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月饼配料中的高风险添加剂清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5 14:28 1

摘要:中秋将至,月饼成为餐桌上的应节食品。无论是莲蓉、五仁,还是各种创新口味,琳琅满目的月饼让人眼花缭乱。然而,月饼口感背后的秘密,往往藏在那份不起眼的配料表里。为了延长保质期、保持口感、提升卖相,不少月饼会加入各类食品添加剂。但其中部分添加剂已被研究证实存在健康隐

中秋将至,月饼成为餐桌上的应节食品。无论是莲蓉、五仁,还是各种创新口味,琳琅满目的月饼让人眼花缭乱。然而,月饼口感背后的秘密,往往藏在那份不起眼的配料表里。为了延长保质期、保持口感、提升卖相,不少月饼会加入各类食品添加剂。但其中部分添加剂已被研究证实存在健康隐患,甚至有致癌风险。

下面,就为大家梳理一份常见月饼配料中的高风险添加剂清单,帮助消费者在选购时做到心中有数。

一、常见于馅料中的添加剂

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
用途:常用于防止油脂氧化、延长保质期。风险:研究表明,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导致 肝肾损伤、基因毒性和潜在致癌风险。日本等国家已禁止使用。焦亚硫酸钠
用途:防腐、抗氧化,常见于果脯馅、蜜饯类馅料。风险:可引发 过敏反应、呼吸道刺激,长期大量摄入可能导致 DNA损伤。哮喘儿童尤其敏感。苯甲酸钠
用途:常见防腐剂,用于控制月饼馅料的微生物生长。风险:在高温环境下可能与维生素C反应生成 苯(已知致癌物)。

二、用于外皮或加工环节的添加剂

铝含量膨松剂(如明矾)
用途:改善饼皮结构,使口感更酥脆。风险:长期摄入 铝超标,可能影响儿童智力发育,增加老年人 神经退行性疾病风险。合成色素(如柠檬黄、胭脂红、日落黄等)
用途:提升月饼外观,使颜色更鲜亮诱人。风险:部分色素被证实与 儿童多动症、过敏反应、潜在致癌风险 相关。反式脂肪酸(氢化植物油)
用途:增加月饼口感和保质期。风险:长期摄入增加 心脑血管疾病、肥胖和癌症风险。

三、隐藏在“健康月饼”里的陷阱

近年来,市面上流行“低糖月饼”“无糖月饼”“健康月饼”。但很多所谓的“无糖月饼”,其实只是 以代糖替代蔗糖

阿斯巴甜
用途:常见人工甜味剂,标注为“低糖”或“无糖”。风险: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其列为“可能致癌物”,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对代谢和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安赛蜜(Acesulfame-K)
用途:甜味强,常与阿斯巴甜混合使用。风险:部分动物实验提示其与 致癌性 存在潜在关联。

四、消费者如何避坑?

看清配料表
按照法规,配料表成分排列顺序越靠前,含量越高。如果防腐剂、膨松剂、色素等高风险添加剂出现在前三行,就要格外谨慎。少买“保质期过长”的月饼
传统月饼若能保存数月甚至半年,往往依赖较多防腐剂。优先选择 新鲜现做 或 短保质期 的产品。关注人群差异
儿童、孕妇、老人等敏感人群,应尽量避免含有合成色素、防腐剂和高风险甜味剂的月饼。借助工具筛选
扫一扫包装条码,就能看到月饼的安全等级;一键解读配料表,明确哪些添加剂存在风险;针对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给出个性化提示。复杂的化学名词很难快速理解。这时可以借助 「知了-码上查」APP:

结语

中秋吃月饼是传统习俗,但美味不应以健康为代价。特丁基对苯二酚、焦亚硫酸钠、苯甲酸钠、合成色素……这些名字看似陌生,却可能对身体造成长期负担。与其在节后担忧身体健康,不如在购买时谨慎选择。

月饼虽好,挑选有道。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就是我们自己看懂配料表的眼睛。

来源:知了码上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