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3日晚,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河南郑州圆满落幕。为期3天的比赛里,来自全国35个代表团的3420名选手齐聚黄帝故里,同台竞技106个项目,其中湖南代表团116名选手征战全部项目,在中原大地上留下技能湘军的青春塑像。
9月23日晚,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河南郑州圆满落幕。为期3天的比赛里,来自全国35个代表团的3420名选手齐聚黄帝故里,同台竞技106个项目,其中湖南代表团116名选手征战全部项目,在中原大地上留下技能湘军的青春塑像。
方寸赛场助力行业发展
9月20日大赛首日,一场“地下攻坚战”在盾构技术赛项现场上演。选手们需要精准操控一台等比例还原的盾构机模型,通过推进速度、扭矩等操作,保持设备稳定运行。
“盾构技术”项目比赛现场。
盾构技术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领域的代表项目,本次也是第一次登上国赛舞台。它是湖南代表团依托产业优势打造的“拳头项目”,也是展现湖湘技能实力的重要窗口。
“比赛基本还原了真实施工场景,是对工程思维和手上技艺的双重考验。”85后湖南选手王幸陶表示,赛场高手云集,回到岗位上会持续精进技艺,把比赛中获得的更高的基建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在物流与货运代理这项“English Only(仅用英语)”的赛项里,21岁商务英语专业出身的湖南选手周杨仡博是个“少数派”——不仅是为数不多的男选手,更是“语言+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物流与货运代理主教练陈红玉告诉记者,该赛项的理念是先能工作,再打比赛。在真实的工作场景里,货物要运往全球,英语并不是加分项,而是和专业技能同样重要的“通货”。
新职业“卷”进国赛舞台
一场职业技能赛事,是观察技能人才变迁的重要窗口。
在不同项目的赛场穿梭,记者发现不少“卷”进国赛的新职业类型,如互联网营销、无人机驾驶(植保)、口腔工艺修复工艺技术、劳动关系协调师等。
21日上午,在互联网营销赛项的比赛现场,选手们化身主播,在镁光灯前模拟直播带货,十分钟内需要将手中的安徽歙砚和善琏湖笔卖出。
该赛项解说员告诉记者,作为新兴职业,互联网营销对畅通经济循环、促进消费升级、创造就业岗位具有重要作用。
赛后,湖南选手、市场营销专业教师王景表示,比赛涵盖选品、策划、运营、数据分析等直播全流程,很考验实战能力。她认为直播带货是目前的朝阳行业,未来会把互联网营销思维与手段更深入融入课程,帮助学生积累实战经验。
与互联网营销有异曲同工之妙,近年兴起的无人机驾驶应用领域不断细分,大赛项目设置也随之变化,从上一届的“无人机装调检修”升级为今年的“无人机驾驶(植保)”和“无人机系统”。
“不能只懂‘飞’,更要懂‘地’。”无人机驾驶(植保)赛项湖南选手刘潇飞龄8年,与业内顶尖选手同台竞技的过程中,他意识到,在无人机应用维度不断拓展的当下,当好一名懂技术、通农业、善解决的专业技术员,才是顺应行业发展、实现个人职业进阶的最优解。
新职业“卷”进国赛,不仅是个人技艺的比拼,更是行业迈向专业化、标准化的缩影。
技能盛宴绽放精彩成果
赛场激战正酣,场外的国家成果展区同样精彩纷呈。
手捧海南咖啡,品尝刚出锅的东北锅包肉,再体验一把扬州传统敲背的舒爽解乏——这场盛会以最亲切的方式,让各地技艺跨越地域界限,走进寻常观众的视野。
“头戴金冠压双鬓,当年的铁甲我又披上了身……”21日上午,记者正在展区观赏着各地技艺,一阵清亮的豫剧唱腔从一旁的河南展区传来,表演者竟是机器人“睿娜”,科技为传统非遗注入的新活力,吸引了更多观众。
米长武给前来研学的孩子讲解“金丝绣灯——显微焊”的原理。
你方唱罢我登场,各地绝技绝活轮番上演。湖南的绝技“金丝绣灯——显微焊”通过视频震撼全场:“钢铁侠”米长武手持枪头达8000℃的焊枪,在薄仅3mm的灯泡上编织金丝网,玻璃却毫发无损,展现出极致的技艺。
湖南展馆。
闪耀着科技蓝的湖南展区,主题是“技兴三湘 能创未来”。在这里,鲜辣酸爽的东安鸡一出锅,便引来不少人排队张望。观摩群众品饮着醇厚的安化黑茶,欣赏着江永女书、宝庆竹刻、非遗烙画,现场了解超声波辅助应用系统在无人机上的应用,非遗技艺、科技力量、美食技艺,无一不在诉说着湖湘技能创造的美好前景。
“染织工艺”技能培训小课堂。
技能的活力源于传承。大赛现场设置的70多个职业技能小课堂,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缩影。观展百姓可以化身学徒,在专业技能导师带领下,尝试在木板上作画、机器人编程、美甲设计、VR给汽车喷漆……
记者留意到,在比赛现场、成果展示区、培训课堂,都有不少孩童。他们眼中闪烁的好奇光芒,是本届技能盛会最动人的风景,也生动诠释了这场国家级盛会,正有效弘扬着社会对“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推崇。
来源:中人社传媒一点号