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次集中发布的成果科研分量重、行业价值高、辐射效应大。中华古籍智慧化服务平台等项目创新性突出,借助数智化技术革新历史文化的保护、研究与传播方式,成为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示范性实践;《人工智能服务未成年人伦理规范共识》等项目突破性显著,直面行业发展瓶颈,通过
本报讯(记者张君成)9月23日,2025北京文化论坛重要成果发布专场活动举行。今年,北京文化论坛首次创新举办成果发布专场,并促成一批项目签约。
此次集中发布的成果科研分量重、行业价值高、辐射效应大。中华古籍智慧化服务平台等项目创新性突出,借助数智化技术革新历史文化的保护、研究与传播方式,成为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示范性实践;《人工智能服务未成年人伦理规范共识》等项目突破性显著,直面行业发展瓶颈,通过机制与模式创新取得新成效;“科学家精神和科学文化主题文库”出版工程等项目引领性鲜明,从技术落地到理论创新,提供了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鲜活样本。
其中,《从倡议到实践:2024中外文化交流报告》分为倡议引领、实践拓展、未来启示三方面,展现新时代中国理念与交流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活力,也为动荡变革的世界贡献“以文明对话破解全球赤字”的中国答案。“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涵盖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心建设成果丰硕、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彰显古都新韵、北京率先实施超高清视听先锋行动计划等,彰显北京文化中心建设的多维突破。
在专项发布成果中,涵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视频通讯社与12个国家主流媒体新闻服务合作、第四届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优秀微短剧创作扶持计划、“中华古城数字图谱集成”工程等,体现文化与科技双向赋能的趋势。集中发布的成果还包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H5智能电视落地应用程序,《中国关键词:全球文明倡议篇》多语种系列图书,《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突破百卷,科学大师宣传工程“共和国的脊梁”剧目,游戏“影之刃零”,广电视听丝路·北京—阿拉伯合作行动,《全球城市文化艺术发展北京指数》等。
签约环节中,人民网“AI之眼”智能终端国家博物馆应用、中德全球治理与文明互鉴研究中心、中国—东盟AI艺术创作研究中心等项目正式落地,推动产学研用协同,释放合作潜能。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