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文零片酬出演《731》,演技再次封神:演艺圈谁能压制他?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5 17:51 3

摘要:《731》于2025年9月18日上映,首周票房就突破12亿,登顶冠军。王志文在里面饰演了日本军医杜存山,其被称赞的“地狱级演技”再次让他封神。

王志文又被推上热搜了,这次是带着他最新的历史题材作品《731》走进大众的视野。

《731》于2025年9月18日上映,首周票房就突破12亿,登顶冠军。王志文在里面饰演了日本军医杜存山,其被称赞的“地狱级演技”再次让他封神。

此部作品,王志文是零片酬出演,他说“他们连墓碑都没有,我哪敢要片酬”。虽然他拒绝了片酬,但是在演技上却一点也不马虎,据说王志文提前3个月就推掉了其他戏约,深入哈尔滨平房区731遗址体验生活,暴瘦12斤,让形象无限接近影片中的人物。

观众评价王志文的表演:让他冻了80年的冰渣子摁进我胸口。这是一种极高的评价,能让观众狠狠地共情,切身代入其中。

说到王志文的演技,大家都无可置疑。老戏骨的称呼不是随便叫的,一部戏中只要有王志文出现,无论他是主角还是配角,其他人都会黯然失色。

王志文的魅力,从来都不是外表的俊俏,而是由内而外散发的个人风格。

年轻时的王志文,又高又瘦,虽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帅哥,但有一股放浪不羁的劲儿,立体的轮廓和痞帅的眼神,被形容为“都市文艺青年代言人”。

他28岁在《过把瘾》里饰演的方言,一举斩获了飞天视帝,是当时最年轻的获奖者之一。

王志文最显著的标签,是他登峰造极的台词功底。他的台词不是“背诵”,而是“演奏”。他拥有播音员般的吐字归音,但更重要的是,他能将台词化为角色的呼吸、心跳和思维过程。

在《黑冰》最后那段长达11分钟的独白中,他没有声嘶力竭,而是用一种近乎冷静、理性又带着一丝偏执和悲哀的语调,将一个高智商罪犯的内心世界剖析得淋漓尽致。观众不仅能听懂每一个字,更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情绪、逻辑和命运感。他的声音本身就充满了戏剧张力。

所以,他还有一个美誉:声音的影帝。

但让我真正认识他的作品,是《天道》里的丁元英。

《天道》这部剧,让我非常震撼。我曾一度认为丁元英的原型就是王志文,以至于日后我看他的其他作品,也把王志文完全代入丁元英的躯壳,把他们混为一谈。

王志文把丁元英的那种睿智、高智和距离感,演绎得入木三分,又具备松弛感。

他饰演的丁元英,大部分时间都是平静、甚至有些慵懒的。但正是这种“收”着的状态,反而让角色深不可测的智慧和对世俗的洞察力更具说服力。他让你相信,这个角色的内心世界远比他表现出来的要丰富得多。

“形散神聚”的表演状态,是他最有特色的表演风格。

在演艺圈,演技和气质能压制王志文的演员,屈指可数。

在我心中,有三位影帝可以与其媲美,不分上下。

NO.3 陈道明

如果说王志文的表演是“由内而外”的自然流淌,那么陈道明的表演则更偏向“由外而内”的精心雕琢。

陈道明同样台词功力深厚,但他更注重角色的气韵、风骨和形式感,表演中带有一种文人式的清高和贵气,如《康熙王朝》的康熙、《围城》的方鸿渐。

二者是同一级别的大师,但风格迥异。王志文更“市井”、更“接地气”,陈道明更“庙堂”、更“有距离感”。

NO.2葛优

葛优是顶级的喜剧和正剧演员。他的表演极度生活化,有一种“一本正经的幽默”和“小人物的大智慧”。他的台词同样精彩,但风格是“京味儿”的、诙谐的。

我很喜欢看葛优的表演,尤其是他在《活着》里将福贵一生的悲欢与坚韧,举重若轻地融入眼神与微小的动作中,成就了经典的悲剧形象。

在“生活化”表演这个维度上,葛优与王志文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葛优更擅长在喜剧中展现悲剧内核,而王志文则更擅长在正剧和悲剧中展现人性的复杂。

NO.1 李雪健

李雪健老师是“戏骨中的戏骨”,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他的表演是“魂附体”式的。为了角色,他可以完全牺牲个人形象,如《焦裕禄》里的焦裕禄,《水浒传》中的宋江等。

若论对角色的牺牲精神和“演谁就是谁”的极致化程度,李雪健老师堪称楷模。他的台词、眼神、肢体语言都精准无比,对艺术抱有极高的敬畏心。

二者都是“方法派”和“体验派”结合的典范,但李雪健老师更极致,王志文更圆融。

不过,这只是我的个人见解,见仁见智,不喜勿喷。

这些老戏骨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对表演充满敬畏、拥有深厚的生活积淀、不为浮华所动。欣赏他们的表演,是一种高级的艺术享受。

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影视表演艺术的脊梁,彼此辉映,但风格各异,无法相互替代。

而王志文是独一无二的。与其说寻找能“媲美”他的人,不如说他是衡量顶级演技的一把“标尺”。

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迎合世俗”。有人曾开出八千万邀请他代言品牌,但他”不给人面子“,看都没看就回绝:钱再多也不能丢了本心。

能守得住底线,把演戏刻入骨子里的演员,值得我们尊重和敬佩。

来源:白小静谈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