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让带他进项目组,进来就挖我墙角,我三步反制送他出局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4 05:44 1

摘要:周一早上的茶水间,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廉价速溶咖啡和打印机墨粉混合的焦灼气味。

周一早上的茶水间,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廉价速溶咖啡和打印机墨粉混合的焦灼气味。

张浩端着马克杯凑过来,杯子上印着“努力到无能为力”,和他脸上那副“松弛感”十足的笑容格格不入。

“微微,忙着呢?”

我点点头,眼皮都没抬,等着咖啡机发出最后一声呻吟。

“听说公司新签的那个‘屿风咖啡’的项目,王总交给你了?恭喜啊,这可是今年的重点盘子。”他语气里的热络,像开水一样往外冒。

“嗯,刚接手,头都大了。”我客气地回了一句。

他把杯子往我旁边一放,压低了声音,像分享什么秘密:“微微,你看……我最近手上这个项目快收尾了,没什么挑战。要不,你跟王总说一声,把我调进你项目组呗?”

我手里的咖啡差点洒出来。

“咱俩谁跟谁啊,当年一起进公司的,你忘了我帮你扛过多少次锅了?现在你出头了,拉兄弟一把嘛。”

他说的“扛锅”,是指有一次他做错了数据,我通宵帮他重新核对修改,才没耽误第二天的汇报。

这人情债,他记得倒清楚。

我心里一百个不情愿。张浩这人,能力是有一些,但心思太活,说难听点,就是功利心太重,总想走捷捷径。

“屿风咖啡”这个项目,客户创始人是个有情怀的实干家,最烦的就是花里胡哨的东西。张浩的风格,跟他八字不合。

“我这组里人已经满了,而且……项目前期规划我都做得差不多了。”我委婉地拒绝。

他立刻摆出一副受伤的表情,眼睛无辜地望着我:“微微,你是不是信不过我?我保证,就进去给你打下手,绝不抢功。我就是想学学东西,不然在公司都要待废了。”

他那样子,让我想起老家巷子里那只总来蹭吃蹭喝的流浪猫,喂它一次,它就天天蹲你家门口,用那种可怜巴巴的眼神瞅你,让你觉得自己不喂它就是一种罪过。

我最吃不了这一套。

心里叹了口气,想着多一个人分担点执行的活也好,毕竟项目周期只有三个月,预算两百万,从品牌定位到线上线下全渠道推广,我一个人确实有点吃力。

“行吧,我跟王总提一下。不过说好了,你进来主要负责执行层面,策略和客户对接这块,别插手。”我把丑话说在了前头。

“没问题!微微你放心,我绝对是你最得力的左膀右臂!”他笑得像朵花,拍着胸脯保证。

我请了尊佛进来,却不知是来普渡我,还是来超度我。

第二天,王总果然找我谈话,问我是不是真的需要加人。

看着他那双洞悉一切的眼睛,我把准备好的说辞咽了回去,实话实说:“张浩自己找的我,我看在老同事份上,想着执行层面的确缺人手。”

王总点点头,没多说什么,只留下一句:“林微,你是项目第一负责人,用人失察的责任,你得自己担。”

我心里一沉,知道这事没那么简单了。

张浩进组的第一天,就给我送上了一份“大礼”。

下午的启动会上,我刚把项目整体策略讲完,他清了清嗓子,没等我点名,就站了起来。

“林微姐的方案非常稳健,但我有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

他一开口,就把我放在了“稳健”这个听着像夸奖,实则暗指“保守”的架子上。

“我认为,‘屿风咖啡’主打的是年轻消费群体,我们的打法应该更激进一点。比如,直接找头部网红搞一场全网直播,把两百万预算的大头都砸进去,一炮打响。”

我看着他,会议室的空调开得很足,我的后背却有点发凉。

这个提议,听起来很美,但完全脱离了客户的实际需求。屿风咖啡的李总,反复强调过,他们要的是长期的品牌价值,而不是一时的流量泡沫。

我还没开口,团队里刚毕业的小雅就举手问:“浩哥,那万一头部网红的数据有水分,或者直播翻车了,我们的预算不就打水漂了吗?后续的渠道铺设和内容营销怎么办?”

张浩显然没料到会有人当面质疑,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小姑娘还是太年轻,现在这个时代,流量就是一切。我们做市场的,就要有赌性。”

我敲了敲桌子,打断了他:“张浩,你的想法很大胆,但我们服务的是客户,不是参加赌局。李总的要求很明确,稳扎稳打,品效合一。”

“这个提议,我们内部讨论过,已经否了。”

我话说得很直接,没给他留什么面子。

他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自然,坐下来说:“行,听林微姐的。”

会议室的气氛有点尴尬。

散会后,小雅凑到我身边,小声说:“微姐,我感觉那个张浩……有点怪怪的。”

我拍了拍她的肩膀:“没事,安心做你的事。”

但我心里清楚,这只是个开始。

一条饿了很久的狼,被放进了羊圈,它怎么可能安安分分地只吃草呢。

果然,没过两天,幺蛾子就来了。

周三下午,我正在跟设计敲定主视觉海报的细节,手机震了一下。

是屿风咖啡的李总发来的微信,一张截图。

点开一看,我的瞳孔瞬间收缩。

是张浩的微信头像,他私下加了李总。

聊天记录里,张浩的姿态放得极低,一口一个“李总您是前辈,得多指点我”,然后话锋一转,开始夹带私货。

“李总,上次会上林微姐那个方案,我觉得还是有点保守了。其实我有个想法,可以帮您把首批产品的预售量冲到五十万单,成本还能再压低百分之十。”

他把在会上被我否掉的那个“头部网红直播”的提议,包装了一下,又卖给了客户。

更恶心的是,他还加了一句:“当然,林微姐是项目总负责人,她考虑得比较全面,可能不太敢冒这个险。您也知道,女孩子嘛,求稳。”

我气得手都在抖。

这已经不是在挖我墙角了,这是想直接把我这堵墙给推了!

他不仅越级联系客户,还在背后诋毁我,甚至用上了性别歧视的话术。

李总在截图下面发了一句话:“林微,这是你团队的人?我不希望我的项目里,有两种声音。”

一股凉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客户的信任,是项目最宝贵的资产。张浩这一手,几乎要把这层薄薄的信任纸给捅破了。

我深呼吸,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现在冲过去找他对质?他只会说自己是“为了项目好”,一片好心。闹到王总那里,在没有造成实质性损失的情况下,顶多也就是个口头批评。

而我,却会落下一个“容不下人”“团队管理能力差”的名声。

不行,不能这么蠢。

我回复李总:“李总,非常抱歉给您带来困扰。这件事是我管理疏忽,我会立刻处理。请您放心,屿风项目所有正式的沟通,只会通过我这一个出口。后续的合作,也请以我发出的方案为准。”

然后,我把那张截图,默默地存进了手机里一个新建的文件夹,命名为“证据”。

职场上,善良若没有长出牙齿,那就是软弱。

第一步,我要做的不是反击,而是“守”。

我要让他继续表演,让他把所有的野心和手段都暴露在阳光下,而我,只需要做一个安静的观众,和勤劳的记录员。

我把张浩叫到我的工位旁。

他走过来的时候,脸上还带着那种人畜无害的笑容,仿佛私聊客户的人不是他。

“张浩,最近辛苦了。这样,为了让你能更好地发挥你的优势,我把KOL推广这一块,完全交给你负责。”

我指着项目计划书上的一块区域,语气平静。

“从筛选博主、商务谈判、内容脚本审核到最终的数据回收,你来做第一负责人。预算是三十万,下个月底之前,我要看到具体的执行方案和初步的合作意向名单。”

他眼睛一亮,显然没料到我不仅没追究,反而放权了。

“真的?微微你太信任我了!你放心,我保证给你做得漂漂亮亮的!”

“嗯,我相信你的能力。”我微笑着说,“不过,为了保证项目信息同步,你所有的对外沟通邮件,都需要抄送给我和小雅。另外,每周五下午,你要单独跟我汇报一次进度。”

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没问题!”

他以为我给了他一块可以建功立业的自留地,但他不知道,我给他的,是一个四面透明的玻璃房子。

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清晰地记录下来。

我给他设了两个明确的“量化指标”:三十万的预算,和下个月底的时间节点。

这是第一道锁。

而邮件抄送和每周汇报,是第二道锁。

做完这一切,我感觉心里那团火,暂时被理智的冰块压了下去。

游戏,现在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两周,张浩果然如鱼得水。

他每天都在疯狂地打电话、开视频会,和各种MCN机构、网红博主谈笑风生。

办公室里,总能听到他中气十足的声音。

“我们屿风咖啡,是今年最具潜力的消费品牌!”

“这次合作,是双赢!我们能给你们带来品牌背书,你们能给我们带来销量奇迹!”

他把自己当成了屿风咖啡的品牌总监,派头十足。

而他发给我的每一封邮件,也都抄送得整整齐齐。每周五的汇报,PPT做得花团锦簇,各种专业术语、行业黑话,一套一套的。

看上去,一切都毫无破绽。

小雅都忍不住跟我嘀咕:“微姐,这张浩……好像还真挺能干的。”

我笑了笑,没说话。

我知道,海面越是平静,水下的暗流可能越汹涌。

周五下午,又到了汇报时间。

张浩抱着笔记本电脑坐到我对面,打开他那份堪称艺术品的PPT。

“微姐,这周进展很大。我已经初步筛选出了一个头部博主,两个腰部博主,还有十个初级博主的合作矩阵。这是他们的报价单和粉丝数据,你看一下。”

他把一份表格递给我。

数据确实漂亮,粉丝量、互动率、预估转化率,每一个数字都像是被精心打磨过。

尤其是那个叫“奇奇爱吃喝”的头部博主,五百万粉丝,报价二十万,承诺保底销售额一百万。

看起来,是个性价比极高的选择。

“这个奇奇,你跟他本人聊过了吗?”我问。

“当然!聊得特别好,他对我们屿风咖啡的品牌理念非常认可,说一定要跟我们合作。”张浩一脸笃定。

“是吗?”我拿起桌上的座机,按了免提,然后当着他的面,拨通了“奇奇爱吃喝”所属MCN机构的公开联系电话。

电话接通了,一个甜美的女声响起:“您好,这里是星耀传媒。”

“你好,我咨询一下,我们是屿风咖啡,想跟贵公司的博主‘奇奇爱吃喝’进行商务合作,请问应该联系哪位?”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然后说:“不好意思,奇奇老师下半年的档期已经全部排满了,暂时不接新的商业合作了。”

我开了免提,张浩的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红色变成了白色,又从白色变成了青色。

我挂了电话,平静地看着他:“张浩,这就是你说的‘聊得特别好’?”

他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你给我的这份报价单,还有这些所谓的‘粉丝数据’,是从哪个第三方数据平台买来的野路子货吧?”

“你压根就没联系上人家M-C-N的官方渠道,对不对?”

我一句一句地问,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像钉子,钉在他惨白的脸上。

“我……我只是想先把方案做得好看一点,让您和客户放心……我后面肯定会去对接的!”他还在狡辩。

“做得好看?”我被他这种斗争逻辑气得直想笑,“张浩,这是项目,不是你的大学作业!三十万预算,是客户真金白银的钱!你拿一堆假数据来糊弄我,万一我真的信了你,拿着这份东西去跟客户汇报,你知道后果是什么吗?”

后果就是,我和整个团队,都会在客户面前信用破产。

这个项目,会立刻被判死刑。

他低着头,不说话了。

我把他的那份PPT和报价单,扔进了旁边的碎纸机。

刺耳的粉碎声,像是在给他那点小聪明举行葬礼。

“这份方案,推倒重来。下周五之前,我要看到一份基于真实沟通的、可执行的KOL名单和合作细则。每一个博主,我都要看到你和官方渠道的邮件或通话记录。”

“做不到,你就自己跟王总去申请退出项目。”

我下了最后通牒。

这是第二步,“攻”。

我没有直接把他造假的事情捅出去,而是给了他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让他自己体面地退出。

因为我知道,这种人,你一次性打不倒他,他就会像蟑螂一样,从别的缝隙里再爬出来恶心你。

我要的,是一击毙命。

他走的时候,脚步都是虚浮的。

我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没有一丝快感,只有一种深深的疲惫。

在职场里,做个好人,怎么就这么难呢?

你只想安安分分地把事情做好,却总有人想踩着你的肩膀往上爬,甚至想把你的梯子都给抽了。

那一刻,我突然有点理解王总当初那句“用人失察,责任自负”的深意了。

他不是在警告我,他是在提醒我,作为一个项目的负责人,不仅要对事负责,更要对人负责。对团队负责,也对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划清界限,承担起“清理门户”的责任。

我的善良,必须长出锋利的爪牙。

我以为,张浩会知难而退。

没想到,我还是低估了他的脸皮厚度和求生欲。

接下来的一周,他像是变了个人。

不再咋咋唬唬,而是每天埋头在工位上,疯狂地发邮件、打电话。

周五下午,他把一份全新的方案放在我桌上时,黑眼圈重得像被人打了一拳。

“微姐,这是新的方案。”他声音沙哑。

我打开一看,有点意外。

这份方案,虽然没有之前那份那么“华丽”,但每一项内容都扎实了很多。

他联系了二十多家MCN机构,拿到了十几个博主的真实报价和档期,还附上了详细的沟通记录和对方的合作要求。

虽然没有头部大V,但有几个垂直领域的中腰部博主,数据和调性都跟屿风咖啡很契合。

看得出来,他是真的下了苦功夫。

“嗯,这份比上一份强多了。”我客观地评价。

他似乎松了口气,露出一丝讨好的笑:“那……微姐,你看这个方案能过吗?”

“细节我再看看。你先去忙吧。”我没有立刻给他肯定的答复。

他走后,我把他的方案和我们团队自己找的渠道资源,做了一个交叉对比。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张浩给出的几个核心博主的报价,普遍比市场价高出15%-20%。

比如一个叫“咖啡探长”的美食博主,我们通过熟悉的渠道询价,单条视频报价是五万。而张浩的方案里,写的是六万。

其他几个博主,也都有类似的情况。

三十万的预算,按照他的方案走下来,至少有四五万块钱的差价,凭空蒸发了。

这些钱,去了哪里?

一个可怕的念头,从我脑海里冒了出来。

吃回扣。

这是行业里最令人不齿,也最隐秘的潜规则。

张浩,他不仅想抢我的功,还想利用这个项目,中饱私囊。

我的心脏怦怦直跳,这一次不是因为愤怒,而是因为一种接近真相的战栗。

我立刻给小雅发了条信息:“帮我个忙,你以一个虚拟的新消费品牌方的名义,去联系一下‘咖啡探长’的商务,就说想询价,看他报多少。”

小雅的效率很高,半小时后,一张报价截图就发了过来。

白纸黑字,清清楚楚:视频合作,五万元。

我把这张截图,和张浩方案里的六万元,并排放在电脑屏幕上。

铁证如山。

我没有立刻去找张浩,也没有去找王总。

因为我知道,他还留了后手。

他一定会说,这个高出来的价格,是包含了额外的推广资源,或者加急发布的“坑位费”。这种扯皮,很难在没有合同的情况下界定。

我需要一个让他无法辩驳的,决定性的证据。

一个能把他钉死在耻辱柱上的,实锤。

我盯着屏幕上的两个报价,脑子里飞速运转。

有了。

我拿起手机,拨通了屿风咖啡李总的电话。

“李总,您好,打扰了。关于KOL推广的事,我这边有了初步方案,但遇到一个小问题,想听听您的意见。”

“林微啊,你说。”李总的声音很沉稳。

“我们团队现在筛选出两位非常合适的博主,一位是‘咖啡探长’,另一位是‘阿卓的日常’。两位的数据和风格都很符合我们的要求,但报价上有点差异。”

我顿了顿,继续说:“‘咖啡探长’的报价是六万,‘阿卓的日常’是五万五。我个人倾向于性价比更高的阿卓,但我们团队有个同事,极力推荐探长,认为他虽然贵一点,但效果会更好。我想听听您作为品牌方的直观感受。”

我这是在“下饵”。

我故意把一个虚高的价格和一个正常的价格摆在客户面前,看他会怎么选。

更重要的是,我把张浩的“观点”,匿名地传递给了客户。

电话那头的李总沉默了几秒钟,然后笑了。

“林微,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水平。”

“你不用告诉我那个同事是谁。你帮我约一下那个‘咖啡探长’的团队,我想跟他们开个视频会,亲自聊一聊。时间就约在下周一,你、我、还有他们,三方一起。”

我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好的,李总,我马上去安排。”

挂了电话,我立刻把这个消息“同步”给了张浩。

“张浩,好消息!李总对你推荐的‘咖啡探长’很感兴趣,他要亲自跟对方开个会。会议时间定在下周一上午十点,你负责安排,到时候你来主讲,好好表现。”

我把这个“表现”的机会,完全让给了他。

他果然大喜过望,满口答应,胸脯拍得邦邦响。

他以为,这是他撬动客户、证明自己的绝佳机会。

他不知道,这是我为他准备的,最后的舞台。

而这场演出的剧本,我早已写好。

周末,我没有休息。

我把张浩提交的所有资料,包括他伪造的第一版方案,和他与各个MCN的邮件往来记录,以及小雅帮忙询到的真实报价,还有我和李总的通话录音,全部整理成了一个完整的证据链。

每一份文件,都标注了时间、来源和关键信息。

做完这一切,我感觉自己像一个即将走上战场的士兵,把自己的武器擦拭了一遍又一遍。

周一上午,九点五十五分。

屿风咖啡项目组的会议室里,气氛严肃。

王总、我、小雅,都坐在了会议桌旁。

张浩意气风发地坐在主位上,调试着投影设备,准备迎接他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

他不知道,王总是被我临时请来的。

我的理由是:“K-O-L投放是本次项目的关键一环,预算占比较大,需要领导亲自把关。”

王总看了一眼我递过去的会议议程,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点了点头。

十点整,视频会议接通。

屏幕上出现了两个人,一个是“咖啡探长”的商务经理,另一个,让我有点意外,是他们的总监。

张浩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慷慨激昂的陈述。

他把“咖啡探长”夸得天花乱坠,从粉丝粘性讲到商业价值,从内容创意讲到品牌契合度。

讲完之后,他自信满满地看向屏幕:“所以,我们认为,六万元的合作费用,是完全物有所值的。”

屏幕那头的商务经理,脸上露出一丝微妙的表情,她看了一眼身边的总监,没有说话。

这时,一直沉默的李总开口了。

“你好,我是屿风咖啡的创始人,李诚。”

“我想请问一下,这六万元的报价,具体都包含哪些服务?有没有详细的清单?”

李总的问题,直接切中了要害。

张浩显然没准备这么细,愣了一下,开始含糊其辞:“呃……主要就是一条定制视频的制作和发布,还有一些……一些配套的宣发资源。”

“配套的宣发资源,是指什么?”李总追问道。

张浩的额头开始冒汗了。

就在这时,我按下了鼠标。

投影屏幕上,张浩的PPT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份邮件截图。

是我发给“咖啡探长”所属MCN总监的邮件。

邮件里,我只问了一个问题:“贵公司与我司员工张浩先生洽谈的,关于‘咖啡探长’与‘屿风咖啡’的合作,六万元的报价,是否为官方最终报价?其中是否包含给到对接人张浩先生的‘渠道推广费’或‘返点’?”

邮件下方,是对方总监的回复,言辞恳切,并且附上了一份盖了公章的官方报价单。

“尊敬的林总监,非常感谢您的监督与问询。经我司核查,我司商务经理向张浩先生提供的正式报价为五万元人民币。对于张浩先生向贵司传递的错误报价信息,我方深表歉意,并将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为表诚意,我司愿意在五万元官方报价的基础上,再给予贵方九折优惠……”

屏幕上,白纸黑字,清清楚楚。

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张浩那张瞬间失血的脸上。

他像一尊被抽掉所有支架的蜡像,瘫坐在椅子上,嘴巴张着,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视频那头的M-C-N总监也适时地补充道:“李总,王总,林总监,这件事是我们管理不严,识人不明,差点因为一个想两头吃的内鬼,破坏了我们和贵公司的合作机会。我们感到非常抱歉!”

原来,张浩找到的那个商务经理,是他以前跳槽出去的旧同事,两人一拍即合,想联手做局,吃掉一万块的差价。

我那封“钓鱼”邮件,直接捅到了对方总监那里。那位总监也是个聪明人,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选择“弃车保帅”,主动配合我,上演了今天这出戏。

这就是我的第三步,“决”。

在客户、领导、和第三方合作伙伴面前,用无可辩驳的证据,将他所有的谎言和贪婪,一次性揭穿。

让他连一句辩解的机会都没有。

王总的脸色铁青,他看都没看张浩一眼,直接对我说:“林微,会议暂停。你和李总先沟通后续合作,剩下的事,我来处理。”

然后,他站起身,对张浩说了一句话:

“你,到我办公室来。”

张浩被带走了,像一条被拖走的死狗。

视频会议那头,李总长舒了一口气,对我笑道:“林微,干得漂亮。你们公司有你这样的项目负责人,我很放心。”

“屿风咖啡的项目,就全权交给你了。预算方面,我决定再追加五十万,我希望看到你们团队,做出更精彩的方案。”

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地。

我不仅保住了项目,还赢得了客户的追加投资。

从危机,变成了转机。

走出会议室,小雅激动地抱着我:“微姐,你太牛了!简直就是我辈楷模!”

我笑了笑,心里却很平静。

我只是做了一个正直的职场人,该做的事情。

有些人,你给他梯子,他不是为了往上爬,而是为了拆了你的房。

对付这种人,你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他拆房之前,先把他的梯子给抽了。

下午,公司内网就挂出了通报。

张浩因严重违反公司职业道德和廉洁规定,予以开除处理,并计入行业失信黑名单。

听说,王总把证据直接甩在了他脸上,他连一句求饶的话都没说出来,灰溜溜地收拾东西走了。

他走的时候,没人去送他。

那个印着“努力到无能为力”的马克杯,被他遗忘在了工位上,像一个巨大的讽刺。

这场持续了近一个月的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

我赢了,但没有想象中的喜悦。

我只是觉得很累,像是跑完了一场漫长的马拉松。

晚上,我没有加班,给自己放了个假。

我去了经常去的那家小酒馆,点了一杯威士忌,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车水马龙,灯火辉煌。

手机响了,是王总发来的信息。

“林微,这次的事,你处理得很好。有勇有谋,守住了底线,也保住了公司的利益。我没看错人。”

“这个季度的优秀项目经理奖,我给你报上去了。”

我看着信息,眼眶有点发热。

我回了一句:“谢谢王总。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

是啊,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

保护我的项目,保护我的团队,也保护那个曾经有点天真、以为只要与人为善就能换来尊重的自己。

从今天起,我明白了。

在职场这个复杂的丛林里,善良很重要,但带着锋芒的善良,才能让你走得更远。

你的底线,就是你的铠甲。

你的原则,就是你的武器。

酒杯里,琥珀色的液体,在灯光下闪着温暖的光。

我举起杯,敬窗外的万家灯火,也敬那个在风雨中,终于学会了如何战斗的自己。

明天,又将是新的一天。

而我已经准备好了。

来源:天哥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