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姑娘赶海捡到“海鲜黄金”:200多斤能卖13万,比帝王蟹贵2倍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5 11:41 1

摘要:杭州萧山姑娘小周(化名)赶海20多年,从没想过一次普通的“捡贝壳”,会让她撞上“天降横财”——今年9月台风过后,她在钱塘江入海口的岩石滩上,发现了密密麻麻挂在石缝里的“怪爪子”,足足装了200多斤。直到做海鲜批发生意的表哥看到照片,惊呼“这是鹅颈藤壶,比帝王蟹

杭州萧山姑娘小周(化名)赶海20多年,从没想过一次普通的“捡贝壳”,会让她撞上“天降横财”——今年9月台风过后,她在钱塘江入海口的岩石滩上,发现了密密麻麻挂在石缝里的“怪爪子”,足足装了200多斤。直到做海鲜批发生意的表哥看到照片,惊呼“这是鹅颈藤壶,比帝王蟹还贵!”,她才知道自己捡的不是普通“小海螺”,而是每斤能卖650元的“海鲜软黄金”。

一、赶海遇“奇物”:岩石缝里的“小爪子”,竟是高价货

9月10日,台风“梅花”过后,小周像往常一样去钱塘江南岸的岩石滩赶海,原本想捡点小螃蟹、花蛤给家人加餐。走到一处被海浪冲刷的礁石区时,她发现岩石缝里挂满了“奇怪的生物”——身体像褐色的管子,顶端伸出几瓣“小爪子”,摸起来硬邦邦的,有点像缩小版的“海鸡脚”。

“以前只见过普通藤壶,贴在石头上平平的,这种带‘爪子’的从来没见过。”小周一开始以为是“没人要的杂螺”,但看着数量多,又觉得“长得特别”,就随手装了几袋,最后称重竟有210斤。回家后她发了条朋友圈“赶海捡了堆怪东西,有人认识吗?”,没过多久,做海鲜生意的表哥就打来电话,语气激动:“你在哪捡的?这是鹅颈藤壶,我们拿货都要600多一斤,比帝王蟹贵两倍!”

小周赶紧翻出表哥发来的资料:原来这东西俗称“鬼爪螺”“海鸡脚”,是潮间带的珍稀海鲜,因外形像爪子、肉质紧实如鲍鱼肉,被称作“海鲜中的鱼子酱”,在广东、福建的高端餐厅里,一份鹅颈藤壶料理能卖到300多元,还常常断货。

二、为什么这么贵?比帝王蟹贵2倍的“硬核原因”

“帝王蟹我们拿货250-300元/斤,这鹅颈藤壶至少650元/斤,好品相的能卖到800元,贵就贵在‘难采+稀有’。”小周的表哥给她算了笔账:210斤鹅颈藤壶,按650元/斤算,总价值能到13.65万,“相当于你赶一次海,赚了别人大半年工资”。

鹅颈藤壶的“高价密码”,藏在它的生长和采摘里:

1. 生长环境苛刻:只附着在海浪冲击力强的岩石上,每天要经历两次涨潮退潮,能耐受盐度、温度的剧烈变化,普通海域根本长不了。钱塘江入海口因为台风后洋流变化,才意外带来了幼虫,属于“20年难遇”的情况;

2. 采摘风险极高:采鹅颈藤壶要在退潮的1-2小时窗口期内,踩着湿滑的岩石攀爬,稍不注意就会被海浪卷走。福建、浙江的专业采摘工,一天最多采20斤,还得靠“绳命”换,人工成本比采帝王蟹还高;

3. 口感稀缺:煮熟的鹅颈藤壶,“爪子”部分肉质弹嫩,带着海水的鲜甜,没有普通海鲜的腥味,无论是白灼还是煮粥,都能吃出“高级感”。高端餐厅里,一份800克的白灼鹅颈藤壶能卖688元,仍供不应求。

三、20年难遇的“馈赠”:杭州为何会出现鹅颈藤壶?

“我赶海20多年,钱塘江周边从没见过这么多鹅颈藤壶,这次能捡到,全靠台风后的洋流。”小周的经历,也让当地海洋专家觉得“罕见”。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的王工程师解释:鹅颈藤壶的幼虫通常生活在外海,靠洋流传播。这次台风“梅花”过后,外海的洋流携带大量幼虫,涌入钱塘江入海口;而这里的岩石滩没有工业污染,盐度、水温刚好适合幼虫附着生长,才形成了“扎堆”的景象。“这种情况非常偶然,过去20年里,杭州沿海只记录过3次零星的鹅颈藤壶,像这次200多斤的规模,还是第一次见。”

不过王工程师也提醒:虽然这次鹅颈藤壶数量多,但野生种群仍属于“稀缺资源”,且生长周期长(从幼虫到成体要1-2年),过度采摘会影响后续繁殖,“建议留一部分让它们自然生长,也给生态留余地”。

四、专家提醒:捡野生海鲜,这2点要注意

小周最后把180斤鹅颈藤壶卖给了表哥,留了30斤给家人和邻居尝鲜,“煮了白灼的,咬起来QQ的,鲜得不用放盐,难怪这么贵”。不过她也坦言,要是早知道这东西这么值钱,当时会更小心地采摘,避免破坏岩石上的幼体。

针对这次“赶海捡黄金”的事件,专家也给出了2点重要提醒:

1. 注意安全与污染:野生鹅颈藤壶生长在潮间带,采摘时要提前查好潮汐表,避免被涨潮困在礁石上;同时要观察生长环境,远离工业排污口,防止重金属污染,食用前最好用清水浸泡2小时,吐净泥沙;

2. 遵守捕捞规定:根据《浙江省渔业管理条例》,部分海域的野生贝类、甲壳类生物受保护,或需要捕捞许可。建议捡到稀有海鲜后,先联系当地渔业部门确认,避免违规采摘,影响生态。

小周的经历,让很多人感慨“原来赶海也能捡到‘软黄金’”。但更难得的是,她在知道价值后,主动留了部分藤壶让其生长——毕竟,这种20年难遇的自然馈赠,既要懂得珍惜,更要学会守护,才能让“海鲜黄金”真正留在这片海域里。

来源:陈姐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