伤1级加2-3年 | | 严重残疾/死亡 | 10-13年有期徒刑 | 残疾每升1级,加6月-2年不等 | 注:轻微伤单独不构罪,但可作为量刑附加情节,每增1人加1-2月刑期。
(二)从重与从轻情节
可增加基准刑20%以下的情形:
持凶器伤害、伤害要害部位、预谋犯罪、黑恶势力作案、进入校园/医疗机构伤人等9类情形;
可减少基准刑20%以下的情形:
赔偿谅解、自首认罪、被害人过错等(需结合具体情节认定)。
四、关键认定标准:伤害程度如何划分?
根据《人体损伤鉴定标准》,伤害程度分为五级,其中轻伤是入罪门槛,重伤以上量刑升级: 1. 轻微伤:组织器官轻微损害,如表皮划伤、轻微肿胀;
2. 轻伤二级:组织器官轻度损害,如单个牙齿脱落、面部浅表瘢痕;
3. 轻伤一级:组织器官中度损害,如肋骨骨折2处以上、听力轻度减退;
4. 重伤二级:危及生命或遗留残废,如眼球缺失、四肢骨折需手术;
5. 重伤一级:严重危及生命或重度残疾,如脊髓损伤致瘫痪、面部毁损50%以上。
五、常见问题解答
未满16岁伤人会定罪吗?
已满14-16岁致人重伤或死亡的,需负刑事责任;已满12-14岁致人死亡或严重残疾且情节恶劣的,经最高检核准追诉后追责。
故意伤害与故意杀人怎么区分?
关键看主观故意:前者追求“伤害健康”,后者追求“剥夺生命”。即使造成死亡,若能证明无杀人意图,仍定故意伤害罪。
致人残疾如何认定“严重残疾”?
一般以六级残疾为起点,若存在多处残疾(如一处七级+三处九级),即使单级未达六级,也可能综合认定为“严重残疾”。
这篇文章从法条核心到实操认定都做了梳理,若你想进一步了解某类具体情形(比如家庭伤害、器官相关案件)的法律适用,或需要补充地方司法实践细节,欢迎随时告诉我。
来源:刑事大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