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明和别人一样努力,为什么结果总是差强人意?看到同龄人事业有成,自己却还在原地踏步?其实,拉开人与人差距的,往往不是表面的勤奋,而是深藏不露的三种核心能力。
你有没有这样的困惑?
明明和别人一样努力,为什么结果总是差强人意?看到同龄人事业有成,自己却还在原地踏步?其实,拉开人与人差距的,往往不是表面的勤奋,而是深藏不露的三种核心能力。
知名作家刘墉在谈到儿子刘轩的成功时,透露了一个简单却深刻的道理:"培养底层能力,优秀就会水到渠成。"这句话看似平常,却道破了成功的本质。
那么,究竟什么是底层能力?
经过多年观察,我发现真正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是这三个层次的能力:第一层是动手能力,第二层是思考能力,第三层是心理韧性。这三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第一重境界:想到就做的行动派
在移动互联网刚兴起时,我认识一个特别喜欢逛论坛的朋友。当大家都在讨论"公众号会不会火"的时候,他已经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下一个风口。
猜猜后来发生了什么?
当别人都在观望时,他已经注册了账号;当别人还在讨论时,他已经开始写文章;当别人终于决定要做时,他已经积累了第一批粉丝。
这让我想起一个真实的创业故事。有个年轻人发现车载冰箱里的饮料总是乱晃,市面上却找不到合适的固定装置。一般人可能就抱怨几句完事,但这个90后小伙却看到了商机:
连夜画出设计草图
第二天就联系厂家
一周内完成样品测试
一个月产品就上市了
**结果令人惊叹:**这个看似简单的小发明,在五个月内为他带来了百万收入。而整个过程,从灵光一现到产品上市,只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
硅谷创业教父彼得·蒂尔说过:“执行力比创意更重要,因为好想法到处都是,能把想法变成现实的人却很少。”
行动力自测:
你最近有什么好想法?
为这个想法做了什么准备?
预计什么时候迈出第一步?
第二重境界:深度思考的破局者
在浙江义乌,有个做小家电批发的商人叫老王。和当地成千上万的同行一样,他也是什么家电都卖,生意不温不火。
转机出现在什么时候?
当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客户要选择我而不是别人?经过深入分析,他做了一个让同行笑话的决定:砍掉90%的产品线,专攻电热毯。
这个决定带来了什么变化?
从普通批发商变成电热毯专家
客户主动找上门来
有精力研发新产品
一年内成为区域龙头
这就是认知升级的力量!同样的市场环境下,能看透本质的人总能找到突破口。
认知提升的三个阶段:
看表象:只关注眼前现象
看本质:发现内在规律
看系统:把握整体关联
第三重境界:百折不挠的长期主义者
著名投资人张磊在《价值》一书中提出:判断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要看他的"心力"。什么是心力?就是面对困难时的心理韧性。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谈到写作时说过:"才华固然重要,但能坚持到最后的人,靠的不是才华,而是韧性。"他见过太多有天赋的作家:
遇到差评就放弃
销量不好就转行
受不了创作的孤独
在我们公司也有类似的故事。曾经有几位很有潜力的主播:
数据波动就焦虑
被批评就情绪低落
遇到困难就想辞职
只有小李不一样。她从地方台来到新媒体,经历了:
初期无人问津
中期遭遇质疑
现在成为顶流
她的秘诀很简单:把每个困难都当作成长的机会。
心力培养的三个方法:
建立成长型思维
设置合理预期
培养抗压习惯
人生如登山,装备决定能登多高
如果把人生比作登山:
执行力是登山鞋 - 让你开始攀登
认知力是登山杖 - 帮你选择路线
心力是氧气瓶 - 决定能登多高
现在,让我们做个自我评估:
你现在的"登山装备"如何?
最需要加强的是哪个部分?
准备如何提升?
记住:成功的路上其实人不多,因为大多数人都停在了半山腰。当你觉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其实已经超越了90%的人。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顶级的心力,加上深度的认知,配合果断的执行,这样的组合,想不成功都难!
来源:白云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