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是海军,一直在西宁舰上!”西宁舰30年老舰员讲述舰上生活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5 15:13 1

摘要:在西宁舰上,有一位服役了30年的老兵,他叫岳勇,负责保障舰艇电器设备的安全运行。海军西宁舰在2014年8月下水,2017年1月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岳勇从1995年入伍就在“老西宁舰”服役,后来又继续跟随新一代西宁舰直至现在。

海风相伴,青岛相“舰”。9月24日,北部战区海军在青岛市奥帆中心码头组织的舰艇开放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此次与市民游客见面的舰艇分别是西宁舰和芜湖舰。

在西宁舰上,有一位服役了30年的老兵,他叫岳勇,负责保障舰艇电器设备的安全运行。海军西宁舰在2014年8月下水,2017年1月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岳勇从1995年入伍就在“老西宁舰”服役,后来又继续跟随新一代西宁舰直至现在。

从老舰到新舰,从战士到技师

舰艇开放首日,岳勇身穿一身“海军白”,英姿飒爽。他是1977年生人,18岁入伍,今年服役30年整。他在自我介绍时的一句话,简单概括了他的军旅生涯:“一直是海军,一直在舰上,一直在西宁舰上。”

这30年,从岳勇的青年到中年,又何止这句话这么轻描淡写。

他的日常工作是负责舰艇电器检修,保证全舰的供电装备完好。“一个舰艇就像人体,电就相当于它的神经与脉络,缺它不可。”所以岳勇把这份工作看得很重,干起活来也十分细致。

从战士到副班到班长,再到现在的技师,一路走来,岳勇可以说是披荆斩棘。“30岁那年,我晋升班长,压力特别大。班长需要掌握整个班的设备,还有人的管理。为了撑起一个班,我加班加点去摸线路、学图纸、学装备,全部又重新学了一遍,不懂的就去向老同志、老师傅求教。一年多的时间,心里有底气了。”

2013年,第一代导弹驱逐舰西宁舰退役。2014年8月,052D西宁舰下水。当时身为技师的岳勇,已经要管4个班的装备。和“老西宁舰”相比,新舰装备更为先进,更加智能化,岳勇也感叹,“当时需要学的新东西太多太多了。”

为了解决眼前的困难,他把大学生新兵当老师,虚心请教理论知识,翻阅的书籍也不胜枚举。“我看到不懂的,怕忘了,就记笔记。三四年的时间,那种厚笔记本记了有20本。”

就算是现在,岳勇还在不断学习。“学无止境”,他说。

最长8个月未曾回家,想让儿子从军

在舰艇上服役这些年,岳勇见证了海军力量的日渐壮大,军事装备的从弱到强,“可以说我见证了海军的发展”,他说。

当兵这些年,最长一次有8个月未曾回家。为了减少思念之苦,他开始写“护航日记”,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本日记,也是他写得最长的一本日记。“我把每天的所思所想,包括对家人的想念,对工作的感悟都写下来了,整整两本。”现在翻看,他仍觉得是难忘的回忆。

一心扑在军营里,最亏欠的,他坦言,“就是家人”。“我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不管是教育还是陪伴,我欠得太多了。有一次我休假快结束了,我爱人就跟儿子说‘你爸爸要走了’,我儿子说了句‘我已经习惯了’,我听到心里是很酸楚的。”

而作为一个儿子,岳勇心中也有愧。

但是他一直认为,大国一定要在小家之前。说到这里,岳勇顿了顿说,“其实我的父亲也当过兵,我当初当兵就是他鼓励我的。”这么多年过去,父亲也一直支持他长期服役。他的爱人亦是如此,结婚22年,对他的工作全力支持,从没有一句怨言。他常对爱人说,“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得有你的一半。”

今年,岳勇的儿子刚好18周岁,“我内心非常希望他能加入到人民军队的大行列中,成为其中一员,让他为我国的国防事业贡献力量。”

开放日当天,有不少军迷与他合影,听到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岳勇感慨万千。“这么多人抢票来参观舰艇,这里面有学生,有老兵,还有人特意坐飞机从其他城市过来,通过他们看舰艇的眼神,我感觉到海军真的强大了,我的心里也十分自豪。”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