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县向“三块地”要效益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5 09:19 1

摘要:房前屋后的闲置空地、路边坎边的零散土地,在隆德县正焕发新生机。9月23日,记者从隆德县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以来,该县将庭院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统筹开发路边地、坎边地、房前屋后闲置地等农户“三块地”,创新培育微菜园、微菌园、箱栽赤松茸等多元业态。目前

本报讯 (记者 师越)房前屋后的闲置空地、路边坎边的零散土地,在隆德县正焕发新生机。9月23日,记者从隆德县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以来,该县将庭院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统筹开发路边地、坎边地、房前屋后闲置地等农户“三块地”,创新培育微菜园、微菌园、箱栽赤松茸等多元业态。目前,该县已打造庭院经济示范村16个,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

一方小小的庭院,能带来怎样的变化?温堡乡杜堡村村民卜殿安的答案,就藏在他家的鸡棚里。“乡镇干部走访时发现我家院子闲置,我又养过鸡,就帮我买了肉鸡。”卜殿安说。更让他安心的是,农技专家随后上门,手把手指导饲养和防疫技术。温堡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柳望兵介绍,该乡通过“乡班子成员+一村一专班+党员挂联诺”模式,精准落实产业到户,确保“方寸之地”有人管、有人帮。

像卜殿安一样,越来越多的隆德农户在自家庭院里实现增收。山河乡二滩村村民王振科曾是帮扶对象,如今已成为养蜂能手,养殖中蜂70余箱、土鸡100多只,年收入达4万余元。在张程乡杨袁村,通过发展“微菜园、微菌园、微禽园”,户均年增收超3000元。奠安乡张田村村民丁富疆则利用庭院种了千棒木耳、养了16箱中蜂,年收入过万元,打造出“菌香蜂鸣”的致富小院。

这些遍布乡村的“增收园”,离不开精准的扶持政策。“我们的目标是彻底盘活农户的闲置空间,让庭院成为新的增收点。”隆德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服务中心负责人杜慧芳介绍,该县出台了专项方案,并采用“农户投入+政府补贴”模式,已累计发放补贴资金400余万元。同时,积极引导帮扶单位注入资金,确保政策精准到户。在项目管理上,该县严格执行“村级初验、乡镇复验、部门抽验”三级公示的程序,保障了庭院经济规范有序发展。

隆德县通过业态创新不断提升庭院经济价值。如今,利用路边地、坎边地建起的“微菜园”已成为隆德县的乡村一景。据了解,该县目前已发展集观赏、采摘功能于一体的“微菜园”1.3万户以上,并正着力打造渝河流域箱栽赤松茸特色庭院经济带,让“方寸之地”既有“颜值”又有“产值”。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