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内容是源自生活的,首先你得去生活,去真听、真看、真感受,把生活中有趣的事情通过你的方式表现出来。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内容的眼睛,敏锐的眼睛和心,内容真的不是一个难事。” 这是@多余和毛毛姐 在今年抖音创作者大会电商作者交流专场上的开场发言。
,,
作者 | 刘之静
统筹 | 杨园园
视觉 | 顾芗
“内容是源自生活的,首先你得去生活,去真听、真看、真感受,把生活中有趣的事情通过你的方式表现出来。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内容的眼睛,敏锐的眼睛和心,内容真的不是一个难事。” 这是@多余和毛毛姐 在今年抖音创作者大会电商作者交流专场上的开场发言。
作为入驻抖音8年、深耕电商7年的资深创作者,他始终认定,创作本质是“记录美好生活”,唯有坚持真实输出、贴合用户对“好内容”的期待,才能慢慢积累信任,让好内容转化为好生意。
萌宠赛道的电商“新人”@和猫住 也信奉这一点:尽管带货猫咪相关产品仅几周,他却不急于求成,反而把“给用户建立选品靠谱、消费放心的信任感”放在首位,以回应用户关切拉近与粉丝的距离。
抖音电商发布的最新作者数据也为这一路径的有效性提供了印证:过去一年,超511万新电商作者和536万新商家靠平台创收,日均125万场电商直播吸引3亿多人观看。
这意味着,直播电商已然成为普通人的新职业选择。对创作者而言,以真实为底色、聚焦用户需求做内容,正是长久经营好生意的核心秘诀。未来,平台还将持续扶持原创、净化生态,更让“用内容赢信任、以信任促生意”的变显方法论,成为可复制的长久经营之道。
内容、选品与长期规划
牧民择草原而居,哪里的水草丰美便在哪里扎根。同理,内容创作者自然也要择“流量”而居:找到仍有“流量红利”的平台是第一步,然后才是顺应用户需求,合理运用平台规则,最终迈向内容变现。
因此,业内不少人认为,内容创作说到底是一门“生意”。但此次大会上,抖音电商创作者们为大家呈现了一些更成熟的认知。
对于大多数创作者而言,想要最终走上电商这条道路,内容仍是第一块“敲门砖”,日常的内容焦虑在所难免。
但@多余和毛毛姐 账号创始人毛毛姐身上却有着一股松弛劲儿。
@多余和毛毛姐 抖音短视频截图
从格子间里的普通打工人转型为全职内容创作者,毛毛姐似乎天然就知道如何和年轻人打成一片。他的视频内容大多与旅游、打游戏相关,很多粉丝最早也是通过观看他的生活分享留存下来的。
今时今日,@多余和毛毛姐 的账号粉丝已接近3400万,但他依然保持着一种朴素且亲近的内容风格。就算是在直播间,毛毛姐和阿姨也不会刻意准备脚本,“我们聊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生活之事,非常真实的内容。”
卖货,成了聊天之余顺其自然的事情。在他看来,比起端起姿态“教育”别人,真诚才是沟通的本质。这也是毛毛姐介入电商业务7年来,带货体量越做越大的关键。
一个人的热情在哪,也决定了他能把事情做成什么样。为能让粉丝买到物美价优的好货,毛毛姐和他的团队自有一套选品之法。
日常,毛毛姐团队会仔细关注作品下面的留言和直播互动中用户所提出的问题。粉丝们关注很高或是提及次数较多的商品,就有可能进入他们的选品池。团队信奉,售前服务的重要性要远高于售后服务。与商家沟通后,团队还会进行多轮真人评测。只有那些亲测好用的单品,才会最终出现在直播间里。
“比如:如涉及到女性用品,需要由公司里一个七人组成的女生试品小团体都体验过且都表示满意,才能上线”,这也是毛毛姐口中的“主播的底气”——“选品严格也是对消费者负责任,也是对商家负责任,双赢才能让生意健康地细水长流。”
在内容电商枝繁叶茂的生态中,每个人都在饱含激情地付出着灵感与体力。硬币的另一面,创作者们又可能或多或少陷入“流量焦虑”的怪圈。瞄准前方、坚持下去,才能提高“跑出来”的概率。
@多余和毛毛姐 在抖音创大电商作者交流专场
不要被阶段性的停滞“偷走”勇气,“就像《繁花》里的爷叔说的,做生意不是看谁做得大,是看谁做得长”,毛毛姐在活动现场鼓励所有内容创业者,“坚持做,一定会看到光。”
反“马太”:后来者亦有机会
翻看今天的抖音,小到普通人记录生活琐事,大到专业人士讲解经济理论等知识,内容百花齐放,制作更愈发精良,这也让很多想推开内容创作之门的作者有着不小的压力。
不过,抖音电商公布的最新数据给新入局者吃了一颗定心丸。数据显示,过去一年,超过511万名新入驻电商作者和536万新商家通过平台获得收入。这足以说明,新作者们的“生存空间”不仅没有被挤压,反而展现出了很强的活力。
作为抖音电商“新作者出道计划”首批参与者之一,“归国顶流”黄子韬的出现,颇有些“无心插柳”的幸运。就连他自己也没想到,只是跟着公众的喜好走进了平台,“就赶上了风口。”
就场均GMV而言,黄子韬的带货成绩绝对称得上亮眼。但他却说,自己更在意的是与粉丝们互动,“云交友”成为他开播的最强动力,“不管是否会推具体的商品,直播都能让我暂时卸下艺人身份,用一种快乐的方式填补生活中空缺的时间”。
黄子韬的另一半徐艺洋同样也有着这样的好心态。出于个人兴趣,徐艺洋打造了自己的水晶工艺品牌Mumoon star。这一灌注了其心血的新品牌,如今也在备受平台消费者追捧。
按照黄子韬的说法,无论是几十万人同时观看,还是只有一千人在线,其都会耐心讲解,“她的期待不只在销量上,将水晶知识传递更多志同道合的人,然后将产品送到他们手中,就是最好的结果。”
徐艺洋在Mumoon star品牌直播间讲品
@和猫住 算是另一类典型案例。创始人许哲早在2016年就参与到了流浪猫的救助工作中。当看到网络传播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后,他在2018年中注册了抖音账号,并发布第一条猫咪领养视频。
随着影响力扩大,越来越多人开始在评论区给他留言,反馈动物被困的情况——全职救助仿佛成了他逃不掉的“宿命”。
“有爱,才有羁绊,它是幸福的源泉。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传递爱”,这是许哲常说的一句话。在他的抖音账号内容里,粉丝能看到他们对每一个弱小生命的回应,以及小动物被救助后或成功领养后的欢呼。
最近,@和猫住 也尝试在直播中适度加入猫咪元素的电商内容。卖货不是唯一目的,他们想要做的是慢慢给用户建立选品靠谱、消费放心的信任感。
为平衡粉丝观感,在渐进推动内容变现的过程中,@和猫住 做了两件事:一是内容端,团队打算把视频内容挖得更透,让粉丝能看出“他们是在长期认真做这件事”,甚至愿意主动来找他们帮忙。
@和猫住 近期尝试直播带货猫粮
“二是直播场景的创新,我们尝试到展会带粉丝去云吸猫,边逛展边推荐,自然而然做种草。对我们来说优质的内容从来不只是做一个好看的画面,而是让每一条视频,都给粉丝带去实际的用处”,@和猫住 说。
令人欣喜的是,这样的内容态度迎来了粉丝们用订单点赞。据灰豚数据,在9月19日一场某品牌猫粮首发的直播带货中,@和猫住 整场GMV较上一场大涨145%,带货销量也上涨了72%。
由好内容带来的好收益,正不断被验证。
入场时刻:Better Late Than Never
坦白讲,内容创作者是个很独特的群体:他们有激情、有热爱、有强烈的表达愿望。
“内容优质的核心是什么?我们团队也经常讨论和复盘。在我们看来,核心是要追求更深层的价值,即‘真实的情感共鸣’以及‘清晰的社会认同’”,带着这两点坚持,@和猫住 才走到了今天。
而以放松为目的的黄子韬,也在不断打磨内容输出,“每个人的粉丝都是不同的,对应什么样的人群布局不同的分发逻辑”,让内容变得有趣,好生意也会自然发生。
正在直播的黄子韬
与此同时,在和几个刚进驻抖音电商的创作者交流后,我们发现平台对创作者群体、对品牌及商家群体,最大的吸引力无外乎以下三点——
一是平台流量,抖音的DAU已超6亿,这背后不仅是活跃的内容需求,更蕴藏着强大的消费力,很多品牌方一直关注着平台上不断涌现出来的优质内容创作者;
二是抖音本身孕育出了很多内容商业化的先例:比如主打传统草木染的小众品牌 “山有木染”,原本只在本地享有知名度,通过拍摄染料采摘、织物染色的全过程短视频,让更多人了解草木染的工艺细节与美学价值,不仅收获百万粉丝,还通过直播间定制等方式实现盈利;再比如非遗面塑传承人@面人李,通过拆解面塑制作的每一步——从面团配色到人物表情刻画,用短视频把这项古老技艺变得直观有趣,不仅让面塑从 “老手艺” 变成年轻人喜欢的文创产品,还接到了品牌联名订单等合作邀约。即便是这类小众品牌或非遗相关领域,都能通过视频内容走进大众视野,同时慢慢打开了变现空间,这对于后来者可以说是有路径可循。
三是抖音电商在主动地促成好内容、好服务、好商品的正向循环,一方面鼓励内容创作者生产好内容,并推动商业变现机会;另一方面也在持续净化内容生态的整体环境。
抖音电商内容生态负责人林安亚在现场分享平台作者发展情况
为鼓励创作者生产优质内容,平台在各类流量奖励机制的基础之上,还建立了“交易价值”与“内容质量”双重判断维度,让每个内容所创造出来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都能被“算清楚”。例如:今年9月1日最新上线的电商标记组件功能,能通过被标记商品所参与的讨论,让发布者每周都有机会拿到平台现金分成。未来,抖音电商在分发推荐上也会把更多流量给到总价值最高的内容。
净化平台内容生态环境,同样也被摆在了空前重要的位置之上。本次创作者大会上,抖音电商发布《抖音电商社区运营规范》,这是平台首次以制度化形式明确倡导与反对的方向,划定创作者和商家的经营边界。
内容创作,承载的不仅是一份专注与技艺,这个群体的不断壮大足以证明,内容电商愈发成为当下一份确定性的职业,同时实现个人兴趣和能力最大化结合。
过去数年,越来越多人勇于在抖音上自我表达,解锁新的人生体验。亦如科技思想家凯文·凯利所说的那样——阻止、否认新技术全是徒劳,只有依据新技术的特性来“驯服”它们。深度参与,亲身体验,时代才不会弃我们而去。
头图为/顾芗·AI制图
来源:盐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