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瑞利豪掷100亿建医养城,广州这个区这么硬核?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5 14:41 1

摘要:太平洋彼岸,洛杉矶港的晨雾中,1575名码头工人争抢仅有的733个岗位,起重机沉默,空集装箱堆积如山——自5月起,这座港口货物吞吐量暴跌25%,堆积的空集装箱成了成了全球贸易遇冷最直观的体现。

太平洋彼岸,洛杉矶港的晨雾中,1575名码头工人争抢仅有的733个岗位,起重机沉默,空集装箱堆积如山——自5月起,这座港口货物吞吐量暴跌25%,堆积的空集装箱成了成了全球贸易遇冷最直观的体现。

这种时候,外资对大额投资越来越谨慎,尤其是超百亿的项目,落地难度比以往大了不少。

但就在这当口,广州白云区却不按常理出牌,不仅跟国际巨头鹏瑞利签约,还一出手就是100亿。

从接触到首期落地还不到两年,到底是鹏瑞利赌对了,还是白云区真有过人之处?

01

100亿的医养城,确实不一般

去年9月,商务部等三部门发文,允许9个省市设外商独资医院。这意味着,2015年收紧政策后,外资医院终于又拿到了入场券。

政策一放开,总部在新加坡的鹏瑞利迅速行动,当天就递交申请。

这家以“医疗健康 + 房地产” 双轮驱动的狠角色,曾长期以房地产收入为核心。然而过去五年间,医疗健康业务在集团总收入中的占比从21%一路飙升至56%,曾经的地产大佬,实现了蜕变!

目前,鹏瑞利手里握着超过2.5万张医疗养老床位——1.6万张已经在用,剩下9000多张也在筹备,光中国就铺了15个城市。

更重要的是,它在中国搞出了第一个民营综合医疗生态圈:一边靠医生合作搭医疗平台,一边做国内顶尖的私营养老,从综合医院到认知障碍护理院,全链条覆盖。

在中国布局的七大TOD项目全挨着高铁站,天津、成都、昆明等项目都以医疗健康为核心:

成都项目:投资100亿,建筑规模170万方

西安项目:投资85亿,建筑规模95万方

天津项目:投资50亿,建筑规模32万方

昆明项目:投资40亿,建筑规模56万方

重庆项目:投资32亿,建筑规模22.4万方

不过,此次100亿重金打造的白云国际医养城,堪称所有项目里的“重头戏”!

首先,它的运营模式够“集中。从规划到运营管理,全由白云区属国资会和鹏瑞利一起成立的合资平台一把抓。还专门设了产业基金,不瞎花钱:要么搞园区建设,要么孵那些刚起步的医药公司。这种“政企搭台+基金输血”的模式,从根上就避免了内耗,稳得很。

其次,建设节奏够“扎实”。项目总投资100亿,规划建设100万平方米。首期项目白云鹏瑞利国际医院,10.6万平方米的面积,10亿的投资,明年底就能运营。也就是说,最快明年,华南地区就能多一个能提供国际化多学科协作医疗服务的“标杆”。

项目效果图

二期计划2028年底建成,19万平方米的开发面积,要做亚太领先的CCRC生命健康社区;三期会盯着肿瘤治疗、干细胞科研这些高精尖领域,搞中西医结合;四期直接对标全球,引进欧美和亚洲的顶级医疗集团......

一步一步从规模化做到生态化、高附加值,最后要成驱动产业的核心引擎,这样的能级确实不容小觑。

02

白云的底气

现在外资招商有多难?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692.3亿元,同比降10.8%,虽3月单月增速回升到13.2%,但跟2023年同期的4084.5亿、2022年的3798.7亿比,差距明显,只比2020年疫情初期高一点。

但白云区成绩亮眼,上半年白云区外贸进出口总值528.7亿元,同比大涨42.9%,增速全市第一;其中出口433.2亿元,增37.8%,进口95.5亿元,增71.7%。

白云区凭啥逆势增长?而且中国能做医养项目的城市不少,鹏瑞利为啥偏偏把最大的项目放在白云区?

老板潘锡源说得实在:“我们将和白云区一起整合资源,构建‘医、研、康、养、商’融合发展的国际健康产业生态圈而白云,刚好能满足这个目标的所有需求。

首先,白云有两个关键枢纽:白云国际机场和白云站。白云机场航线遍布全球,而从机场到白云站,开车只要30分钟;白云站本身是亚洲最大的铁路枢纽站之一,“高铁+地铁+城际”的立体交通网已经成型,1小时能畅达大湾区所有城市,3小时就能辐射东南亚。对做国际医疗的项目来说,交通便利意味着全球的患者来就诊不用折腾,全球的专家来交流不用耽误时间,全球的设备和物资进来效率更高。

医疗资源也够硬。广州的肿瘤科、心血管科本来就排世界前列,更难得的是中医厉害,能搞“中西医结合”。“通过中西医结合,我们能打造特色康复医院,这对海内外客人都有吸引力”,患者在这既能用国际前沿技术治肿瘤,又能靠中医调理身体,加快康复,这种“组合拳”打造了差异化优势。

营商环境很靠谱从第一次跟政府接触到首期动工,不到两年——这个速度,很多城市想都不敢想。潘锡源也很感慨:“各级政府都主动帮我们解决问题,没让项目卡过壳。”对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钱。审批不拖沓、问题有人管,比任何口头承诺都管用。

最后是市场大、基础好,不用“开荒”。白云区是广州的主城区,医养城所在的地块有1.2平方公里,计划建100万平方米的建筑,而周边的基础设施都是现成的,拿地就能开工。同时大湾区有1.1亿多常住人口,还有香港的高端消费群体,不管是日常医疗,还是高端康养,都有市场需求。加上广州气候舒适、美食多,病人在这看病、康复,体验感也好——这些加起来,白云自然成了鹏瑞利的“最优解”。

03

不止医养城

100亿建个医养城,不就是多了个高端医疗配套?其实没这么简单。

白云国际医养城一旦建成,首先会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世界级医疗健康创新区”——这张名片一亮出来,必然会吸引更多高端医疗人才、生物医药企业的集聚,带动白云生物医药、健康服务等产业的发展,甚至能形成一个新的产业增长极。

而白云区最近刚出台了《广州市白云区促进外商投资合作伙伴激励计划实施办法》,里面有两个关键政策:“免申即享”和最高1000万元的单项奖励。

白云区“借势发力”的信号很明显,它正在告诉全球的投资者:白云有好项目、有好政策、有好环境,来这里投资能赚钱、能发展。

而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医养城只是白云区产业升级的一个缩影。

以新能源领域为例,华为广州研发中心项目于2020年9月在白云区注册了华为电动技术有限公司,聚焦新能源汽车“三电”(电机、电池、电控)板块开展研发。

这一布局释放出重要信号:具备强大创新能力的产业领军企业与科研机构正不断向白云区集聚。

氢能方面,云韬氢能牵头组建的创新联合体,研发出国产化燃料电池系统“领航一号”及整车,投运超160台燃料电池汽车;太阳能领域,菲利斯光伏产品出口100多个国家;天然气发电领域,总投资27亿元的恒运项目正全面建设,投产后年供清洁电力超32亿千瓦时,助力能源结构优化......

白云区并不只盯着一个领域,而是在AI、生物医药、新能源储能这些赛道持续发力,最终形成一个“多点开花、互相支撑”的产业生态。

鹏瑞利百亿重仓白云,证明不是外资不愿来,是需要能级匹配的项目、可持续的生态。而对白云来说,接下来怎么把单个项目的吸引力,变成持续的外资集聚力,才是更长远的事。

白云区的这盘棋才刚开始。

来源:包不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