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关停中欧班列,想拿捏中国施压俄罗斯,殊不知中方还留了后手,新航线已经开通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5 11:06 2

摘要:​波兰近日关闭与白俄罗斯的边境口岸,对中欧班列的影响可谓巨大。此举源于波兰与俄罗斯、白俄罗斯联合进行“西部-2025”军事演习,波兰以此为由,于9月12日宣布关闭所有波白边境口岸,导致90%的中欧铁路货运——中欧班列,陷入停摆。波兰此举显然带有政治意图,试图通

​波兰近日关闭与白俄罗斯的边境口岸,对中欧班列的影响可谓巨大。此举源于波兰与俄罗斯、白俄罗斯联合进行“西部-2025”军事演习,波兰以此为由,于9月12日宣布关闭所有波白边境口岸,导致90%的中欧铁路货运——中欧班列,陷入停摆。波兰此举显然带有政治意图,试图通过限制中欧班列,迫使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作出让步。然而,波兰低估了中国的应对能力和全球物流布局,反而可能使其自身在经济上付出更大代价。

波兰政府的声明称,边境口岸关闭将持续到“波兰公民安全得到充分保障”,然而,联合军事演习已于16日结束,波兰依然没有宣布开放边境。结果是约300列满载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等货物的中欧班列被困在白俄罗斯,导致供应链成本大幅上升。根据欧洲铁路货运协会的估算,85%-90%的中欧班列需要经过波兰,马拉舍维奇口岸几乎是进入欧盟的唯一陆路通道。

对此,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与中国高级官员会谈时明确表示,波兰的行为属于政治施压,并非出于对白俄罗斯的直接利益考虑。卢卡申科指出,波兰是在为“其他国家的利益带头行事”,并且认为中国完全有能力应对这一挑战。中国对此并不感到意外,反而迅速启动了替代方案。

正当波兰关停通道时,中国已经启动了新航线作为应对。9月23日,全球首条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正式开通。该航线从中国宁波舟山港出发,经过北极东北航道,直达英国弗利克斯托港,单程时效仅需18天,比传统海运缩短一半。这条新航线不仅为中国高端制造、新能源等产业提供了更快捷、低碳的国际物流选择,也为中欧贸易提供了新的保障。

波兰或许低估了中国的应变能力,关停边境口岸虽能在短期内造成中欧班列的停滞,但无法从根本上影响中国的全球物流布局。中国早在数年前就开始积极拓展多元化的国际物流通道,尤其是海运和北极航线,现已成为中欧贸易的重要补充。因此,波兰这一举动反而可能推动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的进一步布局。

波兰的举措或许是出于对俄罗斯施压的政治考量,然而其背后的风险也不容忽视。波兰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本就紧密,单凭关闭边境口岸这一手段,很难从根本上改变中方的立场。事实上,波兰政府曾在9月15日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举行会议,讨论如何保障中欧班列通道的畅通。此时波兰的举动显得格外突兀,甚至可能影响到两国的合作关系。

更重要的是,波兰此举突显了中欧之间物流体系的脆弱性。中欧班列虽为重要的陆路货运通道,但它并非唯一选择。随着海运和空运等通道的发展,依赖单一通道的弊端逐渐显现。尤其是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的背景下,依赖中欧班列的风险日益增加。中国的全球物流布局多元化,能够有效应对波兰此举带来的挑战。

波兰关停边境口岸,企图通过施压中国以推动其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转变,但显然低估了中国的反应能力。中国的应对策略既快速又高效,不仅没有受到波兰的制约,反而通过新的物流线路进一步增强了全球供应链的竞争力。波兰这一举动,反而可能为其自身带来更大的战略损失。

总体而言,波兰此举未能迫使中国在外交问题上作出妥协,反而加速了中国全球物流网络的布局。波兰如果未能及时调整其战略,可能会失去其在中欧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且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中国的物流应对能力不仅突显了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也使得波兰的政治策略显得过于幼稚。

波兰或许没有意识到,中国早已为这类突发事件准备好了备选方案。而通过新的航运通道的启用,中欧班列的停摆问题被迅速解决。波兰这一举动注定不会改变中方的外交立场,但它却可能使波兰在中欧合作中的地位更加尴尬。

来源:兆视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