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聚焦“川酒”优势赛道构建、重点酒企引育、特色酒类品牌打造,活动上,举行了多轮校院企地科技成果转化签约仪式,四川大学先进酿造科技创新中心主任、教授许正宏,首届中国酿酒大师、四川省酿酒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泸州老窖集团原董事长张良进行了专题演讲。围绕酿酒专用粮供需、
2025年9月23日,秋分
我们迎来了
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蓉城大地也呈现出
稻谷飘香、瓜果盈枝的大丰收景象
聚焦酒类科技成果转化
成都,正为“川酒”注入科创基因
解锁“智酿”新图景
↓↓↓
9月24日,“科创天府·智汇蓉城”成都酒类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在四川邛崃经开区酒业产业园举行。
聚焦“川酒”优势赛道构建、重点酒企引育、特色酒类品牌打造,活动上,举行了多轮校院企地科技成果转化签约仪式,四川大学先进酿造科技创新中心主任、教授许正宏,首届中国酿酒大师、四川省酿酒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泸州老窖集团原董事长张良进行了专题演讲。围绕酿酒专用粮供需、酒类微生物选育、智能酿造等方面,高校科研院所酒类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平台及成果转化服务机构、酒类相关企业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对接,供需双方均“满载而归”。
高校提供科研能力与人才资源,企业带来实际应用场景与市场需求,加快校院企地融合创新,将推动成都酒类产业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活动上,举行了多轮校院企地科技成果转化签约仪式——
作为本次签约代表之一,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与邛崃市邛酒产业发展中心正式签约,共建集“产、学、研、训、创、游”于一体的邛酒产业学院。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明富表示,此次合作将围绕酒类专业共建与人才共育、酒类技术创新与质量体系建设、邛酒文化及品牌推广三大方向展开。
“邛崃作为中国原酒基地,仍有一批企业沿用传统生产方式,我们希望通过校企合作,为酒企在设备更新、工艺优化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助力产业提档升级。”李明富介绍,校方将重点发挥在装备制造、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学科优势,推动邛酒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未来,邛酒产业学院将依托校企“双导师制”实现双向赋能。“企业的工程师将担任产业导师,学校教师也将深入企业参与技术研发,共同培养契合产业需求的实战型人才。”李明富透露,此前学校已与邛崃多家酒企开展多轮对接,为产业学院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
在专题演讲环节,四川大学先进酿造科技创新中心主任、教授许正宏介绍了新发展格局下的白酒产业现状与转型升级情况。首届中国酿酒大师、四川省酿酒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泸州老窖集团原董事长张良作了题为集中蒸馏、分散发酵——固态白酒生产组织方式创新研究的演讲。
许正宏认为,邛崃作为中国原酒重要集散地,在酿酒环境、窖池基础与人才储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企业规模偏小、分布分散,亟需通过技术整合与资源重构,推动邛崃酒业走向高质量集聚发展。
针对科技与传统酿酒业的关系,他强调“守正创新”是核心逻辑,“传统酿酒是经验总结的科学,而现代科技的作用在于深化对酿造机理的认知,并以数字化、机械化技术赋能工艺优化,实现螺旋式上升的产业升级。”
在现场活动对接环节,许正宏与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一拍即合”,当场便达成了合作共识。“今天的活动促进了高校成果与产业需求对接,尤其有助于中小酒企整合资源、突破共性技术难题。”他透露,四川大学先进酿造科技创新中心将深入邛崃产区调研,针对共性技术问题展开研发与推广,助力成都酒业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酒香也怕巷子深,科技创新如何实现技术赋能?活动上,还进行了产业园区推介,科技成果、技术需求发布与对接,以进一步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产业园区代表、高校科研院所酒类创新团队、相关企业代表、科技创新平台及成果转化服务机构代表现场热聊不断。
现场,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轻材学院党总支书记蒋旎发布了一项聚焦绿色循环的创新成果——酿酒废弃物全组分高值化利用集成技术。蒋旎介绍,该技术核心在于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对酒糟等酿酒副产物进行深度开发,“我们将酒糟中残留的醇、酸、酯及芳香类物质提取出来,可用于调制调味酒或添加至功能性化妆品中,实现风味与功能双提升。”萃取后的酒糟还可转化为吸附力强的生物炭,用于土壤改良与水污染治理等领域,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在蒋旎看来,本次活动为校企搭建了精准对接的“金桥”。“现场有很多家企业对我们的成果表现出了兴趣,后续将深化对接。政府搭建的这一平台,显著提升了产学研合作的效率与针对性。”蒋旎表示,希望与邛崃等核心酒产区企业对接,尤其关注白酒、新型潮饮等酒糟产量大、需技术升级的企业,“期待为他们在调味板块赋能,共同推动酒业绿色转型。”
四川轻化工大学食品与酿酒工程学院副教授边名鸿带领团队在果露酒生产工艺升级上已取得新突破。据边名鸿介绍,其团队聚焦果露酒的风味及功能,通过整合风味组学、代谢组学、功能营养学等先进技术,对猕猴桃、桑葚等四川特色水果进行高值化开发,实现了果露酒从原料筛选、微生物调控到工艺优化的全链条技术提升。目前,相关成果已进入中试阶段,部分成果已投向市场,得到了企业及用户的积极反馈。
通过与企业合作,“尝到”甜头后,边名鸿此次也希望借助“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的对接平台,进一步打开与企业合作的空间,“通过校企合作加快研用结合,不仅能快速验证技术可行性,还能帮助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同时反哺高校教师的科研实践,实现多方共赢。邛崃有优质的基酒基础,再充分利用川内特色水果,我们希望能共同把果露酒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接下来,我们也希望在药食两用露酒研发与生产上进一步取得突破,开发兼具良好风味与功能的露酒新产品。
不仅是科研团队渴望积极拥抱市场,企业也渴望与科研团队实现“双向奔赴”。成都刘创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米酒发酵工程师汪宜力此次也是有备而来,“我们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米酒醪糟生产的企业,但在从手工作坊向现代工厂转型过程中,还面临着质量与产能的矛盾。”汪宜力一语道破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烦恼”,“我们希望通过与高校合作,进一步推动传统酒曲菌种的优化与发酵工艺升级。”
在此次活动上,公司也与四川农业大学就开展微生物菌种选育产学研合作进行签约。汪宜力介绍,双方将强强联合,在筛选优质菌种、建立菌种数据库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合作,实现菌种的定量定向改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产能,“校企合作不仅可以解决企业发展的痛点,还能通过科技赋能,为非遗技艺的现代化传承注入可持续动力。此次,活动搭台,聚焦酒业领域,我们可以一次性对接多个高校院所团队,这对企业来说也是宝藏。除了发酵技术,我们还将着重关注智能化工厂建设方面的前沿科技成果,希望与更多科研团队碰撞出合作火花。”
互动福利时间从实验室到农田,从播种到收获,无数科技工作者正以科技之笔,在广袤的田野上,绘就农业现代化新图景。在这硕果累累的丰收节期间,我们一起动动手指,感受成都好“丰”景!
【科技智汇】—【成都好丰景】,进入页面参与活动。
2、在60秒时间内,拖动工具把相同级别的两个物品串起来,合并转化为一个更高一级的物品即可得分,达到150分即获得抽奖机会;工具串满5个物品则为失败。每人每日有5次参与机会和3次抽奖机会。
来源:成都科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