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场关于预制菜的争论正在席卷餐饮界。9月10日。罗永浩发博吐槽西贝。“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瞬间引爆全网。五天后。西贝强势回应。公布全部13道菜品制作流程。开放全国370家门店后厨。胖东来于东来两度发声力挺。罗永浩坚持推动知情权立法。这场争论。早已超出
预制菜风波骤起 西贝公开后厨 于东来罗永浩隔空对话
一场关于预制菜的争论正在席卷餐饮界。9月10日。罗永浩发博吐槽西贝。“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瞬间引爆全网。五天后。西贝强势回应。公布全部13道菜品制作流程。开放全国370家门店后厨。胖东来于东来两度发声力挺。罗永浩坚持推动知情权立法。这场争论。早已超出两家企业的范畴。它关乎整个餐饮行业的透明未来。
🔥 风波起源:一条微博引发的行业地震
2025年9月10日下午4点55分。罗永浩发布了一条微博。“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太恶心了”。他一行五人。在北京西贝中粮祥云小镇店消费了830元。点了16道菜和2碗米饭。包括牛肉土豆条(双份)、一把羊肉串配现烤馕(双份)等。这条微博。像一颗炸弹。投向了沉寂的餐饮业。
📊 西贝反击:13道菜的制作流程全公开
西贝没有沉默。9月12日。西贝发布《致顾客的一封信》。坚决反对罗永浩的“不实指责”。他们做了两件极其大胆的事。第一。公布了罗永浩所点13道菜品的“作业指导书”。从草原嫩烤羊排到葱香烤鱼。详细展示了每道菜从切配到出餐的全过程。第二。宣布向全社会开放后厨。顾客只需穿戴好防护服装。即可在就餐时参观后厨。不仅如此。西贝还将开放其央厨工厂、草原牧场等源头基地。这波操作。堪称餐饮透明化的极致示范。
🏭 现场直击:后厨究竟发生了什么?
记者实地探访了西贝北京门店。后厨一片忙碌。厨师现场炒制胡麻油炒鸡蛋。打蛋、下锅、调味一气呵成。烤馕的面团由中央厨房提供。但揉面、定型、烤制全在门店完成。厨师长强调:“葱香烤鱼需要门店二次切配和调味。并非成品直接加热”。羊排、牛肉等部分食材经洗净、切块、速冻预处理。但所有核心烹饪环节均在门店完成。这符合贾国龙的解释:“预加工不是预制菜”。
📑 定义之争:国家标准与大众认知的鸿沟
争议的核心。是对“预制菜”的定义分歧。2024年3月。国家六部门联合发布的《通知》明确了预制菜范围: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的预包装菜肴。关键点在于: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仅经清洗、分切等简单加工的净菜属食用农产品。西贝坚称其操作符合国家标准。然而在公众认知中。“预制菜”几乎等同于“加热即食的成品菜”。这道认知鸿沟。正是此次事件的矛盾根源。
🤝 大佬站队:于东来的力挺与罗永浩的坚持
9月12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首次发声:“任何事没有完美……感谢西贝、海底捞等品牌企业”。他解释力挺理由:“做一个不错的企业太不容易了!可促使企业改进完善。但不能让企业家灰了心”。三日后他再次肯定西贝:“相信他们会改的”。希望人们理性理解帮助企业。另一方面。罗永浩直播重申诉求:“不是打西贝。而是推动预制菜行业透明化。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他甚至回应于东来:“希望您不要被损友误导”。两位企业家的隔空对话。展现了截然不同的价值观碰撞。
🔮 未来之路:餐饮透明化已成必然趋势
这场风波。无论结局如何。都已深刻影响餐饮行业。西贝开放后厨的举措。设立了新的透明度标杆。罗永浩推动的知情权立法倡议。反映了消费者的普遍诉求。科技在餐饮中的应用无可回避——中央厨房、预加工、标准化工艺是规模化的基石。但未来的竞争关键。在于如何用科技提升效率的同时。不牺牲食物的“锅气”与消费者的信任。透明。或许是唯一的解药。
消费者要的其实很简单:吃得明白。吃得安心。无论是不是预制菜。
来源:下弦Y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