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2025云栖大会正式登场。阿里CEO、阿里云智能CEO吴泳铭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已是确定性事件,但这只是起点,终极目标是发展出能自我迭代、全面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ASI。
作者:龚进辉
昨天,2025云栖大会正式登场。阿里CEO、阿里云智能CEO吴泳铭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已是确定性事件,但这只是起点,终极目标是发展出能自我迭代、全面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ASI。
他首次系统性阐述了通往ASI的三阶段演进路线:智能涌现、自主行动、自我迭代。其中,目前行业正处于第二阶段,即AI掌握工具使用和编程能力以“辅助人”。长远来看,迈向第三阶段指日可待,即AI通过连接物理世界并实现自学习,最终实现“超越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阿里云将全力打造成为“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通过两大核心路径实施AI战略:第一,通义千问坚定开源开放路线,致力于打造“AI时代的Android”;其二,构建作为“下一代计算机”的超级AI云,为全球提供智能算力网络。
而支撑AI战略落地最好的方式无疑是重投入。吴泳铭表示,阿里正在积极推进三年3800亿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将会持续追加更大的投入。根据远期规划,为了迎接ASI时代的到来,对比2022年这个GenAI的元年,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
与吴泳铭为阿里云的未来定调偏宏观不同,阿里云CTO周靖人带来的年度云与AI全栈技术发布更具象化。他一口气发布七款大模型技术产品,覆盖语言、语音、视觉、多模态、代码等模型领域,在模型智能水平、Agent工具调用以及Coding能力、深度推理、多模态等方面均实现突破。具体来看:
1、通义旗舰大模型Qwen3-Max正式亮相,参数超万亿,预训练数据达36T,性能跻身全球前三,在SWE-Bench和Tau2-Bench测试中表现领先。同时,Qwen3-Max推理模型在AIME 25和HMMT数学测试中均获满分,为国内首次。
2、发布下一代架构Qwen3-Next,80B模型总参数仅激活3B,即可媲美235B模型,训练成本降低超90%,长文本推理吞吐提升10倍以上。
3、Qwen3-Coder升级后与Qwen Code、Claude Code联合训练,代码生成、安全性和推理速度显著提升,开源后API调用量激增。
4、视觉模型Qwen3-VL开源,在32项测评中超越Gemini 2.5-Pro和GPT-5,支持百万token上下文、2小时视频理解及3D检测。
5、全模态模型Qwen3-Omni实现音视频32项SOTA,首次在混合训练中保持各模态性能稳定,支持个性化角色设定。
6、通义万相Wan2.5-preview支持文生视频、图生视频等,实现音画同步,视频时长提升至10秒,支持1080P高清生成。
7、新增语音大模型通义百聆,包含Fun-ASR(语音识别)和Fun-CosyVoice(语音合成),适配多行业场景。
整体来看,通义大模型家族覆盖从0.5B到超万亿参数共三百个模型,自2023年开源第一款模型以来,全球下载超6亿次,衍生模型超17万个,服务客户超百万。沙利文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通义位列中国企业级大模型调用市场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云之所以喜提“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这一全新定位,与其重磅升级全栈AI体系不无关系,实现从AI大模型到AI基础设施的技术更新,为其抢占新一轮智能革命的风口奠定坚实基础。
事实上,阿里云围绕AI进行了软硬全栈的协同优化和系统创新,已初步形成以通义为核心的操作系统和以超级AI云为核心的下一代计算机。过去一年,阿里云AI算力增长超5倍,AI存力增长4倍多。
在2025云栖大会现场,全面升级的阿里云AI基础设施重磅亮相,全面展示了阿里云从底层芯片、超节点服务器、高性能网络、分布式存储、智算集群到人工智能平台、模型训练推理服务的全栈AI技术能力。其中,全新一代磐久128超节点AI服务器的亮相尤为引人注目,它是由阿里云自主研发设计,具备高密度、高性能和高可用的核心优势,可高效支持多种AI芯片。
吴泳铭还透露,阿里云正在全力打造一台全新的AI超级计算机,“它同时拥有最领先的AI基础设施和最领先的模型,两者可以在产品设计和运行架构上高度协同,从而确保在阿里云上调用和训练通义千问模型时,能达到最高效率。”不得不说,阿里云这波秀肌肉操作满分,直接带动股价创四年新高,“木头姐”更是时隔四年再度买入。
坚实的投入、清晰的路径、能打的产品,阿里云正在全力推动AI战略落地,确保其在AI时代继续保持领先优势,也为阿里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换言之,从现有迹象来看,阿里云乃至整个阿里,都比过去迎来更多利好,以自信从容的姿态稳步向前,未来可期!
来源:龚进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