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为教师培养提供生态化支持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5 15:17 3

摘要:南京大学以“国优计划”试点为支点,深耕校地协同育人模式,在高层次基础教育教师培养与从教支持领域实现系统性突破,构建起“科教耦合、多元融通”的育人新生态。

南京大学以“国优计划”试点为支点,深耕校地协同育人模式,在高层次基础教育教师培养与从教支持领域实现系统性突破,构建起“科教耦合、多元融通”的育人新生态。

构建“四维协同”培养体系

为打破高校与地方教育系统的壁垒,学校创立“高校—政府—中学—科研院所”四维协同机制。该机制整合了南京大学校内的学术资源,联动江苏省教科院、50所示范高中及32个名师工作室,构建了“课程共研—师资共聘—质量共评”闭环系统,形成贯穿人才培养全周期的支持网络。

通过校地共建,学校与南京教科所等单位合建研究生工作站,与近50所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建立了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及“国优计划”联合培养基地,年均接收教育类实习学生60余人,实习评估优良率达92%。

在师资配置上,学校首创“三导师制”育人模式,集成51名学科专业导师、30名教育学导师及48名中学行业实践导师,分别传授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学技巧,累计指导学生完成教育改革课题研究300余项,推动10门学科融合课程落地,其中“人工智能与科学教育”等课程入选江苏省精品资源共享课。

打造“全链条”培养生态

以项目为载体,南京大学构建起覆盖本硕博的阶梯式培养体系。

作为首个成立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的高水平综合大学,学校实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项目、“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项目,近5年累计招收研究生200余人;设立“师陶计划”短期证书项目、“行知计划”职业技能竞赛项目,为非师范类学生提供教师教育机会,近6年累计培养150余人,形成多元化的教师后备人才蓄水池。

今年6月,“国优计划”首届毕业生分别签约常州一中、西安交大苏州附中,“学科深度+教育转化”双螺旋培养成果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此外,校地联合推出的“种子教师研修营”已培养学员200余人,其中85%已进入基础教育岗位;与无锡等地方教育局共建的“引才工作站”,通过“订单式”培养为186所合作中学定向输送研究生层次教师近1000名,涌现出全国三八红旗手、国家督学等杰出校友29人。

构建“数字化+实践化”支持平台

南京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搭建“教师教育数字学堂”,整合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开设“师德师风”“课标培训”等四大课程模块,学生在线学习完成率达95%。

南京大学与美国威斯康星州公立教育局合作建立海外教学实践基地,选派30余名研究生参与国际教育交流项目;依托5个国家级教学实验中心改造建成科学教育实践基地,研发出8本科学教育教材、2本国家级义务教育科学教材,创办国内首本科学教育学术期刊《科学教育研究》。

此外,南京大学还与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开展课程改革研究,形成的28份政策咨询报告被采纳。

形成“可复制”的辐射模式

学校通过“西部行知计划”等公益项目向青海、新疆、云南等地区输送科学教育资源,培训西部教师1200余人次;组建的26届研究生支教团共490人,在6个省份11个县33所中小学开展支教服务,仅云南双柏县就覆盖1.6万名学生;深度参与教育部“双名计划”、江苏省“苏教名家”项目,5年培训基础教育校长和教师超5000人,其中190人成长为高级职称教师。

未来,南京大学计划将合作中学扩展至200所,建立“教育博士工作站”,推动教师教育从“培养支持”向“生态构建”升级。

(作者陈晓清系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黄斌系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兼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执行院长)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