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再往下翻,有人甩出选角表:某平台S+古偶,女主体重上限42公斤,超一斤扣两万。
一条预告片把陈瑶骂上热搜,理由只有七个字:瘦得挂不住凤袍。
点进评论区,最高赞是:她像一根筷子插进金鱼缸。
再往下翻,有人甩出选角表:某平台S+古偶,女主体重上限42公斤,超一斤扣两万。
这不是第一回。
去年开机的一部仙侠,试镜房间门口放体重秤,红灯一亮,工作人员直接递退款。
同组男演员练肌肉被夸敬业,女演员喝黑咖啡加跳绳被夸自律。
有人把十年前的剧翻出来对比。
87版黛玉,官方资料身高一米六,体重一百零几,镜头里照样弱柳扶风。
衣服是软缎,肩膀是圆的,走路带风,观众信她是大小姐。
现在的皇后袍重十五斤,演员肩膀只有衣架宽,布料空鼓,金线全塌,远看像披了条羽绒被。
问题出在镜头。
高清4K把人脸拉大两倍,任何一点鼓包都显膨胀。
平台算法又把最瘦的片段推成封面。
制片方怕赔钱,干脆把风险前置:先瘦再拍,省得后期修图。
演员先遭罪。
一位95花自曝,进组前三天只喝蒸馏水,第四天拍吊威亚,刚离地就耳鸣。
现场剧照流出来,膝盖骨比护膝大,粉丝还在刷:姐姐好自律。
观众也遭罪。
打开视频,满屏珠翠压着锁骨,剧情还没开始,先替主角喘不上气。
有人吐槽:看戏像参观骨展,连反派都舍不得用力打,怕一巴掌折了。
更离谱的是,瘦不等于省钱。
服装师说,演员太瘦,衣服得加暗垫,镜头里才撑得起来。
垫肩、臀垫、胸垫全上,一套行头多耗三天工期,预算反而翻倍。
平台也怕翻车。
去年一部大制作,女主瘦到脱相,播出当天弹幕刷屏:女鬼回忆录。
播放量三天跳水,广告商连夜撤牌。
从那以后,制片会多了一条潜规则:可以瘦,不能脱相。
可标准还在往下降。
有人拿到最新内部文件,女主体重上限又降两公斤,理由是:观众爱看。
真的是观众吗?
把进度条拖到第八集,弹幕最多的却是:能不能让她吃碗面?
一位做数据的朋友扒了热词,近一年关于古装女主的最高频差评是:没精神。
第二位是:像病人。
瘦到青筋,观众并不买单,只是没人敢把锅甩给算法。
有人开始反向操作。
短剧《山月》女主,体重一百二,圆脸,粗腰,上线当天被骂上热搜。
播到第十集,风向变了:她骑马不用替身,打戏干净利落,哭起来有血色。
大结局那天,弹幕刷屏:原来正常人穿古装也好看。
业内收到信号。
一位制片人透露,明年开春的三部A级古偶,试镜表删掉了体重栏,改成:体能测试。
能跑一千米,再谈剧本。
观众其实很好哄。
脸圆一点,肉多一点,只要故事对路,照样买单。
怕的是有人把极端当标准,把病弱当美感,最后连凤袍都挂不住,只剩一池子珠宝在空气里晃。
别再让女演员饿到晕。瘦成骨架不是古风,是风骨。风骨靠演技,不靠肋骨。
来源:好学明月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